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们就做普通朋友吧

2023-05-27 13:53 作者:行者薇语  | 我要投稿

“我们就做普通朋友吧……”

一直黑屏的手机上弹出了这条消息

maki嘴角轻轻吊起,几乎是无意识地长舒了一口气

她任凭自己被这股气流牵动着,在对话框中输入了一个字“好”

接着轻快地张开了双臂,她感觉自己此刻像一只飞鸟,自由,前所未有的自由

三年了,她终于从这漫长的分手中解脱了……

  • 并不讨厌的初见

那是2019年的国庆假期,maki的发小突然找到她,说是公司同事有个亲戚,90年的,大学毕业后就一直留在省内,有房有车,家里人都挺好的,最重要的是,人品好,老实上进,性格跟她也很像,兴许可以试试看,她们就这样认识了。

见面的那天,maki只化了个淡妆,穿了件素色衬衫,和平时没什么两样,也没有带父母,就她跟发小两个人,而对方的阵势着实吓到了maki,除去发小的那个同事,男方的爸爸妈妈和姐姐也都来了,被一群人盯着,maki感到极大的压迫感,好像隔天就要跟对方去趟民政局。好在发小机灵,主动提议跟同事一起去旁边逛逛,气氛稍稍松弛了,临走的时候还偷偷交待maki,相亲就是这样,简单了解一下,感兴趣就加微信以后慢慢聊,不感兴趣就马上结束,拖拖拉拉地对方会误会。

maki也是这么打算的,她好不容易才从人群中识别出男方,外貌这块基本pass,可是想到以前的经历,她不止一次对没眼缘的异性动过心,想必自己还是更看重内在的,况且自己也不是什么大美女。她就这样说服了自己,不知不觉中跟对方聊了半个多小时,直到发小她们逛了一圈回来,她才意识到好像聊了挺久,可她明明没说几句话,大多是出于礼貌地接话题。

回去的路上,发小问maki感觉怎么样,maki说单就长相,完全没办法往处对象的方向考虑,但人挺好的,总之就是不讨厌的水平。

如果maki当时能预知到此后的相处,都停留在这种不讨厌的水平,她在一开始也就不会选择接受了吧。

感情就像打乒乓球,羽毛球之类的双人运动,一方出球,另一方接,才可能一直进行下去。

不知道是出于年龄和长辈的压力,还是出于自己跟自己较劲的怪念头,maki接了,而且偶尔会变成发球的一方。

  • 举棋不定的心意

假期结束前,两个人见了三面,但出现了一些让maki觉得不自在,很困惑的事情

第二次见面约在电影院,maki看电影的时候喜欢安静,对方却时不时地凑过来说几句,这样的画面她在电影中看过不止一次,这是要拉近双方的肢体距离,maki并不想,所以刻意避开了,从电影院出来之后,maki几乎没有任何兴致了,很想早点回家,但对方提议去吃点东西,再逛逛,一路上,他不断试图拉近距离,紧贴着她走,还要给她撑伞,maki多次拒绝、提醒,才恢复到了比较舒服的距离。回家的时候,他又从车上拎下几箱东西,maki被这一连串的操作压得有点喘不过气,倒谈不上厌恶,只是觉得越界了,他越想靠近,她越想逃离。

两天后是返程上班的日子,对方提出送maki去车站,maki又一次接受了,她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也许是因为以前的交往经历都过于看重感觉而结束得太快,所以这次试图压制感觉?也许只是因为不讨厌,就可以再接触看看。但一路上她都不想说话,离发车还有一段时间,对方提议去旁边的公园走走,maki也拒绝了。

一个人在候车厅等车的时候,回想起这几天的相处,maki觉得拧巴极了,好像存在两个自己,一个不停地接受,一个不停地拒绝,而什么时候接受什么时候拒绝,都完全不受自己控制。

后来她才知道,那个不断接受的,是理性,总在告诉她“成年人的感情就应该是这样,哪有百分合心的人啊,不多接触怎么知道呢”,而那个不停拒绝的,是感性,“一见到他,我就没有任何继续了解和相处的欲望”。

  • 一个人的春节

回到广州之后,maki接到了公司在新西兰的一个项目,预计在2020年1月结束,这期间,她们只是通过微信聊天,聊她在异国他乡是否习惯,工作强度怎么样,要注意安全,防止被骗,偶尔对方也会发几张自己工作生活的照片,这种远距离的了解,像朋友一样的问候,让maki觉得没那么压迫了,她也渐渐习惯了有这么一个人分享动态,有时候遇到一些难搞的问题,maki也会主动说给对方听。

