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阿西莫夫锐评苏联科幻

2022-08-18 21:07 作者:拆星机  | 我要投稿

阿西莫夫写在《苏联科幻选第二辑》中的序

作者:艾萨克阿西莫夫

译者:徐五花

 

 

在《苏联科幻小说》(本系列的第一本书)的介绍中,我把美国科幻小说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我不会在此赘述我此前的论证过程,但我会再次简要地指出这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冒险时期

第二阶段:技术时期

第三阶段:社会学时期

 我指出,当代美国最好的科幻小说正处于第三阶段,涉及某种可能出现或者不可能出现的未来社会,以应对新的科技,而不是写科学技术本身。苏联的科幻小说,如前一本书中的六个故事所代表的,处于第二阶段,处理科技本身。

我甚至曾斗胆猜测,苏联科幻小说可能难以达到第三阶段,因为社会批评在苏联比在我国更难被接受。然而,在作出这一论断时,我(以及其他所有人!)并没有考虑到科幻小说形式的无限灵活性。因为这本书中,都是第三阶段的典型例子——尽管只是苏联特色社会学科幻。

为了阐明我的理论,我先得详细介绍一下第三阶段科幻小说的可能性。

假设你打算在小说中构建一个新的社会,并研究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人类的行为。那么你该从何处下手呢?

按照我的思维方式,你可以选择以下任意一个写作范式。

a) 如果。。。那么会怎样?

b) 如果。。。该多好啊

c) 如果再这样下去。。。

第一个范式,我称之为第三阶段A,该范式不止能应用于当下。比方说

"如果人类在火星上的殖民地缺乏水,又无法从地球上获得水,那该怎么办?"

然后你会发现自己描述了一个社会,在这个社会中,节约用水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社会中,游客们得自己带着装满水的水壶前来;在这个社会中,人们水用完了会去水站,用一个装有水表的水泵把他们的水壶注满。个人卫生的标准可能会改变。

如果这是一个一流的故事,那么故事的情节、悬念和冲突就应该聚焦于这样一个社会中人们的特殊需要和挫折。然而,作者在关注情节的同时,很可能发现描写这个社会的细枝末节是最快乐的事,即使它们与主线没有任何直接联系。

不过,正如你所看到的,这样的故事对于我们当下的社会没有任何启迪。哦,我们是正在接近淡水短缺,但我们很有可能能够通过海水淡化之类的技术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而且现实情况下,我们往往还有其他比缺水更迫在眉睫的难题。

第三阶段A是严格意义上的当代写作手法。至少我没有看过任何早于1920年的科幻小说使用过这个范式。

然而,其他两个范式,即 "第三阶段B "和 "第三阶段C",可谓源远流长,事实上比现代科幻小说还要古老。

第三阶段B将涉及基于以下想法的故事。"如果人的地位是由能力而不是出生决定的就好了 "或 "如果人人都信教就好了 "或 "如果哲学家是国王就好了 "甚至 "如果我能飞就好了"。

这种想法的结果很可能是对作者认为的理想社会的描述。以赛亚描绘了这样一个社会,他说:"......他们要将刀打成犁头,把枪打成镰刀。这国不举刀攻击那国,他们也不再学习战事。"(译注:参考中文圣经在线译本,以赛亚书第二章第四节)

这是如此这般的问题的通常答案:"只要末世到来,所有的人都将皈依上帝"。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社会,以回答这个问题。"如果能设计出一个建立在正义之上的社会就好了"。

托马斯莫尔爵士在1516年写了一个理想的社会,它位于一个他称之为乌托邦的岛上。(他是用拉丁文写的,直到1551年才被翻译成英文。) "乌托邦 "这个词来自希腊语词根,意思是 "不存在的好地方",所以这个词本身其实就有种悲剧色彩。

这本书如此出名,以至于 "乌托邦 "已经成为所有理想社会的代称。事实上,第三阶段B的故事已被通称为 "乌托邦故事",德国人甚至常用这个词来指代科幻小说。

第三阶段B的 "乌托邦故事 "有两个要点:对当今社会的愤懑,以及通过一些明确的计划或装置便可以实现一个理想社会的希望。

例如,塞缪尔巴特勒在他的《埃鲁洪》(Erewhon)(其实就是把 "nowhere "倒过来拼,因此相当于乌托邦的英文字面意思)中,构建了一个无神论主导的社会主义理想社会。

然而,现代美国科幻小说几乎没有使用第三阶段B的故事。一部分原因是大伙缺乏对社会的愤懑。美国的社会和经济体系可能不是完美无缺的,但美国科幻作家们都怀疑其他体质是否能做得更好。事实上,人们普遍怀疑是否任何计划都能造就乌托邦。

人们担心的是相反的情况。即使是保持我们当下的良好状态,甚至是朝着理想的方向前进(无论是去向何处),都意味着我们要不断地与某种恶化作斗争,如果我们不注意的话,这些恶化将不可避免地发生。

因此,第三个范式,"如果再这样下去——"已经取代了乌托邦的位置。

不过这并不是美国科幻小说家的发明。第三阶段C的最著名的例子之一是在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该书出版于1726年。这本书分为四个部分,其中第四篇是第三阶段B的乌托邦,写的是 "如果马和人一样聪明就好了 "。然而,第一篇也是最著名的一篇格列佛与小人国,是第三阶段C的小说,"如果再这样下去--"的故事。

