中外历史纲要下册概念解释 第16课

1.印度尼西亚第一次反对荷兰武装起义
1506年,荷兰舰队侵入印尼。1602年,荷兰政府批准成立具有政府职权的“东印度公司”,开始了对印尼的殖民统治。从此印尼人民进行了长期反对荷兰殖民者、争取民族独立的武装斗争。进入20世纪,荷兰殖民当局多次颁布反动法令,企图用高压政策巩固其殖民统治。1925-1926年,印尼工农运动高涨。1925年11月25日,印尼共产党中央在日惹布兰班南召开会议,决定举行武装起义,在万隆建立起义委员会总部,并成立多级起义委员会。1926年11月12日,印尼共产党领导的反对荷兰殖民者的第一次武装起义爆发。起义首先在雅加达和万丹爆发。起义者攻占电话局和火车站,袭击警察局和监狱,惩办殖民官吏和特务。爪哇起义迅速扩展到勃良安、梭里、谏义里等地。1927年1月1日,苏门答腊的沙哇仓多、西龙岗等地起义。起义参加者主要有农民、工人、手工业者、小商贩和华侨劳动者。1927年3月,起义被镇压。起义者约有13000人被捕,其中4500人被判徒刑,1300余人被流放到利辜,印尼共产党不少领导干部惨遭杀害,印尼共产党的力量被严重削弱,被迫转入地下。原来受印尼共产党影响的大批群众转向民族主义政党,民族资产阶级开始掌握独立运动的领导权。
2.印度国民大会党
简称“印度国大党”。19世纪中期,印度出现了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其民族资产阶级与英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英国只想把印度当作原料产地、商品倾销市场和投资场所,对印度民族工业采取扼杀政策,对印度工人、农民实行残酷的压迫与掠夺,这就导致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不满和工人运动、农民运动高涨。为了防止革命爆发,英国殖民当局一面镇压工农运动,一面游说印度上层社会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说服他们成立一个改良主义的政党。1885年12月28日,国大党在孟买成立,主席是巴纳吉,确定了对英国友好的基调,通过了九项决议,决议的核心是要求民族平等和民族自治;要求实行政治改革,在参政院中增加民选议员;实行保护关税;等等。这些政治主张反映了当时印度地主和上层资产阶级的要求,其最终目标不是民族独立,而是区域自治。在1906年国大党加尔各答年会上,以提拉克为首的党内激进派,通过“斯瓦拉吉”(自治)、“斯瓦德希”(自产)、抵制英货和实行民族教育为内容的斗争纲领。1920年9月和12月,甘地在国大党加尔各答和那格浦尔会议上取得领导地位,对国大党进行了改组,设立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了新党章,宣称“用一切合法的手段实现斯瓦拉吉”,开展了多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29年,国大党在拉合尔年会上,在新主席尼赫鲁的主持下,正式宣布它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印度的完全独立。1947年8月,印度获得独立,国大党成为执政党,尼赫鲁任政府总理。
3.甘地
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1869-1948),印度人,信奉印度教,毕业于伦敦大学,回国后从事律师业务,屡遭挫折。在英国另一块殖民地南非的工作经历中,甘地作为有色人种遭遇歧视与侮辱,促使他领导了南非印度人反种族歧视的斗争,为南非印度人争取到了基本平等的权利。在南非的生活与斗争中,他的宗教观、人生观、社会政治观,以及他的真理与非暴力学说基本形成,并进行了成功实践。1915年,甘地回到印度。此后他宣传并从事非暴力斗争。最初他支持英国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希望以此换取英国给予印度自治。当这个希望未获实现后,甘地从英帝国的追随者变成了非暴力不合作者。1920年,国大党通过了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及甘地起草的党章。从此印度的民族解放斗争基本在甘地的领导下进行,其斗争的主要形式就是非暴力不合作,并最终使印度在二战后获得了独立。泰戈尔称甘地为“圣雄甘地”,这成为印度人对甘地的尊称。1948年1月30日,甘地遭到印度教极端教徒刺杀。
甘地的思想也称为甘地主义,其核心是非暴力主义,但涵盖哲学、宗教、政治制度、社会改造、经济发展等方方面面。他的“非暴力不合作”哲学思想深刻影响了全世界的民族主义者和那些争取和平变革的国际运动。
4.泰戈尔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早年赴英国留学,回国后从事文学活动,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亚洲获得该奖的第一人。1915年,他结识了甘地。尽管他对甘地的一些做法并不赞同,但与甘地有很好的私人友谊。1919年阿姆利则惨案发生后,泰戈尔非常气愤,他给英国驻印度总督写信提出抗议,并声明放弃英国国王给他的“爵士”称号。他还写文怒斥英国殖民主义者对中国的鸦片贸易。1924年,他访问了中国。
