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考研数学,用真题当做基础练习题,合适吗?

2023-08-06 13:36 作者:考研数学一对一老师  | 我要投稿

近几年,考研数学界开始流传一种复习方法:
先看课,例如看第一章极限的视频,然后把所有年份的极限真题全做一遍,
用以巩固练习。这个真的合适吗?

这个方法主要是高分考生在帮其站台。
甚至有的985高校的老师也持支持观点。
我早些年份,主要接触985学生时,也认为这个方法是可用的。
但是随着我接触的不同层次的学生数量的增加,我发现这个方法还是有很大问题的。

先说结论:基础好的学生可以用,但不推荐,但基础弱的学生非常不推荐。

真题的优势:
1、题目质量普遍还不错,有的题目很巧妙。
2、年份足够多后,知识覆盖也还算全面,80%肯定是有的。
3、后面年份的真题,有的会和前面年份的真题非常类似,
也就是掌握了前面年份的题目,后面年份的题目接近送分。

第3点其实是学生最看重的,但其实你仔细看下,符合第三点的有价值的题目其实少的多。
适合用于锦上添花,不适合雪中送炭。

按章节刷真题的劣势:
1、真题出题就是为了选拔,所以没必要考虑难度的递进性。
导致简单的题目非常简单,难的题目非常难。
2、不同知识点综合性较高,多知识点综合、多章综合都是常见的。
3、一个章节中,题目顺序一般按年份排列,不同年份的题目相对独立,也就是刚做完这一年的极限的题目,
再做下一年极限的题目时,考察点没有任何相关性,仅仅是属于同一章而已。
4、同类型的简单题,多年重复出现很正常。
导致短时间内重做,就是浪费时间,不会提升任何理解的深度。
计算能力的训练效果,也非常弱。

基础好的学生, 其实不是方法合不合适的问题,而是对他们来说无所谓
他们用什么题,都能掌握好知识点。
题目的循序渐近性、知识点的逐步加深、题目难度的安排等,对他们来说都不重要。
但是,对基础薄弱的学生,上述三点就很关键了。
好的题集,可以降低学生的刷题难度,用有限题量保证好的复习效果,进而提升复习的效率。
而不好的题集,题目顺序杂乱无章,即使题目质量很好,但是因为没有循序渐进,
导致做题感觉很差。
简单题目,感觉浪费时间。
过难的题目,由于不懂的点过多,勉强看懂答案后,隔断时间还是做不出来。
应该从题目中消化的知识点,也很容易消化不良。

所以,这个复习方法,基础好的学生可以用,但不推荐,但基础弱的学生非常不推荐。
基础弱的学生,打基础更建议选用精心编排后的习题集,例如汤家凤1800题,同济课后习题等。

真题常见问题:
1、需要做多少年真题?
理论上说,越多越好。但从性价比来说,近15年基本就可以了。
再早年份的真题,一般典型题都已经融合在各类教辅里面了。
所以无论从训练考场角度,还是查缺补漏角度,性价比都不太高。

2、数一数二数三的真题都需要做吗?
近三年的三种类型的真题,建议都做一下(我的知乎文章中有近几年真题交叉选题)。
更早年份的做一下也可以,但同上,性价比就没那么高了。

3、基础不好,时间也不太够了,可以尽快进入真题,通过真题来补充知识点吗?
不建议。上面分析过了,通过真题来搭建知识体系,其实性价比不高。
比较好的方法是先通过教材或者教辅,把基础知识打牢了,再用真题查缺补漏。
我一般说,只有有信心达到目标分数的80%了,再去碰真题。
例如你目标分是100,那么至少做完真题能得到80分,这套真题才有做的意义。

4、真题推荐做法:
      定时定量。做之前先通过全书复习下容易忘的知识点,然后再开始做。头几年的真题,可以用3个半小时或4个小时来完成。一开始做真题,会耗时很多并得分很低,不用害怕,一般做完两三套后会有很大改善。建议大家把答案写到答题卡上,然后纠错时不要就题论题,多扩展。只要错了,就复习下整个类型的相关知识点。

5、21年大纲变化后,往年真题还重要吗?
     重要。大纲的变化,只是题型的变化。知识点变动不大。所以,往年的真题,尤其是近几年的,还是非常重要。
注:数三知识点变动看着大一些,其实只不过很多都改为了数一的描述而已。也就是,数三的出题可以仿照数一出。当然,我并不认为数三的难度也会提升到数一的难易程度。


考研数学,用真题当做基础练习题,合适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