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lgame:《青空下的加缪》游戏导读及全程解析:序

《青空下的加缪》游戏导读及全程解析
序
警告1:本文全程包含直接剧透,请斟酌是否阅览。
前言:如果把《青空下的加缪》这个游戏当做一位存在主义作家的一本书,那么这篇长文就是这本书的注释集,虽然它并没有多以考证为主的专业和严肃性质,但仍然是面向初学者不错的导读文,希望你能从中有所收获。
我言:谨以本文致我的一位友人。
0.序:一些关于游戏他人有价值的评析,及我的考量。
0.1《青空下的加缪》笔记贴_严重剧透
https://tieba.baidu.com/p/6381216728?red_tag=0390506978
这一篇文章是一篇笔记帖,我的这篇文章也将采用类似的跟进叙述手法。对于这篇文章来讲,其实相对其里面1L贴的那个(下面的0.0.2我也会贴出来)来对比,(数据删除)。
这篇文章会给人非常舒服的阅读感受,哪怕你没有半点哲学修养,你也会为之喝彩,因为虽然不是所有人都懂认知,但所有人都明白情感,感同身受一词来形容,是再合适不过。另外这位作者所做的比喻以及一些解析,都包括“业”、“出世”等在内一系列佛与禅方面的比喻还是非常恰当的,而且很接地气。虽然太过“东方式”了,既然本文是基于存在主义和荒谬主义,西方非理性哲学的故事,那么我们就必须要用神学视角来解析才恰当,或者说,面 对 发 狂 的 副 产 物 , 我 们 必 须 要 发 狂 才 可 以 。( 空 格 强 调 )
总的来讲,这篇文章面对一般玩家而言足够优秀,但对于还是差了点深度。尤其是和1L那个那链接的那篇比较起来,也是非常的无奈。
0.2青空下的加缪:荒诞反抗与追寻幸福
https://tieba.baidu.com/p/6333306061
这一篇就是0.0.1那个帖子1L贴的链接,是比较硬核的哲学赏析文章,角度是自“加缪”这个人向“青空下的加缪”这个游戏的映射。虽然这个角度存在着一些不可避免的偏倚,但既然这篇文章的本体是“加缪”这个人,那便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加缪这个人一直否认自己是存在主义者,但事实上,存在主义又是什么呢?往大了走,却都是非理性主义的分支,那非理性主义又是什么呢,《自叔本华与尼采以来》?显然,他坚持否认的并不是存在主义,而是在与萨特的理性做对抗。萨特作为非理性主义者中最理性的人,他的论著中充斥着对手的逻辑,他常常批判那些前人中最理性主义的权威,他深刻理解他们的思想,以至于他也染上了那些理性,我更喜欢说,他是一个理性前提下的非理性主义者。
加缪否认的,是萨特对于荒谬的态度,那是一种出于理性的理解,而失去荒谬的精髓,因为荒谬它本就是应该荒谬的,而萨特却用他惯用的存在证明去特意指出荒谬的存在。但加缪认为荒谬是本不该存在的存在。这里引用另外一个游戏的核心观念,那就是《隙间樱花与谎言都市》里所谓的“错误、谎言”,实际上指代的就是萨特的理念,那便是——荒谬是一种不合理,与合理(逻辑性,常理性,秩序性,可证性)相对,即证明其存在,也应该存在。
但加缪并不这样认为,他觉得荒谬并不应该存在,这实际上已经彻底颠覆了存在主义的理念——因为万物本该存在。加缪认为,荒谬,是指代人与世界的冲突,人与世界都是美好的,荒谬是人与世界两个完美事物间派生的邪恶,但同样也是人高贵而美丽(不同于世界)的地方,那就是违背“完美调和”的世界前进,哪怕最后会淹没在世界的进程中。这被称为荒诞主义,以与存在主义作某种观念上的区分,但实际上,又并非如此。
游戏终究是现代人的产物,不可能与过去完全重叠,却必然有它独有的思维。在游戏里,我们其实并没有看到加缪后来一直强调的这些荒谬主义与存在主义间根本上的激烈冲突,作者只是通过巨人、风车这些要素大概勾勒了几笔,而没有去过于突出这些,这是因为在某种角度上来讲,哪怕是加缪的荒谬,也同样是依存在人的存在上的。这大概就是最后,人们依然把加缪归到了他坚持否认的存在主义流派之下的原因。
所以我认为这篇解析的偏颇在于对游戏本身而言有些错位,因为青空下的加缪不是对加缪的模仿。就像世界上没有两个一样的人,作者与加缪依然不相同,不相通,就像燐与萤一样。虽然引用了一些相关的作品,但实际上这个故事必然赋予其以别样的意义,而不是生搬硬套,因为青空下的加缪就是青空下的加缪,而不是对加缪的归谬,也不是把一些要素拼起来的东西,它是一个独立的故事,它也有想说的东西,解析文学固然要对文学的创作背景有所了解,但文学却并不是一个必然性的事物,就像没有两个一样的人(包括他们的思想)。——我想说的是,就故事讲故事,思考故事的哲学,而不是把哲学落在故事上。
此外,这个帖子因为比较有深度,所言也是有依有据,并无太过之处,也不走极端,故而下面的回复里也有一些比较深刻的争论与反论,这里贴一个反论者的论调,以及对偏见吐一点胆汁。