5.尼赫鲁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1889-1964)是印度独立运动的参与人,主张印度要从大英帝国独立。尼赫鲁认为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符合印度传统和印度现实,决定加入这一运动,在动员农民和年轻人参加这一运动中起到积极作用,甘地推荐他为国大党领导人。尼赫鲁是印度独立后的首任总理,并长期执政,他实行的国内政策具有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混合色彩。二战后,尼赫鲁作为不结盟运动创始人之一,活跃在国际政治舞台上。
6.埃及制定的第一部宪法
1922年,英国宣布埃及为独立国家,埃及获得了独立。1923年4月,埃及王国公布参照西方模式制定的《埃及宪法》。该宪法规定埃及实行君主立宪制,成立议会和政府,议会和国王共同掌管立法权,政府对议会负责;宪法还明确宣布一切权力来自人民,伊斯兰教为国教;宪法保护英国在埃及的特权,允许英军驻扎在埃及,聘请英国人为埃及政府的司法和财政顾问;外国因条约和习惯而得到的利益仍予保留;等等。该宪法具有民族独立与民主的进步内容,也有保护王权和英国特权的保守内容。根据1923年宪法,1924年初埃及举行第一次国会选举,成立了由民族主义政党华夫脱党的领袖扎格鲁尔组织的政府。
7.桑地诺
奥古斯托·塞萨尔·桑地诺(1893-1934),尼加拉瓜反美游击战的领袖,出生于一个小庄园主家庭,年轻时到过危地马拉和墨西哥。1926年5月回国后,他立即加入民族解放军,并组织了一支以矿工为主的队伍,举起了象征“自由或死亡”的红黑两色战旗,与美国侵略军进行不懈斗争。1927年9月,他成立保卫民族主权军,提出用革命武装把美国驱逐出尼加拉瓜的明确任务。1927-1932年,桑地诺游击队与美军及由美国训练的国民警卫队战斗近200次。1932年,桑地诺拥有了训练有素和装备精良的正规军,抗击美军的战斗进入高潮,控制了超过全国一半以上的领土。此时,由于美国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胡佛政府决定从尼加拉瓜撤军。1933年2月,桑地诺与总统萨卡沙进行谈判,签订了和平协定。1934年2月21日,桑地诺应邀与萨卡沙进行第二次谈判时被暗杀。桑地诺是一个民族主义者,他的反帝爱国主义精神和坚持武装斗争的思想始终激励着尼加拉瓜和拉美人民。
8.卡德纳斯
拉萨罗·卡德纳斯(1895-1970),墨西哥政治家、总统,生于米却肯州,早年当过印刷工人。1913年7月,他参加革命军,并于1914年随军进驻首都墨西哥城。1920年,他任米却肯州州长,1928年获少将军衔。他曾任军区司令、国民革命党主席、内政部长、国防部长和陆军总司令等职。1934年任总统。任内维护1917年宪法,恢复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允许共产党公开活动,承认工人罢工权利和八小时工作制,注重发展教育事业。1937年实行铁路国有化,1938年把英美石油企业收归国有,维护国家主权。他实行了比较广泛的土地改革。卡德纳斯的改革是20世纪30年代墨西哥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改革,其改革的深度和民主性,在同时代的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历史上所仅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卡德纳斯积极从事国家经济建设工作和保卫世界和平运动。1950年,他任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1955年6月,当选为该理事会副主席,1956年,获“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国际奖金。1970年, 卡德纳斯在墨西哥城病故。
9.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甘地在20世纪20-40年代领导印度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运动。印度民众在甘地的倡导和领导下,以和平方式抵制英印当局的机关、法庭、学校,并采取总罢业、抵制英货、抗税等非暴力手段进行反对殖民统治的斗争。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主要有4次运动高潮,分别是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文明不服从运动、个人文明不服从运动、退出印度运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极大地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二战后印度独立创造了条件。

-END-
好啦,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啦~如果大家有什么疑问,也欢迎留言区告诉我们。你们的意见,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
想刷【精选好题】选定哥《小题精练》、掌握【基础知识】选《定哥笔记》、构建【知识体系】选《定哥脑图》、记忆【历史时间】选《记忆卡牌》、【轻巧便携】选《小黄书》、【押题猜题】选《红宝书》 更多好物还在定哥熊猫屋等着仔仔们(๑˙ー˙๑)
👉🏻关注:微信公众号:历史老师定哥,更多干货等你来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