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河令的碎碎念(希望能奶到所有被负面言论伤害的小伙伴,严重剧透慎入)

以下内容从我自己的知乎搬运过来的,希望大家都能开心,不要受戾气影响,有自己的思考,磕出新高度。前半部分主要说结局之前的一些想法,后半部分是关于后几集以及结局的,但两边因为都涉及严重剧透,所以请务必看完大结局以及彩蛋之后再食用。
先说说大结局之前的部分。
不能更赞同剧中关于背景的改编,就是为什么皇帝改成晋王的必要性。这个我也认为是太必要了,代表性的可以看看去看看知乎这位答主@草样伊甸的回答。
说实话,我当时看文总觉得皇帝跟个暴君似的,朝堂虽然需要一些人做一些脏活,但动辄喊打喊杀要人命大可不必,虽然李世民啊刘邦啊也没少干过杀人的事儿,但处理内政上并没有真砍过几个大臣,更不要说是忠臣了,明里暗里都还好,可能是因为朝代的关系吧,毕竟那时候门阀还很有势力,皇帝对大臣也不是想动就能动。而《天涯客》的时代背景也比较模糊,所以就不考究了。但我是真没想到居然还是个明君(我当时还没看过《七爷》,不过想想让周子舒去心甘情愿辅佐一个昏君他应该也不会这么瞎)。而到了剧中,则是第一集开始就交代了,天窗会对好的官员下杀手,而且那个官员还是明显忠于现任君主的,那天窗必然属于比较不好的势力,至少是个在野党,周子舒离职也就显得比较合理,也是应该的了,毕竟主角如果不是正面或者相对正面的人物,过不过审先不谈,也不利于剧本身以及剧情的后续发展,比如铺垫后面他释放善意的一面,铺垫他为什么要帮助成岭等等,就少了核心动机。虽然原文也说过他觉得自己快死了,随心所欲想帮就帮了纯属心血来潮,但这个动机其实还是比较薄弱的。这就跟我们跑团一样,调查员为什么会进线,如果没有强动机,他是可以随时选择脱团的。为了让剧情更加紧凑,让他有种“赎罪”的想法,处理起来整体上逻辑足以自洽。
然后到了节奏上,因为过于随心所欲的话,带线的节奏就会比较微妙了。小说无论是感情线还是一些时间轴上的细节都很模糊,让我看第一遍的时候很多地方都没搞清楚前因,就直接看到了结果,要靠自己脑补很多东西,比如他们感情的发展,甚至是顾湘和曹蔚宁的感情发展。而剧给补了很多细节,虽然故事有些变化,但整体上丰满了很多,整个故事,尤其是各个配角,支线都立体了很多,看原著的时候配角们我连名字都记不住……这一点我也觉得算是比较中肯的。
但与此同时,作为矛盾的两面性,相对的剧中的周子舒自然会一定程度上相比原著被所谓“弱化”了。首先,毕竟不再是根正苗红的皇权直属机关,而是作为“反叛势力的领头人”(说难听点就是走狗头子)而主动离职,不可能再像原著里那样光明正大,也无法自称纯粹是为国为民,所以这部分的改动自然会让他从英雄降格变成了一枚棋子,充其量算是个比较亮的底牌吧,那他的地位就不像原著那么光伟岸,而他对于自己的过去,无论是理解还是反省,自然都会比之前原著显得狗血俗套了。当然我个人觉得应该是在所难免的吧,毕竟人设变了,从变了之后的人设角度出发,这么发展也的确比较自然,属于取舍的范围,取新的人设部分并做对应的调整,同时舍去原本人设中不符合这部分逻辑的部分。而最自然的处理方式,自然也会显得平庸落俗,有的人可能就看惯了套路,觉得狗血了。
诚然,难道一个汪伪政府的机关头子,跳出来说自己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保家卫国?配吗?