春节前夕,maki的项目到了收尾阶段,但是因为国内疫情严重,广州也开始出现了新冠确诊病例,公司临时发布通知,所有人节后居家线上办公半个月,之后看情况决定什么时候复工,出差国外的同事延期回国,等候通知。

就这样,maki在大洋彼岸度过了28年来的第一次一个人的春节。她在公寓附近的华人超市买了最爱的荠菜猪肉饺子,下午3点钟给家里打了个视频电话,一起吃年夜饭,看着手机里满满一桌的菜,围着桌子乱跑的小侄子,maki的内心突然涌起一股渴望,渴望稳定,她头一回觉得,从小习以为常的家庭生活原来那么温暖。

晚上八点钟,maki的手机闪了几下,一接通就是劈里啪啦的烟花炮竹声,接着就是一句“新年快乐”,国内现在正是凌晨,老家习惯在这个点放鞭炮,代表守岁,也是辞旧迎新。maki的爷爷和爸爸一直沿袭着这个风俗,能在异国他乡听到,她觉得很踏实,安心。这个举动再次拉近了maki和他的心理距离,她被感动了!那晚,他们聊了通宵,从小学聊到大学,从兄弟姐妹聊到爷爷奶奶,直到清晨的红晕投在床对面的墙上,maki感到自己脸上也有一团红晕,虽然昨晚一口酒也没喝。

以前她总以为,爱情一定要特别浪漫,对方一定要很特别,两个人在一起的每一刻都是砰砰心跳,她也从来不看那些家长里短的家庭剧,她觉得太平淡了。

可现在,她又如此真实地享受着这种平淡。为之触动,因之生情。这世上的人是那么不同,人和人之间的情愫又怎么会只有一种?

maki决定放下脑中关于爱情的种种设想,敞开心扉试一次,之后的聊天越来越自然,也越来越亲近,她以为,她恋爱了,也许马上就要结婚了!

  • 裁员风波与催婚

3月中旬maki回到广州,没过多久公司就宣布裁员,削减广告投放,maki所在的品牌营销部是重点裁员目标,几乎每隔两天就有一个同事被叫到人力资源部,整个团队都处在紧张压抑的气氛中,大家都在猜测谁会先被裁掉,一直到5月初,裁员名单才公开,maki最要好的两个同事都在名单上,她突然觉得这份工作,到头了。

接下来的几个月,maki白天要处理成倍增加的工作,晚上要准备简历和面试,马不停蹄,偏偏又在这个时候收到了他的“催婚消息”,说是家里长辈觉得差不多就可以在国庆的时候双方家长见一面,先把亲给定了,他想问问看maki是怎么想的。如果是在其他时候,maki可能会比较平静地看这件事,可是这段时间,她正面临着职业生涯的转折,在工作中又积压了太多情绪,压力,根本没有精力来做这么大的决定,在maki的观念里,一旦订了亲,就等于要跟他结婚,可两个人明明只见了三面而已,真实的相处少的可怜,她觉得这跟领个网友扯证没什么区别。

但是对于他和他的家人来说,相亲本该这样,认识一年左右领证结婚,生娃养娃,大家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吗?

maki这才看到两个人对待婚姻爱情的观念,是如此地不同。她感到气愤,委屈,不理解,不止是因为这种不同,更是因为自己的种种矛盾,她一直很排斥相亲,两个人奔着结婚的目的认识,相处的过程就像是在完成双方长辈的任务,而maki觉得爱情是两个人的事,婚姻是爱情进行到一定阶段的自然结果。

自然而然的相遇,自然而然的爱情,她好像没有这种运气。上学的时候,父母严禁maki早恋,她每天的生活就是学习考试。孤僻又敏感,在长辈眼中maki是出类拔萃的乖乖女,在同龄人眼中她却是格格不入的冷血动物,她不知道怎么跟别人相处,怎么让情感自然地流露,对男同学产生兴趣只能默默地藏在心里,面对男同学的示好,她又会不知所措,感到巨大的压力和强烈的反感。

上大学,工作,离开了早晚自习被安排的明明白白的环境,开始自己规划掌控自己的生活,maki渐渐感到,读书学习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怎么玩,怎么放松,怎么交朋友,怎么谈感情,样样都比当年的考试难得多。跟男同事一起吃饭、结伴上下班,被有好感的男生拒绝,加有好感的男生微信……每一件看似很小的事情,对maki来说,都像鸭子划水一样吃力,她得不断打开自己,让别人走进来,也得接受随之而来的情绪冲击,紧张、悸动、兴奋,失落、心碎……

maki对于这些感受有着超乎常人的敏感度,起起落落间就消耗了全部的精力,想要更进一步的相处和了解却是力不从心,她不止一次怀疑过自己是不是被施了什么魔咒,没有一段感情会超过1个月,唯独这次,撑了大半年,也许这就是命中注定的姻缘!

