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的2021——困难中的成长

2021-12-28 19:36 作者:你好我是小王同学  | 我要投稿

之所以起这样一个标题,是因为我觉得我今年确实是这样的一个状态,比我的高考、我的考研都要困难很多。

周日早上,零下十几度的空气里,有一个匆匆去往实验室的我。这个温度对于我这样一个不适应寒冷的人来说,是很困难的。我无法逃避在这样的天气里去往实验室。早上来,我滑动鼠标,胡乱地翻了翻我这一年在社交平台上发过的动态。这一年的漫长与情绪心理波动让我觉得我是不是把一年当成了两年来度过。可从结果与收获来说,似乎不是。前几天我买了一个好看的日历,时间并不会因为日历的美丽而为我放缓或加速,但是这代表着我无比期待旧的一年的结束和新的一年的开始。

期待着结束是因为这一年真的很困难。可我也知道,2022年会更难。我更像一只老牛,跛着脚,走不动了。就像昨晚上,我们大组有个研三师兄说我,你这样根本不像个研二的,更像一个毕不了业的博士。(哈!博士:你礼貌吗?)

一个身份转换的春天

因为一月份太原疫情局势的迅速紧张,我们在一月上旬就放假了。随之而来的是在家线上组会。这是第一步,看文献,虽然大概从2020年的1月我就已经开始为本科毕业设计看过文献,但是这和研究生看文献是完全不同深度的。我是个不愿意改变的人,从原来的一种程度到另一种程度的改变,比从零开始学习是一件更困难的事情,对我而言。难的不是看五篇文献,对我而言,追求数量从来都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难的是怎么把每周这五篇文献看透。如果仅仅是因为要交差,一个小时完成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我真的看懂了吗?是为了交差而假装看懂还是真的看懂?我不可能不对自己诚实。全英文文献,尽可能的少使用翻译软件,最开始看起来真的是困难重重。(现在是比之前好很多了)除去对自己忠诚,还有一个很大的挑战,腰间盘突出。我最开始发现我的腰间盘突出是在2020年的7月,读研之后大概复发了四次,有三次都是在今年。很痛苦。

从上课到开始看文献,其实已经开始发生了身份的转换,从一个学生到一个科研的学生。

开学后,期末考试之后,我就真正进实验室了。

然后不可避免的,实验方案和实验思路带来的困惑引起了我的焦虑和身体的不适。具体不适表现在,生理期紊乱。乱到可以四个月不来。最终我选择了去医院,大大小小各项检查花掉了我一个月的助学金。后续又去了一次,又花掉了我一个月的助学金。难受吗?孤独吗?难受,孤独。

 

一个意想不到的夏天

一个意想不到的夏天,决定了我未来研究生生活的痛苦。一篇文章,一句话。我开始改造实验装置。太原夏天很热,我坐在向阳靠窗的位置,办公室没有空调,没有风扇,我只能靠着自己的小风扇呼出的没什么用的风来勉强度过夏天。每天不知道有多痛苦,期盼着放假,可是放假就只能待在家里,我甚至都没有看过大海。可那时待在家里的我根本不知道未来会有多么困难。

 

痛苦的秋冬

我不知道如何来划分夏秋,但我知道,从我放假8月中旬回学校一直到现在,我都没怎么休息。我敢说,没超过十天。因为我干不完活。无休无止的事情。自己的装置从开始动工,到最终试着开反应,足足过了两个月。他们说我算是幸运的了,该装置就只花了两个月,很好了。是啊,可是为什么到我要改造装置呢。得亏我有师兄,要是没有呢,我又怎么办呢?(我其实很感激我的师兄,因为我每次需要帮助的时候,他总是放下他自己的事情来帮我,这令我很感动,所以师兄但凡有一些我能做的事情找到我了,我也不会推托,也是尽力帮师兄做好,这样看来,我是足够幸运的)今年秋冬,我是在持续性的痛苦中度过的,每天干不完的事情,使我过上了8117的生活,直到现在,也会到未来的一年。我一天也不知道要走多少路要干多少事情,甚至让我觉得我要是死了实验室就会运转不下去。令人作呕。