既然周子舒和天窗并不是皇权下的产物,自然就不是为了纯粹的国家正义。
既然不是为了国家正义=离开才是正义=他选择了正义=本质上是个好人。
这个逻辑就圆了。但毫无疑问,拆解成这样是不是很熟悉,这样的公式看起来就已经非常俗套了,当然这俗你可以说是俗套的俗,也可以说是雅俗共赏的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所以按照这个逻辑的话,的确剧中没法兼顾周子舒对国家的贡献和作为杀手的历史都能说是问心无愧了,取舍之后的结果,那他反思的过程就显得圣母,好像他很弱,弱智和弱气,弱智到被人摆布,弱气到只能用逃避来反抗。
所以,从逻辑上来说,是没有问题的。
然后我们看感观上。
作为原著的周子舒,顶天立地,基本上就是他想做的事情没人能阻拦,同时他不想做的事也没人能真的逼他,想干嘛干嘛,强大才能任性。但同时他也很清楚,一个个人是抵抗不了国家的,所以他选择低调地跑路。从这一点上比较来看,剧中更像是逃避或者说无力去面对,的确是相对弱化了一些(这个在后面四季山庄秉烛夜谈的时候阿絮自己也剖析过自己)。
但是我觉得这是此消彼长的。弱的只是“气场的强大”,而“内心的强大”更高一些了。
毕竟,当一个人在自我放逐,到重新自我认知,返璞归真的过程中,自省是必要的环节,也是最难过的环节。小说中因为他和温客行这方面都不需要想太多,人的思想是非常轻松的,所以没有这部分人物矛盾冲突。而在剧里,他们背负着道德,背负着现实自己的行为和自己真实的三观不统一的地方,这种知行无法合一的冲突会令人割裂。这种感觉大家可以自行品品,就是那种我知道这样不对,但是我不得不做,或者是我知道我不想做这些事,但我必须做,而且我还要强行让自己认可自己这么做是对的或者是值得的,否则可能一天都撑不下去。所以剧中的周子舒内心更加强大,或者说剧中放大了他内心的强大之处,他不仅在自省中认知了自我,救赎了自我,还能有力量来救赎别人,也许有的人会觉得这样圣母,但我觉得挺好的。我觉得社会需要这样的人,我们身边如果有这样的朋友,我也会觉得自己很幸运,作为一部电视剧,宣传这样的正能量,不仅对其自己有益无害,还能从正面影响一些观众,这一点我感觉还挺难得的,毕竟只是一个小众耽美剧。他可能有“圣”的成分,但也并不是对人人都圣母白莲花。他也知道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吃了亏会找补回来。也许很多人觉得他劝温客行不要报仇很圣母,但其实这顶多就是善意而已,他自己都说好了陪他去报仇,但报仇≠杀人,让他释放心中的仇恨不要憋着,和被仇恨控制是两码事。只不过这部分和原著中是否一样,就是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故事了。毕竟原著这里没有很多笔墨描述,有的人会理解成他就是洒脱,一切随性,也有的人会理解成他内心有自己的权衡和行事准则,有自己的道德底线,我觉得这些不算纯粹的剧本改编,算是扩写吧,有争议实属正常。
所以我觉得周子舒在剧中被弱化,我更倾向于理解成剧本给他调整了人设之后,在他符合当前的人设的背景下,进一步扩充了更多相应调整而衍生出来的人性。能力上因此而相对减弱,但内心尤其是精神上的能量则反而需要更加强大,对应我前面说的此消彼长。换句话说,就有点像是一个原本是战士的角色,改成了一个法师,强大的维度变了。因为按照剧中的表现,周子舒的内心世界如果不够坚强,可想而知,一个人自己把自己逼疯会是啥样子(参见温客行,再严重点就彻底人格或者精神分裂了)。要知道原谅别人很容易,原谅自己,尤其是一个有原则又有傲骨的人去原谅自己违反本心做过的事只有更难。所以我觉得他在剧中体现出的强大,是一种无形的强大,无法用看得见的武功,看得见的权势,甚至是看得见的行动和语言去描述的强大。