小人国是英国宫廷和政府的粗俗化象征。整个英国社会被缩小到六英寸的水平,它的缺点、瑕疵和弱点被发挥到了极致,变得更加小气、更加可笑、更加卑鄙和愚蠢。"如果这样下去,"接上后半句,"你们将沦落到这个地步。"

"主流文学 "中的第三阶段C故事的现代例子是乔治-奥威尔的《1984》,其中的预设是 "如果集权主义的趋势继续下去,"阿道司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其中的预设是:"如果有悖人伦的技术继续发展下去——"

美国科幻小说家们对第三阶段C的小说相当热衷。例如,一个很好的例子是弗雷德里克波尔和CM科恩布鲁斯的《肉汁星球》。(以《太空商人》为名出版,国内科幻世界有引进)里面描述了一个可怕的人口过剩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上,广告已经成为人类行为的唯一可接受的生活指南。它的赌注是。"如果人口爆炸...... "和 "如果任何有利于商业的行为都不违背道德......"

第三阶段c的故事,顺着逻辑被取名 "反乌托邦故事"。

现在,根据这一分析,苏联社会学科幻小说可以选哪条路呢?

第三阶段A "如果......那么 "的故事如果被认为是对现有体制不满的表现,可能会被夹。第三阶段B的 "如果......多好啊 "会更糟糕,而 "如果再这样下去...... "的反乌托邦警示寓言则是最糟糕的。

正是基于这一逻辑,我排除了苏联境内第三阶段科幻小说的可能性。

然而,我忽略了一种可能的混合形式,我可以称之为 "第三阶段C/B"。它是以 "如果再这样下去...... "开头,以 "如果...... 就好了"结尾。

苏联的科幻作家只需要说。"如果再这样下去,我们就将实现理想社会",他就可以继续写社会认可的乌托邦故事。你将在本卷中看到的正是这种情况。

最明显的例子是伊万叶弗列莫夫 的领衔故事 "蛇心"。这里的预设是。"如果这样(共产主义社会)下去,人的善良和高尚的品质将得到发扬,人们将生活在爱的统治中。"

另一方面,叶弗列莫夫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是没有机会达成这种幸福的。

事实上,这个故事的背景是故意与美国的一个著名的科幻小说《第一次接触》相对立。这是默里·莱茵斯特写的,登在1945年5月的《惊奇科幻》杂志上。

叶弗列莫夫详细介绍了那个美国故事的情节;从本质上讲,它涉及到人类(在飞船中)与外星智能体(在另一艘飞船中)的首次会面。双方由于相互不信任而出现了僵局,而最终人类通过精明的商业心理学打破了僵局。

叶弗列莫夫故事中的人们谴责了《第一次接触》中人们对于外星生命体不是战争就是贸易的非此即彼的态度,并对美国民族主义的传统大加批判。这个故事继续讲述了叶夫列莫夫自己的基于友谊和爱情的 "第一次接触 "的版本。

其他故事,或多或少的程度上,同样涉及到爱的普遍统治,而且这种统治不仅限于人类物种。

"西马 "是个机器人故事,借用的是古老的弗兰肯斯坦的母体——造物背叛了它的创造者。这在美国科幻小说中已经写了一遍又一遍,而且总是有同样的寓意:有些事情是人类不该插手,而创造生命或伪生命,就是其中之一。

这个弗兰肯斯坦的母体现在对我们来说已经非常老套了,但在苏联人中间却复兴了——但却不知道说的什么道理! 故事的最后设计者必须简单地改进他的造物的设计。叙述者在故事的最后说:"所以我们很快就会听到一个新的西马。太棒了!"

人们并不害怕科学的产物。人们喜欢它们!

斯特鲁加茨基兄弟在《六根火柴》中讲述了这样一个社会,在这个社会中,科学家们如此热衷于推动科学发展,以至于他们不顾 "劳动保护监察员 "所代表的政府的爱护命令,对自己进行危险的实验,后者恳求他们用动物代替。顺便说一下,这个故事的结尾,是我觉得是整本书中最接近美国科幻风格的部分。

在维克多萨帕林的《坦塔卢斯的审判》中,爱的学说被发挥到了极致。我在1958年写的一篇文章中指出,期望人类保护不友好的生命形式是过分的。我说:"我想没有人会举起手指来避免压死一只肺结核杆菌。"

然而,在这个故事中,即使是致病的微生物也得到了保护和关怀,并使其免于灭亡。

鉴于我们认知中的苏联的行为和目的,我们如何解释这种 "爱的统治"?这一切是假的吗?

我想,如果一个人有足够的怀疑精神,他可能会认为这些故事完全是为美国人写的,出版这些故事只是为了迷惑我们,削弱我们的意志;苏联公民不被允许看到这些故事,而是被喂以纯粹的仇恨。

然而,我不相信这一点。

一个更合理的假设是,这些故事确实属于为苏联民众的消遣而写的故事,但经过精心挑选,因此不具有普遍性。要确认这一点,就必须获得苏联的科幻杂志或类似的杂志,看看未经挑选的材料的总体情况是什么样的。

但总的来说,我愿意相信的是,苏联公民真的希望看到爱的统治的到来,届时 "这国不举刀攻击那国,他们也不再学习战事"。

毕竟,大伙到底为啥要紧张对峙呢?

如果我们能相信这是他们真正想要的,如果他们能相信这也是我们真正想要的,那么也许事情或许会迎来转机。

 


阿西莫夫锐评苏联科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