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麻黄汤--外伤后足痛三年(孙曼之)

2022-08-18 14:59 作者:残蝉__cicala  | 我要投稿

【病人】:党某,男,42岁,务工。

【初诊】:2012年1月1日。

【病史】:察其形健、唇红、舌红、苔白腻,脉之,两关弦滑、两寸沉洪。诉于劳作时垂直坠地,致左足跟骨骨折,迄今3年余。行则畏不举步,活动片刻方敢踏地,走时局部疼痛憋胀,目前仍不能干重活。询纳便皆正。

【处方】:麻黄10g    桂枝10g    炙甘草5g    

                羌活5g      独活5g      藁本10g

                川断10g   

                丹参10g    当归10g    三棱10g

                水煎服,7剂,每日1剂。


【二诊】:2012年1月8日

【病史】:服上方,足疼大止,仅站立过久感不适。询平素纳中偏少。舌红、苔薄白,脉右手弦、左关弦短。

【处方】:守上方,加黄芪15g

                水煎服,7剂,每日1剂。


评析:

     《内经》所论痹之意有二,一为泛指风寒湿邪所致气血经脉闭阻不通之邪所致;二是闭塞不通之病机。

      本案因坠地而致足跟骨折,举则疼痛憋胀、活动后缓,迄今三年。瘀血结滞则气血不行,浊瘀胶固阻闭于经隧、骨节之间而为病,或攻注作痛,或凝结关节,或重着难移,故名曰痹。吴鞠通认为:”痹症总以宣气为主,郁则痹,宣则通也“痹为闭阻不通之意,故通痹之治当以宣通散邪疏络为要,并根据邪气之偏盛,或以祛风散寒,或以清热胜湿,或以祛痰化瘀之法,得以气血流通、营卫复常,痹痛则自可远矣。

      故投仲景师之麻黄汤去杏仁者,取其不欲走表而得全方药力循于经脉之中也。麻黄、桂枝宣通经络瘀滞;羌活、独活、藁本分别疏于手太阳、足太阳、足少阴经络;续断强筋骨、定经络,能止经中(筋骨)痛。三棱、丹参之属从理气活血破瘀之事。性甘辛温之当归专能补血通脉。《景岳全书》载:“当归,其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中气药,亦血中之圣药。”甘草者,能补脾益气、缓急止痛、调和诸药而从无为之事。

        或问本案既为外伤所致痛症,何非不以活血为要,而径取麻桂直击之,何也?敬答曰《千金方》里又称麻黄汤为还魂汤:”卒感忤([wǔ]不顺从;不和睦),鬼击飞尸,诸奄忽气绝,无复觉,或已死咬,口噤不开。“麻桂因其性味轻扬剽悍、宣散邪气、开泄经络而行血破阴,尤为迅猛有力,当得以用之,辄屡建奇功也。

        又,“足疼虽大止,站立久仍不适,脉左负于右者”当为痹症日久,正气必虚矣。人生之虚,万有不齐,不外气血二端。故藉气味甘温之黄芪,温之以气,取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用其大补脾肺之气,以资化源,使气旺血生也。

        或曰黄芪乃补气之圣药,如何补血以独效?盖气无形,血则有形,有形不能速生,必得无形之气以生之,黄芪用之伍于当归,自能助之以生血也。夫当归原能生血,何藉黄芪?不知血药生血其功缓,气药生血其功速,况气血分之药,合而相同,则血得气而速生,又何疑哉?

        上方续服二十四剂,或加黄柏,或加红花等,终得大瘳。

        治病用药,犹如用兵,功在审证求因,秒在配伍应证,辨证明,用药专,则疗效如汤沃雪。本案所述可知孙师对病家认真负责之精神,及对《伤寒论》之深入研究,竟据理法,化裁其方药而终获真效。

---《孙曼之临证医案评析》


麻黄汤--外伤后足痛三年(孙曼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