很多人前期迷温客行,后期反而转对周子舒欲罢不能,就是因为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水滴石穿具有持续的渗透力。上善若水,无欲则刚。从某些角度上,我甚至觉得周子舒这个角色本身的格局,在剧中是明降暗升了。明面上没有那么多高光,但多了不少其他方面的人格魅力,足以用他灵魂中蕴含着的能量来滋养另一半灵魂上的枯槁干涸,从而实现对剧版温客行的救赎,温客行这么一个沙漠中的旅人,一个在黑暗中龋龋彷徨的行者,得到了一口涓涓不止的清泉,一朵孜孜不息的烛光。
剧中的周子舒也许打架和人脉关系包括社会地位没那么高光,但依然值得大家去爱他,他也更适合也更擅长去爱别人。
而原著的温客行几乎没有软肋,后期就一个半,一个是周子舒,半个阿湘。从头到尾都是清醒甚至十分局外的人,就算在最后差点翘辫子,周子舒问他要不要活,他也基本没纠结,这个人清醒而且理智,属于那种仿佛开了上帝视角,一切尽在掌握的人。
但剧中他多了很多人性化的地方,不是纯粹的理性人,也不是高高在上睥睨众生,而反倒从云端下来了,落地成了芸芸众生之一的感觉,而众生皆苦,正因为有了人性才有了脆弱,有了很多的弱点。虽然从逻辑理性的角度我更喜欢原著的温客行,毕竟那是理想化的产物,几乎完美,可以说P大给我们塑造了一个现实中大概率无法存在的完美形象,谁能拒绝呢。冷静而强大,用大巫的话说,“非到万不得已我绝不会和此人动手”。但剧中的温客行更有人情味,更像是在我们身边的人,所以更有烟火气,也更真实了。这一点从逻辑上也比较说得通,剧中的温客行更需要周子舒的输出。对于周子舒而言,有人情味有缺陷的温客行,也可以理解成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光,就像是瞎子见了光明,色盲懂得了什么是颜色,同时也让他有了一种情感上的责任。真爱原本就是理解,包容和责任。
如果说原著中的温周是温在感情中更主动的话,剧中我觉得颇有点反客为主的意思,反而是周子舒更加主动。感情上的主动与否可不是看谁骚话多,看谁会撩,而是看谁更走心。我倒是觉着原著互相试探看上去温客行应该是先动心,但剧里可就说不准了哈哈哈。
在感情里,无论是从无到有,甚至包括吵架中谁先低头,主动迈出第一步的,往往是更愿意付出也更成熟的那个。果然这情商,啧啧。

下面是关于结局之后的想法(更含剧透):
首先,这几天因为快结局了吧,到处都在吵最后几集的问题,
有人说阿絮被背景板化了,
有人说阿絮成了工具人,
有人说老温配不上阿絮,
甚至有人说阿絮不如直接死了,别再遇到老温。
这些言论真的让我看得透心凉。
到处都是戾气的发言,作为双担真的是心力交瘁。
这里真心推荐这位小姐姐的回答,明心见性,内含大智慧,清净灵台。感觉到有被度化到!
所以我也忍不住,想说说自己的心得体会吧。
https://zhuanlan.zhihu.com/p/359082307

从结局反观纵观这个故事,是讲知己没错,说是灵魂伴侣是怎样炼成的也可,这其实归根究底,就是一个双向救赎的故事。一个渡己,渡人,脱胎换骨的故事。虽然可能笔法略有生涩,叙事略有不足,剪辑部分节奏有些跳脱,(可能钱到位可以解决部分问题),但整体真的是一个求仁得仁的好故事。
来说说为什么我十分赞成老温假死这段很多人嗤之以鼻认为狗血的剧情。以及对最后几集的一些感悟吧。
首先,双向救赎是真的,不是表面的,剧本从始至终,都在想让温周灵魂救赎,找到自己,渡己,渡你。只不过,我也不是很确定剧集的表达是否合理。但还是想说说。
1、实现了向对方的蜕变。我也觉得就是那位答主说的夫妻相,感情的对等。
很多人觉得,前半段都是在说阿絮怎么让老温放下仇恨,对于老温怎么救赎阿絮,却没有什么笔墨的感觉。我一开始也这么觉得。但看完之后,我真的觉得,只是不同的两条路而已。无非是哪一条更具有反差感。
如果说爱情让一个人疯狂,就分两种,一种,是让疯狂的人找回理智,当然就是老温了。而另一种,是让理智的人变得疯狂,自然是阿絮。从感官上来说,后者必然更加有冲击性,让人觉得反差大啊。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觉得老温没有阿絮爱的多。但其实这两种情况,并没有谁高谁低。试问让一个冷静的人变得疯狂,这爱太有爆发力了。但让一个疯狂的人重新找回了理智,难道就不可贵么?