 

我最近的身体出问题了,除了腰间盘突出,现在还会经常性的头晕头痛,这几天特别严重。幻听和耳鸣也是经常出现。我自己也知道熬不住,可是我没有办法,我真的没有办法。如果真的有哪一天我熬不下去了,退缩了,逃避了,不要指责我,我真的很难。

 

今年我买了好几次书,觉得自己是在是太苦了,必须需要充实一下自己的精神世界,不能老是在自己的心灵世界里搞内耗;

原本想着师兄的文章中了,写一个什么样的文案才合适,想了想,想不出来,语言匮乏,除了恭喜,想不到别的词。或许等自己有东西可以发了再说吧;

我的手要起冻疮了,我都快24岁了,还要起冻疮,好难过;

夏天发了一次奖学金,我想着留着钱买一台新电脑或者买个相机,最后,拿出来了一部分钱,给我妈妈买了一台新手机;

我的科研生活里多了两台仪器,一台红外,一台XRD,我无比期望在我管理的时间内,他们能够正常安全的运行;

我不想再去行政楼的国资处/招采/科研院/财务,又不是只有我一个人长着腿;

我这一年心态变化很多,样子也变很多,愁容满面可能就是形容的是我;

我也想每天早上快九点来下午快三点来,我也想睡过一次,就一次,我也想周日休息,算了,我配吗?我不配;

我有时候觉得我是个不幸的人,但是,我这人又从来不信命;

红外在我管理的这半年里面,大大小小的事情有四次,每次出现,我都会陷入自责,但是转念一想,我无法避免他们的出现,发生就发生吧,责任不在我;

最近把红外的循环水弄好了,也不全是我,师姐点了我一下,我突然悟了,弄好之后觉得干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虽然头晕的厉害;

我头晕不会是什么大病吧,我是不是快不久于人世了,也没有多少钱,也没有多少东西,我要是死了,记得给我烧一本安捷伦色谱7890A的说明书,把我的实验记录本和操作流程本也烧给我,算了,别烧了,别让我在另一个世界再受一次磨难,我其实更喜欢篮球和书;

读研很难,我记得前年的这个时候,我在吃晚饭,刚把东西从图书馆拿回宿舍,甚至还想着雾霾天里打一次球,那是我在郑大剩下的为数不多的打球的日子了。

我很喜欢狂阿弥在今年平遥vlog里的一句话“如果你有一个每年都会前往的土地,那这块土地就是一把隐形的标尺,度量着你生命的长度”,换成是我的话,我想改成。“如果你每年的某个固定的时间,都会去做同一件事情,那么这个时间的这件事情就像是一把隐形的标尺,度量着你生命的长度”,之前在郑大,我喜欢的是在跨年夜去球场打球,那么现在,在理工大,就改成,考研的那个周日下午打球好了。我无比喜欢篮球,可以说是我的最重要的一个爱好,即使我曾经认为,把篮球放下了,对它的热情就会减少,但是,起码现在不会。又或者说,在贫瘠的课余时间里,不管发展什么,都会是你非常重要的爱好,因为它承载了你对现实世界劳碌生活的一种心情与思想的转换。我很幸运,在这六年里,一直是篮球。

如果时光能够倒流,我会选择不学化工,我会选择不读研,我会选择不来这里,我会选择不做这个课题。可惜,不能。

我有时候很希望自己能使一只猫,像罗昔书那样;

我今年写了三个攻略,一个是考研调剂,一个是理工大研究生生活,一个是郑大本科生生活,我很喜欢把我经历的写成文字,如果能够对别人有所帮助,那更好;

我想做到和光同尘,可我现在就像是走在另一个极端,改变,说不定是好的;

我自认为今年其实拍了很多很好看的照片,翻一翻,感慨,岁月为什么要这样对我;

我能放声大哭吗?

我想把一切推翻重来。


我的2021——困难中的成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