听长辈说,婚姻是有命数的,有人结的早,有人结的晚,有人结好几次,有人一次也结不了,maki解释不清,大部分时候都只能在感性和理性之间跳跃。从现实来说,她知道,自己在老家早就是剩下的了,多拖一年,可选择的就越少,现在,有个各方面都很合适的结婚对象摆在眼前,她却无法心甘情愿地接受。理性让位于感性,她投降了!跟对方提出分开一段时间,冷静冷静,考虑到对方父母催婚的压力,maki说,在自己想清楚两个人的关系之前,他都可以自由地去认识新的人,如果有了很喜欢的结婚对象,maki会退出,就算后悔了,那也是自己的选择,无关他人。

  • 幸福的农场夫妇

到11月初,maki前后面试了十几家公司都没有合适的,但她还是如期离开了这家待了4年的公司。突如其来的疫情和即将到来的30岁,都让她觉得现在的人生无聊极了,她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去一个喜欢的陌生城市独居一段时间,工作感情都先放一放。她在网上看到了一个大理农场招聘义工的消息,就试着联系了,几天后,她打包了所有行李,从广州飞到了大理,生活变得简单起来。每天跟奶牛羊驼,蓝天白云,瓜果蔬菜打交道,不用化妆,不用踩高跟鞋,双手沾满泥土,比摸着键盘快乐多了。

农场的主理人是一对中年夫妻,性子不紧不慢的,跟maki非常合得来,很快就知无不言了,maki在聊天中了解到,她们从大学就认识了,之后应聘上同一家公司,26岁结婚,到今天已经30年了,还是非常尊重对方,maki看到了理想中的爱情,问他们是怎么维持这么多年的感情的,得到的答案却是,很难说清,两个人是在校学生会上认识的,因为都喜欢标本,会经常一起去野外采集,不知不觉就走到了一起,决定结婚的那天也很偶然,他们正在腾冲采集银杏标本,一阵风吹起,银杏叶在空中跳起了舞,像是下了一场金灿灿的雨,他们几乎同时看向对方,说出了未来想要拥有一个农场的愿望,回去之后,他们先去了趟民政局,又去了趟银行,35岁那年,从北京搬到了大理。

听了她们的故事,maki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而她目前的感情经历,都太刻意了。

在农场待了3个月,maki再也不想回到大城市了,她在省内找了份工作,但是回家的频次并不比在广州的时候高,因为长辈的催婚越来越紧了,他们总能从各种话题下转移到maki的婚恋问题,眼看着家里七大姑八大姨能挖的资源都挖尽了,maki却始终没有着落,他们不理解,这个看起来那么适合结婚的孩子到底在想什么,这样拖下去恐怕只会走上姑姑的老路。

Maki的姑姑年轻时候也不着急,对象看了一个又一个,条件个个都很好,但她就是相不中,30岁那年,自己相中了一个穷小子,家里没一个看好的,maki小时候也不喜欢这个姑父,明明什么都没有,却自负得要命,看不起农村人,结婚之后,都是姑姑主外,他没怎么挣钱,哪知道后来有一天出轨了,带着姑姑辛苦挣下的钱另起炉灶,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所有人都替姑姑感到可惜,要强又独立的那么一个人,最后是这种命。有这么一个前车之鉴,家里的长辈才会拼了命地劝maki,赶紧定下来,找个人品好的,对自己好的,一辈子踏踏实实过个小日子,多好~

  • 逃离相亲

2022年春节期间,村上陆续来了几个说媒的,提的都是同一个人,maki知道,是他。一年多了,他们除了节日问候,没有其他话题聊,也没再见过面,maki对他已经没有任何继续交往的念头了,她觉得只是这么耗着,也没什么意义,与其拖拖拉拉不咸不淡地,不如干脆点,彻底断掉,就把他的微信删了,之后收到过很多次陌生人的好友申请,她都没有同意,没想到,现在他又找了媒人上门,maki那个时候恰好刚认识一个新的相亲对象,印象还不错,也就借故推脱掉了这波媒人。哪曾想,这段关系也很快就结束了……