所以一直到老温假死重生这一段结束,看似是老温作妖,其实这个过程虐是虐,但我觉得更多的是,放大了他俩之间的潜在问题,同时也是老温完成了渡己以及开始渡阿絮的过程。
他要洗清身上的过去,真正清净明台,才有可能和阿絮有未来。否则二人永远是流浪的状态,而并非真逍遥。这个流浪,可不是简简单单的被江湖人士追杀,而是阿絮自己心里在乎的那种“逃避”,逃避国仇家恨,逃避各种责任。所以他选择了布局,让一切真相大白天下,将真正的恶人绳之以法,让自己真真正正清清白白地“配”得上阿絮。这一招假死,可谓一箭双雕:
1、如果说,他只是为了报仇,那才应了很多人所谓的“狗血”。但他不是只为了自己。他利用这个局,让成岭,小怜,邓宽,沈慎,甚至是喜丧鬼和死了的高崇,包括他自己,都得到了真正的解脱,解开了灵魂上的枷锁。要知道,成年人的感情,可不仅仅是风花雪月。阿絮在乎的,四季山庄的名誉和安宁,这一布局,都能够实现。从此以后,四季山庄有了张成岭等人守护,让江湖也恢复了久违的平静,两人的生活环境得到保障。
2、他实现了升华,回归了自己的真实身份,用真正的行动,证明了他对阿絮许下的承诺:是你改变了我,为了你,我会努力做到站在你的身边。从这局的结束,也标榜着,温客行真真正正长大成人了,不再是那个找不到光的孩子。他做到了,阿絮心里渴望的那个结果。两人的精神层面得到了满足。
然而,这只是第一层。
两人之间,到27集之前,如果说主要矛盾集中在老温的仇恨和身份上,那么后面几集,两人之间到底隔着什么呢?
其实还有一层很潜在的问题,就是阿絮的“不信”。
先别急着反驳我,我说的这个“不信”,并不是指我不信你,我怀疑你,而是,他还没有理解或者明白,就是“不信邪”的那个“不信”。
体现出来的,就是在感情上他俩出于不对等关系。一个是保护者,一个是被保护者。就是说,他们面对对方的时候,都把自己当成了保护者,把对方当成了被保护者,俗称都在“自1为是”。当然我这里不是在说攻受的问题,纯粹是说在感情中出现了上下分级,并没有真正的平等。
首先阿絮这种性格的人,在感情中属于偏付出型,他总是给别人能量,给别人关怀和温柔,对于自己,却非常的狠。因为过于隐忍,导致很多时候,容易出现悲剧。这就是为什么,他说自己差点运气。其实整体来看,他运气并没有多差。但是因为过于隐忍,太过于背负,才会非常容易把自己逼入绝境,做出悲壮的选择。比如单挑叶白衣,跟着跳崖。然而老温其实想要的无非就是无论付出什么代价,都要让爱人活着,他绝不可能让他为了救自己而死。这个前面太多铺垫了,我想没人会怀疑。下面再解释,算漏了这些,并不是因为老温对阿絮爱得不够。而是因为,阿絮对自己“黑”的一面的不确定,就和老温不确定自己是否有“白”的一面,是可以向善的一样。他以为阿絮还是那个“白”面更多的阿絮。什么意思呢,就是他觉得,阿絮为了大局,不会因为一己之私而放弃生命。四季山庄那么多孩子,成岭,还有阿湘,等等等等都在身边,他居然选择了自戕的方法来给自己报仇???老温绝壁是不可能想到的。很多人觉得,他低估了阿絮爱他的程度,而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是阿絮开始对自己更重视了。为了自己爱的人,可以抛弃一切,我不是在说他自私,而是说,他真正开始理解了老温的前半生,开始重视自己真正的感受和需求,这一点太难得了。他真正接纳了老温的“黑”,也接纳了自己的“黑”,他开始真正为自己而活。他的蜕变,才是老温算无遗策的变数。
简单来说,前期阿絮拼命让老温放弃仇恨,就是为了给他活下去的希望。而老温拼命给阿絮重建四季山庄,也是为了让他好好地活着。然而当老温也开始蜕变,变得考虑大义,考虑别人,而不是只顾自己报仇(包括他对叶白衣卑躬屈膝,对成岭坦诚相告,对沈慎宽容和解,甚至对赵敬也没有赶尽杀绝),但阿絮却通过老温的假死,真正意义上体会了老温的“黑”,同时认可了自己的“黑”。这份“黑”的一面,促使阿絮自己拔了钉子。然而老温并没有时间,信息也不对等,没法发现阿絮已经完成了蜕变,因为他自己还在蜕变中呢!(这一点上阿絮真的是情商高,毕竟能这么快领悟到向对方的蜕变,我用了至少好几年的时间,都快十年了还没完全领会,这俩人太神仙爱情了吧!)但这个过程,我不得不抚掌称妙。
