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一下现实中的SVT-40

吐槽了G43脆弱的闭锁强度,今天来吐槽SVT-40

SVT40可靠性问题
真的仅仅由于苏军士兵素质低,无法好好保养才造成可靠性口碑不佳么?
首先,武器妥善率方面引用兵源素质大家更认可的芬兰方数据,直接看图吧。

芬兰军大部分SVT因为可靠性问题遭到弃用,到1944年9月前,仅有约6000只仍在服役。
通常受损武器在除役前会进行修缮,确定无法修复的才会除役。而且作为缴获武器,除役也不是直接扔掉,而是部分入库,用于以后提供零件。可以看到,SVT的妥善率实在不太理想,那么造成该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
我们先看一组空枪重量数据
M1加兰德 :4.37 kg
G43 :4.1 kg
MAS49 :4.7 kg (枪机偏移闭锁)
FN49 :4.3 kg (枪机偏移闭锁)
SVT-40 :3.85 kg (枪机偏移闭锁)
SVT40在全长最长,达到1226mm的情况下,做到了最轻的3.85kg的重量,仅同单发拉栓的莫辛M91/30(3.8 kg)相若,和同样全威力步枪弹和枪机偏移闭锁的FN49和MAS49就更不用比了。
要知道那个年代的老步枪的材料可是只有钢木可用的,但唯独SVT40的轻量化做的这么显著,那是从哪扣出来的重量?
结合以前在枪炮世界吧接触过的海外党的说法,SVT40在拆开木托进行彻底保养时,枪主就觉得机匣侧壁厚度给全威力弹有点单薄。
尤其是对于壹型枪机偏移闭锁的武器(枪机尾端的一角顶住机匣内部的受力点,闭锁时机匣受力),机匣如果没有足够的强度,武器的性能就会随着枪龄的增长明显衰退。
而像机头回转闭锁的枪,则是炝机机头深入炝管后端内部后旋转,与内壁的凸榫咬合,机匣本身不承受闭锁的压力,因此可以用冲压厚钢片甚至铝合金做机匣。

还有来自于一份介绍卡拉什尼柯夫SKKP半自动步枪的文章里的一段内容:

苏联作为租借法案中的一员获得过加兰德步枪,并在1943年7月对加兰德步枪进行了测试,在恶劣环境下1000发子弹射击测试中:
加兰德步枪故障率仅为1.75%
而svt40则高达9.75%

好了关于可靠性的探讨仅限以上。
最后黑一下SVT40的精度,来自ForgottenWeapons。

这是枪机偏移闭锁的通病了,因为炝机尾端小幅摆动,并以枪机尾端的一角顶住机匣内部的受力点实现闭锁,炝机单边受力而且与蛋底存在游隙,因此影响精度。FN FAL也是同样的原因,精度上限不高,没有像G3和M14一样优选散布好的广泛作为精确射击武器使用。
鉴于SVT40的精度,毛子后来选狙击步枪时没再磨蹭,直接祭出SVD。

最后,SVT的拥趸们也不要激动。在那个步枪自动化还在探索的年代,轻武器有各种各样的槽点都是很正常的。毫无疑问在SVT-40、加兰德和G43中,结构最具前瞻性的还就是SVT-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