自此,maki想要按下暂停键,到此为止吧!她再也不想相亲了,一次又一次的重复这种经历,只不过是换了一个人,重新做一次自我介绍,吃几次饭罢了,一样的流程,一样的快节奏,她再也无法忍受了,这几年,表面上看自己是单身,但相亲几乎是无缝衔接,而每一次,不管她是放手不管,还是拼命争取,事情总是不会按照自己设想的那样发展下去,不是遇到的时机不对,就是人不对,在这个过程中,她已经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到底喜欢什么样的人了,只是不停地听到周围的声音裹挟而来:差不多得了,你要求太高了,你到底想不想结婚,想结婚就得降低标准……

这些声音让她觉得自己就像晚间菜市被人挑剩下的烂菜叶,没有任何价值,只等有个好心人捡回家,就阿弥陀佛了~

  • 一见钟情

好累啊,她想停下来喘口气,有那么几个月的时间,家里人提到相亲,她就会想尽办法推脱,遇到网络搭讪也不再相信了,她想努力回到自己的轨道上来,重新拾起信心,好好生活。一直到7月份,maki都处在比较平静的状态中,也完全没有想到老天爷会给她安排一场不期而遇的邂逅。

她们是在画展上认识的,搭讪方式很清新,对方长得也很干净,两个人又年龄相仿,都在同一个城市,一起出去几次之后就开始了约会,和之前的相亲经历不同,这一次,maki感受到了一些生理反应,牵手的时候会有触电的感觉,赶上生理期,因为激素的影响,会尤其想要对方在身边,拥抱,靠在对方肩上,这些肢体接触,她都不再抗拒了,整个人突然变得柔软起来。可是越靠近,越了解,maki就越感到难以控制自己,她会忍不住焦虑,满脑子的思绪完全停不下来,她开始整晚整晚地失眠,做噩梦,而面对一些小分歧的时候,maki总会在事后惊讶地发现,自己处理问题的方式和她妈妈对待爸爸的方式一样,冷战,光是想到这里,maki就觉得很可怕,隐隐感到这段关系不会善终。

从小maki就是个敏感的孩子,看着爸妈吵架成了家常便饭,每一次吵架,妈妈都会对爸爸采取长达一个星期的冷战,maki很不喜欢那样的家庭氛围,而那时她也无法理解父母为什么这样,只是觉得她们之间没有电视剧里的那种爱情,她曾经不止一次跟父母说过,自己是可以接受她们离婚的,可她们并没有离婚,maki的整个青春期除了学习,最大的痛苦就是父母的关系,大概也是从那个时候起,maki悄悄在心里种下了一个种子:如果没有爱情,绝对不要婚姻。后来有一年大学暑假,maki从妈妈口中得知,爸爸曾经差一点出轨,maki永远不会忘记说出这个秘密的时候,一向强势的妈妈看起来有多无力多脆弱,一种无声的眼泪从妈妈的脸上直流进maki的心底,心疼,又绝望。一个信仰正在maki的心里崩塌。

吵架归吵架,爸爸在maki心里一直是个对家庭很有责任心的人,他曾经为了帮忙照顾孩子放弃了很喜欢的工作,在妈妈第一次出远门打工的时候担心地流下眼泪,还会在清晨四五点钟起床坐几个小时的汽车去给妈妈买药……这样的爸爸也会想要离开呢。也许是从那个时候起,maki就不再相信这世上会有不变心的人了。

长期的家庭不和,让maki对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产生了很大的不安和焦虑,表现出来就是防备心很重,害怕受伤,索性就牢牢地把自己包裹起来,不要靠的那么近就好。而这一次的感情经历,完全冲破了maki的防线,在对方面前,她几乎成了一个透明人,毫无保留地暴露了自己全部的脆弱,她想让对方先看到自己最坏的一面,如果还能接受,那么之后也就不会有任何问题了。显然,她高估了对方,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对方就提出了分手。来的有多快,去的就有多快,maki觉得整个人一下被掏空了。后来她试图挽留过,但对方表现得很决绝,说是一开始是非常有信心走下去的,相处之后才发现maki的性格并不是自己理想中的,maki从中听出了不便道破的话,这个男的,只能和maki一起吃吃喝喝,却见不得maki的跌跌撞撞,这些天maki由于全然地信任而表现出来的脆弱,对他来说是理想生活的障碍。