2、关于老温瞒着阿絮的计划,依然是双向奔赴,但有时差,老温首先破冰成功,完成了蜕变
很多人觉得老温不理解阿絮,不懂阿絮,其实阿絮也不懂老温。一直到这里,他俩还没有真正灵魂层次上的心意相通。
可能上面这些话看起来有点绕。说的简单一点,就是很多人骂老温为什么不让阿絮知道他的计划,请问原因是啥?是不是为了怕阿絮有事,所以可以隐瞒?于是大家都说老温不配做阿絮的知己。
但是阿絮呢?他为了救老温,瞒着所有人拔了钉子。
他俩其实是同样的人,有着同样的毛病。只不过前期都是老温作的明显,所以矛盾都到他身上了。到了后期,老温“白”的一面成长,疯批被蜕化,开始张弛有度了,就是他再作,也不会作死,因为他知道,要为了爱人活下去,为了阿絮,死都要活着。但是阿絮因为开始回归“黑”的一面,反而开始有了不稳定因素,开始冲动和疯狂,理智的人开始疯批了。老温走之前告诉他,我会回来,你在家等我。可惜阿絮因为不放心,还是去了。这个不放心,就是一种“不信”的表现。因为“不信”你照顾好自己,所以我要去照顾你。假设老温把计划全盘托出,阿絮万一动武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他接受不了,所以最稳妥的,就是把阿絮放在家里,等他回来,这归根究底依然是“我不放心”。一个不放心另一个,另一个不放心另一个……所以禁止套娃啊!!!你俩都放心交给对方不久啥事都没了吗?!
不信,是感情的大忌,误会,致命的误会,都是源于不信。然而这是双方的,并不是老温一个人的锅。所以你们不能因为这就说他不爱他。这不公平。
可惜如果再这样下去,他俩永远站不到一个位置上。永远都是阿絮抢先一步护着老温,毕竟老温的布局cd慢啊……
你们以为阿絮知道老温没死,先是震惊,然后是欣慰,最后是悲凉,这个情绪的变化是怎么来的?设身处地想一想,他震惊到惊喜再到懊悔,害怕,最终绝望。这种状态,就跟老温心里揣着他自己是鬼谷谷主不敢说,是不是一样的心情?仔细品品。
阿絮的懊悔: 因为拔了钉子造成了无可挽回的局面 → 老温的懊悔:自己做了很多搅屎棍的事连累了无辜的人造成了无可挽回的局面
阿絮的害怕:自己死了老温怎么办,怕死了两人天人永隔 → 老温的害怕:怕阿絮知道之后离开自己两人生离死别
就连他俩应对的方式都一样(不愧是灵魂夫夫):面对叶白衣,老温自己绕开阿絮去面对;而在雪山上,老温也是早就等着机会要带阿絮进宝库。
在跳崖前,老温让阿絮不要跟来;在去宝库前,阿絮让老温不要醒来。
所以他们俩没有谁不懂谁,没有谁爱谁少了,这就是锁死的双箭头。太了解对方,就跟了解自己一样。所以,不信对方会保全自己,不信对方会为了自己而保命,都是双双要为对方赴死的。他们防的是什么?不是因为不理解不够爱不够知己,是因为太爱了怕对方为了自己去死啊亲!虽然防的方式不同,但是目的都是一样的。不说,不是因为不坦诚,只是太害怕了,不信任何不稳定因素,却万万没料到,所谓的变数,正是互相心中那个潜在的对方:老温心里有一个想要自己承担一切的阿絮, 而阿絮心中也有一个想要抛弃一切只为自己的老温(夫妻相又粗线了)。
他这是害怕,后悔,自责的结果。他怕看到周围人的开心,怕他们知道自己要死了;不敢承认是自己掐灭了自己活下去的可能;而这份自责和悔恨,在老温晚上喝醉求抱抱那里(我愿称之为洞房花烛夜),这种内心的煎熬到了极致。老温做了这么多,为了两个人的未来,而自己却做了将这一切都化为泡影的行为,他的内心该有多痛,这就是为什么,他甚至动用了醉生梦死让老温做白日梦,也不敢告诉他自己要死了。
当然结果就会变成:明明两个人可以好好的在一起,却因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而事与愿违。
所以很多人喷,老温的算无遗策,阿絮的一腔孤勇变成了笑话。