他所言确实不错,不仅对事而且对人,存在主义或者说基本全部的非理性主义者,确实,总认为有一个想法比放弃思考强,我们在面对999:1的选择题上,永远都会犹豫,从而酿成大错。这是个恶臭的选择题,因为出题者就是看准了这一点,才拟的题。
必须要强调的是,“什么是困境?”,没有吃的,就叫困境?,那只要有吃的不就好了,只要有人施舍,那么处于这种困境下的人就会欣然接受吧。这也配叫困境吗?,能借由外力解决的问题,能用龌蹉的等待,被动的许愿,就能在时间长河中多少获得的东西,居然也可以叫做困境,这才是真正的荒谬吧。真正的困境必然是无法解决的绝境才行,荒谬主义所言的就是绝境,巨人前进的绝境,你必定会输,你反不反抗都是输,因为统计、逻辑、历史、所有的理性,所有的证据,都指向99.99%的失败,没人能帮你,那么你会不会反抗?其实你反不反抗都无所谓,因为你怎么死和怎么输是两个问题,答案也不是你决定的,可你要有反抗的勇气,反抗的想法,它就是一个想法,不管你去不去做,你的选择是个人的事情,人不会也没有绝对正确的选择,但你要有这个想法,人必要具备的,是明白“选择”本身,而不是被赋予选择的权利,这才叫荒谬。存在主义也好,荒谬主义也罢,并不是提倡“反抗”这个行为,而是歌颂“反抗”这个想法,就像游戏里所展现的那样,这个世界太扯了,可少女们却依旧依偎在一起度过确实的幸福的三日时间,她们反抗了什么,什么都没有反抗,因为什么也反抗不了,就是一昧的在逃跑而已,她们只是在面对每一个感动的时候,留下了该流的泪水,意义只是闪断而一瞬的,但她们用自己的意志抓住了,因为她们有着“反抗”的想法,像拉开了网,随时等待着每一条污水中幸存的鱼。归根结底,非理性主义从来就不是空泛的东西,而是把目光放在人和生活本身上,相比而言,被当头棒喝的理性主义,才是实实在在的空中建筑。
但我实际上并不是在攻击理性主义,这一点必须要明晰,我们必须要以人为根本来看待问题,理性也是人的一部分,就像一部分人是理性主义者一样,这必然有其道理,视而不见就是空谈大义。就算在本作里面,世界观的构成也是基于旧理性主义的派生物——神学的,可以说理性是一种脉络,脉络也是存在的,是架构任何东西的基准,包括整个世界。就像先有理性主义,才有非理性主义运动一样,抛开理性讲道理就宛如野兽在吼叫(就像一些极端非理性主义,甚至可以说兽性的文学),回顾当代,非理性主义所促成的,实际上只是“世界不仅仅是由理性构成的”这一认识而已。
另外,让我比较上头的是,对于任何包括文学在内的艺术作品无法落脚现实这个现在很热门的问题,我一直都觉得是当代一元论和科学认识普及的奇耻大辱,只想反问一句,你觉得一切想法是从何而来?,人类并不会凭空产生任何无理的记忆、认知、情绪、思维,任何事物都有缘由,甚至是疯子的认知错位与凭空妄想,都有其内在的根据,莫非阁下是把“个人的逻辑”这玩意当成神捧着了不成,用当下单单一个人的思维脉络去断言过去乃至未来的一切问题,难道你也有继承黑格尔在政治见解上的傲慢判断?
总而言之,这篇文章是非常少有的优秀赏析,提供了来自过去贤人的映射,算是一种回归式的见解,颇有追根溯源的味道,科普也做的很齐备,若是每一个galgame都能有这样深刻又角度实在的解析,那我每次写文案前就可以放弃思考而专攻考证和阅读了。
0.3青空下的卡缪简谈(微剧透)
https://tieba.baidu.com/p/6318230755?red_tag=0249564564
这篇帖子其实主要是一个讨论帖,虽然楼层不算多,但里面的回复以及回复的回复里面有很多剧情方面日方大佬的解读,可以看到一些非常有趣的推测及说法,并且具有不小的说服力,实际上这种剧情走向的可能性本身,就是剧情的一部分。在世界上的所有文章里,只有哲学论述和科研论文会有明确的目的性,文学可不会这样。
从某个有趣的角度出发,其实,说话不把话说明白,就是文学手法。
有的时候,很多对哲学有所研究、或者希望从哲学着手理解作品的人会陷入一种刻板的境地,那就是失去了去真正享受文学和欣赏艺术的能力,总是把事情看的太根本,却不知事物的表象与根本都是事物这一存在的所有构成,该去为其表象所倾倒的时候,就该放开你那点可怜的理智,不要看到触手就觉得那是猎奇,其实它是一种别样的消遣。
每次看这种贴,都会有一种视野宽广的感觉,虽然不深刻,但你会见到各式各样的人和他们对同一个哈姆雷特的态度。对于擅长品味文学的人来讲,不是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是从一个哈姆雷特眼里看到一千个人。——在下做不到,但,窃以为该当如此。
未完待续。
下一篇将从游戏封面、UI及系统开始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