两个月后,maki终于从这段感情中走了出来,而对方的朋友圈背景图换成了一个萌妹子,上面写着“这是我男朋友的朋友圈”,maki觉得自己这几个月的经历有点可笑,她想起几天前去医院,一个爷爷辈的专家跟她说的一番话“你太认真,太在意了,所以才会一直失眠,导致内分泌失调,生理期紊乱。谈恋爱而已,不合适就分,得对自己好点”

感情还真是难呢,不在意就不会有结果,太在意又结不出什么好果。

maki点开他的头像,按下了删除。

  • 再见,再也不见

思绪飘了一会,居然想起了一年前被自己删除的那个相亲对象,虽然没有脸红心跳的悸动,但很踏实,不会有这种过山车式的情绪波动。maki没有觉得后悔,只是念起了他的好,念起了那种朴实的踏实感。

爸妈在知道maki的这段感情之后,也劝maki分的好,这种男的不值得掉一滴眼泪。同时他们也忍不住提起了那个老实巴交的相亲对象,他们一直觉得那是个很好的结婚对象,也多次劝maki再相处看看。可maki觉得这就像把对方当万能备胎一样,兜兜转转之后,才不得不选他,这对对方是不公平的,而对自己呢,又是不得已的退路,所以她一直没答应再试试。

可她为什么会想起他,而且不止一次。maki很认真地回忆了一下,似乎每一段新的感情无疾而终后,自己都会忍不住想起他,她一直没跟任何人提起过这种奇怪的念头,也不知道该怎么让这个念头消失。

直到昨天跟闺蜜见面,聊到了感情问题,闺蜜也提到了这个相亲对象,觉得他很合适,maki就把自己总会想起他这件事说了出来,闺蜜建议她与其这样空想不如加回去看看。

maki想着,反正自己看人的眼光好像真的不太行,要不这次就听个劝,试试看。很巧的是,她在一个群里找到了他,是命啊,好友申请的历史都清空了,没想到这还有个漏网之鱼,她点开了他的头像,发送了好友申请,接着静静等待命运宣判。

1个小时后,他出现在了maki的聊天列表里,maki本来有很多话要说,解释一下之前为什么删掉微信,为什么现在又加回来,或者问一问他的近况,可最后只发出了两条消息,一条是对自己反反复复的举动表示抱歉,并对对方通过自己的好友申请表示感谢,另一条是询问对方目前的感情状况,maki很清楚,自己这次并不是求个结果,只是想要弄清楚两人之间如游丝般的牵连到底是不是所谓的命中注定的姻缘,她的语气很平静“如果你已经有了正在交往的对象,那我们就做普通朋友吧~”

当晚因为太累了,等到11点半maki就睡着了,经历了那么多次的情感不顺,她已经开始学会放下,不对事情有所期待了,但她还是忍不住想了一下对方的反应,她想过几天之后,他回了消息解释当晚为什么没回应,接着两人聊起来。她也想过,也许他会选择视而不见,用沉默代替回答,而这种沉默将成为他们之间的默契,从此对方只是通讯录列表的1/n,不过她更倾向于第一种猜测,毕竟,牵连了这么长时间,在一起才比较符合命运的安排吧。

上午11点半,maki从厕所回来,刚坐下,就看到旁边的手机闪了一下,点开一看,一条是外卖领券的消息提醒,另一条就是他的回复

“我们就做普通朋友吧!有些事解释不清,也许这就是命吧”

maki没有觉得丝毫遗憾,也没有感叹命运弄人

她只是感到一阵放松,好像一直压在心头的某个东西,终于稳稳地落了下去。

这就是最好的结局吧

因为处理不了就强行删掉对方,不再联系的这种行为,其实是很幼稚的逃避呢

那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反而会在心里埋下一颗叫做“有可能”的种子

在每一个新的可能破灭之后,都会变成这个种子的土壤

直到自己愿意好好面对,决定给它雨水还是冰雹

这个出乎意料的结局,也让maki明白

大家认定的合适,不一定是自己想要的

而自己想要的,也未必是合适的

成与不成,在人为,也在时机和缘分


也许自己不该再对爱情抱有执念,不该再那么卖力地想要弄清楚感情的逻辑,试图让它按照自己预想中的那样发展下去,而只是用心去感受就好……

我们就做普通朋友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