可是,对于我们这些旁人,也许可笑。
但对于他们,却只是“世事无常”,甚至,是给彼此的麦琪的礼物。他们终于知道,原来对方要的,不过是自己活下去。阿絮懊悔自己掐灭了老温精心策划的两人的未来,无法面对他,不敢说出自己已经拔钉子的真相。而老温则觉得终于爬回了人间。这种反差,我只觉得唏嘘。这时候如果有人觉得老温不够爱阿絮,如果你只看到那段时间阿絮眼中无光单纯是因为落寞,因为难过,觉得自己格格不入,那我只能说也许真的是狗血剧工业糖精才能让你尝到别人爱情的滋味,我觉得,可能需要亲身经历一下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3、学会爱自己
爱情,是令人盲目的。让你丧失了平时的自己,让你想要冲动,想要去做一切能奔赴到对方身边的事。所以老温选择让自己假死也要奔赴到阿絮身边,哪怕自己回不来了,也有那么多牵绊围着阿絮,让阿絮不会有机会殉情。如果他提前说了,万一他回不来,连兜底都没有,毕竟阿絮都知道了,他没机会再瞒住。而阿絮也是直接选择与世界为敌,要和老温并肩作战,老温跳崖他就直接开大了。
这些问题的根源,就是因为,阿絮不够爱自己。
原本,老温也是不爱自己的。但是17集的晒太阳,让他开始爱自己了,阿絮告诉他,他是个好人。温大善人开始“白”化。后来他成功洗白了自己,就是为了爱人而考虑自己,渡己的老温,对自己是很爱惜的,他以己度人,觉得既然自己想着无论如何都要保住爱人,那阿絮跟自己是一样的想法。可惜阿絮这时候还是觉得,如果老温死了,他是不会独活。可惜这一点恰恰是老温最怕的事情。所以拔钉子的悲剧根源,就是阿絮并没有做到爱自己。
前面在龙渊阁那里,老温已经说了,如果阿絮没了,他也找个地方躲起来,谁都不见,一直到死。就可以看出,老温无论如何都是要两个人活着,即便阿絮不在了,他也会活着,一方面阿絮也希望自己好好活,一方面,他怕死了就没人继续爱阿絮了吧。可反过来,阿絮并没有因为爱老温,而爱自己。虽然他开始有了求生欲,不再排斥治疗,但他的内心深处,依然是随时可以赴死的。所以爱自己这条路,阿絮还没有走完。爱别人容易,但爱自己更难。
所以,老温要让阿絮“学会”爱自己。而这第一课,也是最后一课,就是,无论你的爱人发生了什么,你自己都要好好活着。
到血色婚礼之后,老温重伤昏迷,阿絮给老温下醉生梦死的时候,他是想要一个人去死的。这可比老温那会恶劣多了。老温那可是假跳,虽然因为变数导致“真”死了一回,但动机上他不是真要去死。但阿絮这个就厉害了,直接就是让老温守活寡。这时候你们前面喷老温自私的,不够爱阿絮的,是不是应该好好想想?两个人根本就是一个毛病。乌鸦别笑母猪黑。我原封不动地还回去,老温是死不起吗?说好的同生共死呢?说好的知己呢?居然用醉生梦死这种迷药让老温做白日梦??老温在武库里没好气地骂他,这可能是唯一一次这么正面的骂,而阿絮居然哑口无言,自知理亏,就知道,他其实做了跟老温当初对他做过的一样的事情。
过分了吧?!不过分吗?!
但他太爱老温了,怕他寻死觅活,怕他出去大开杀戒,怕他又走回黑暗。他怕。因爱而生怖。
所以我们会怪他吗?不会。老温更不会了。所以阿絮罚老温三壶酒,老温也只是骂他一句混蛋。
于是老温让阿絮切切实实地体会了一把,啥叫以彼之道还治彼身。你不是去绕道蹲叶白衣吗?我人工雪崩蹲你总可以了吧?而且他还抛弃了“不信”,他相信以阿絮对他的感情,明知是一去不复返,必然会带上他亲手插上的发簪。到这里我不得不感叹一句,老温你真的长大了。你对你的爱人是如此的笃定。
到这个时候,阿絮已经几乎完成了最后的蜕变。“不信”这个祸根,已经不再是他俩的阻碍了,他开始真正接受老温的保护,而不是一味地想要去保护老温。他接受老温所有的说辞,可惜有点晚,最后这个,却实实在在是个假话。
这里我不得不说,非常的妙。如果说原著里老温只能“靠哭当1”,这里阿絮已经是心甘情愿接受老温的安排,老温的呵护了,一切都信任他。“怎么我说什么你都信呢”,就是符合原著里“把自己完完全全没有防备地交给另一个人”,这可比分攻受要高级的多了啊亲!
