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1982年11月纪念刘宝全逝世四十周年京韵大鼓专场

2022-05-24 14:01 作者:志扬小盆友  | 我要投稿

随着七十年代末乐实政策,曲艺事业逐渐复苏,70年代末、80年代初举办很多大型的曲艺演出。在京韵大鼓方面,除了历届津门曲荟几乎都有京韵大鼓专场之外,还有过两次规模比较大、由京津两地演员联合演出的京韵大鼓专场。一次是1980年2月在天津延安影剧院举办的京韵大鼓演唱会,另一次是1982年11月在北京吉祥戏院举办的纪念刘宝全逝世40周年京韵大鼓专场。本篇介绍一下后者。

鼓界大王刘宝全逝世于1942年10月8日(公历),1962年的同一天曾在天津举办纪念刘宝全逝世20周年刘派京韵大鼓大鼓专场,作为第一届津门曲荟的其中一场,专栏文章CV16725922中有介绍。

1982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天津市曲艺团赴京旅行演出,相继演出于西单剧场、万胜剧场、吉祥戏院,11月3日在吉祥戏院演完最后一场后,紧接着就是4日、5日的纪念刘宝全京韵大鼓专场,演出地点仍为吉祥戏院。

这两天的纪念专场由中国曲协、北京曲协、天津曲协联合举办,节目是由刘、白、骆三派混合组成的。演出阵容主力是天津市曲艺团的演员,此外还有中国广播艺术团说唱团的孙书筠,天津实验曲艺团的阎秋霞,北京市曲艺曲剧团的马静宜、种玉杰。刘宝全的亲传弟子韩德荣、钟德海参加演出,担任伴奏。演出期间还举办了艺术座谈会。

天津的刘派京韵大鼓代表人物小岚云此时仍在养病,未能参演。次年,小岚云复出,而阎秋霞却已再难站上舞台,1982年这次纪刘专场也成为了阎秋霞有记载的最后一次为北京观众演唱。1984年中国唱片公司出版盒带中的京韵大鼓四名家——骆、孙、钟、阎始终未能在80年代同台演出,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遗憾。

本场演出,喜马拉雅上可以听到骆玉笙的和氏璧、孙书筠的徐母骂曹和子期听琴。其余节目情况不详。


第一场
11月4日

赵云截江(传统节目)……演唱:种玉杰     伴奏:穆祥征、周春元、董剑民

贺龙在澧州(作者:朱学颖)……演唱:张秋萍     伴奏:刘玉玺、马健、吴宝林

白妞说书(作者:朱学颖)……演唱:陆倚琴     伴奏:张子修、张玉恒、韩宝利

大西厢(传统节目)……演唱:马静宜     伴奏:孙洪宴、马岐、刘锡川

探晴雯(传统节目)……演唱:阎秋霞     伴奏:韩德荣、韩玉山、韩宝利

徐母骂曹(传统节目)……演唱:孙书筠     伴奏:钟德海、陈少武、韩宝利(特邀)

和氏璧(作者:石世昌)……演唱:骆玉笙     伴奏:张子修、王立扬、韩宝利


第二场
11月4日

击鼓骂曹(传统节目)……演唱:刘春爱     伴奏:张子修、马健、戴玉民、张玉恒

连环计(传统节目)……演唱:种玉杰     伴奏:穆祥征、周春元、董剑民

宝玉娶亲(传统节目)……演唱:赵学义     伴奏:韩宝利、王立扬、张子修

长坂坡(传统节目)……演唱:马静宜     伴奏:孙洪宴、马岐、刘锡川

渔家女(作者:朱学颖)……演唱:陆倚琴     伴奏:张子修、张玉恒、韩宝利

子期听琴(传统节目)……演唱:孙书筠     伴奏:白慧谦、陈少武、韩宝利(特邀)

红梅阁(传统节目)……演唱:骆玉笙     伴奏:张子修、王立扬、韩宝利


注:纸质节目单上孙书筠两场的伴奏员均写为“钟德海、白慧谦、陈少武、韩宝利(特邀)”,实际情况为两场均为陈少武伴奏四胡、韩宝利琵琶,三弦伴奏第一天徐母骂曹为钟德海,第二天子期听琴为白慧谦。

中国曲协《曲艺》杂志上刊登的本场剧照
骆玉笙本场剧照
11月5日《北京晚报》对首场演出的报道
纪念演出和座谈会结束后《北京晚报》刊发的报道


1982年11月纪念刘宝全逝世四十周年京韵大鼓专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