恐怕,这是老温唯一一次处心积虑的连哄带骗吧。那句“你是师兄,这回就让我一次”也是应了之前阿絮说的,“我先走一步”,也对应了前面我说的,让阿絮这一次接受来自自己的保护。
所以阿絮,你就老老实实当老婆给宠着,别想着自1为是了。
假设只有阿絮在六合心法里活了下来,那他此时,已经完成了彻底的学会爱自己了——他的生命是老温用自己的命换的,我不相信他舍得就这么放弃。但这个代价太大了。他要和叶白衣一样,永远背负诅咒。
好在老温运气好。这里很多人觉得没交代,其实我觉得不必交代,留白就还好。按照我的推测,前面有铺垫,雨夜的时候叶白衣说要是神医谷谷主还在就还行,而他们也找到了阴阳册。所以,老温活下来,我觉得没什么好奇怪的。
但是从此之后,阿絮也不会再不爱自己了(没机会了,都修仙副本打完了,还能离咋滴)。
到这里,基本上两个人跟成仙也没啥区别了。
要知道,即使没有六合心法,他俩这种心灵上完全的统一,你黑我白,你白我黑(不得不说服装绝了,太贴切),我想,即使玉石前盟,高山流水,也绝对做不到这么高度的共鸣。
所以他俩永远也不会离开那座山,江湖上大概率也不会有人找得到他们了。毕竟没有GPS定位,蝎王都全军覆没,江湖和他们再无关系。就这样永远过上二人世界,到达属于他们的理想乡。
我不知道编剧是不是想说,人与人最终极的灵魂契合,是不是要达到这种层次,但这种的确只应天上有,人间不应得。
这种神仙眷侣,已经不是羡煞旁人一句话能概括了的。编剧的野心太可怕了。以后耽改的cp不到神仙级别,都不敢拿出来秀了吧……
我只能说一句,温周yyds。
这恐怕是,我在知乎最长的回答了。
至于彩蛋为什么不能放正片里,这是裤和岭最后的求生欲,最后的倔强。
ps 几个小细节(后面有挖到再更)
1,结合雨夜当晚叶白衣走之前说如果那个人(大巫)治不好的话,我就 。。。这里欲言又止,暗示六合心法可以救阿絮,但是非到万不得已不用。
2,喷阿絮不想要和老温在山上养老二人世界的,什么不是他离开天窗要的生活的可以闭嘴了。阿絮当时看到六合心法,自己说的想要怎么选择要好好考虑,然后选择了练。他的表情你们自己品品。我还是那句话,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3,之前有人说大巫和七爷为什么要让阿絮去,他们又不了解中原武林,后面大巫都自责坏了,所以这里就是为了衬托一个人算不如天算,世事无常难预料,造化弄人。不过确实太赶,剧情的酝酿不太够。
4,老温醉酒抱阿絮那段,真的太像洞房花烛夜新郎被灌醉进屋找新娘安慰了。而且旁边的烛光,啧啧。然后就是开怀笑与隐忍泪,极乐与极悲,两个极端的对比,这个场面设计真的好。
5,阿湘给老温送了一杯茶,就相当于是一个铺垫,她说她爸妈想见老温,被老温拒绝了,我觉得暗示老温命不该绝。
6,在武库,阿絮没见到老温的时候一心求死,看到老温了立马舍不得死了。老双标了[脱单doge]
7,其次老温本来就能救活,不知道为什么的去带好显微镜把整个剧犁一遍。但我觉得不仅仅是六合心法,阴阳册也该有姓名。
8,重要的话再说一遍,如果说原著里老温只能“靠哭当1”,但在六合心法那里,阿絮已经是心甘情愿接受老温的安排,老温的呵护了,一切都信任他。“怎么我说什么你都信呢”=原著的“把自己完完全全没有防备地交给另一个人”,这可不是靠一次哭上位,以后阿絮都要老老实实好好当老婆了哇!老温你可真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