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国的博士

2022-01-15 09:04 作者:王照伦  | 我要投稿

中国的博士

原创 周颐父 藏风纳气 2022-01-14 23:26

中国的博士

中国是个博士大国,截止到2017年累计招收博士生大概115万人,可以说中国现已成为世界最大博士学位授予国家。据了解,目前我国在校博士生已超过13万人,从客观来看,中国博士教育这些年来还是取得了很大进步的,而且,在博士数量上我国已经完全赶超英美国家了。新中国是从1978年开始对博士培养,那年只招收了18名博士,但随着改革开放之后,每年博士招收的数量也在持续上升,2007年,我国博士人数超过5万人,目前中国大陆拥有博士授权资格的高校就已超过310所,比美国还多了57所。


博士在古代只是一个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六国时就已经有博士了,秦统一天下后,依然延续这个官职,诸子、诗赋、术数、方伎等方面皆设立博士,汉文帝置一经博士,汉武帝时置“五经”博士,职责是教授、课试,或奉使、议政。两晋时置国子博士,唐有太学博士、太常博士、太医博士、律学博士、书学博士、算学博士等,皆为教授官,明清时期仍在沿用,只是职能稍有不同。而清朝以后的博士则是学位和学力的象征,意味着一个人有能力由学习阶段进入学术阶段。具备出原创成果的能力或学力是博士学位的核心内涵,也是拥有博士学位的人的最本质特征。


在中国近代史上,一个人获得博士帽最多的当属胡适,据资料显示,胡适一生共得36顶博士帽子,除求学时通过正式考试得到的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外,其余35顶帽子都是后来欧美各大学自愿赠送的。胡适五十岁那年,他老家安徽绩溪为庆祝这位在海外为国效力的“博士爷”50岁大寿,由县长朱亚云出面,制作了一块“持节宣威”横匾,率乡绅们,浩浩荡荡送到上庄村胡氏宗祠悬挂,并将上庄村改名为“胡适村”。胡适是中国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1939年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中国第一位女性博士则是清末、民国时期的郑毓秀,也是民国第一女杀手,她曾多次参与刺杀晚清政府要人,她在中国近代史上也创下了多个第一,第一位女性博士,第一位女性律师,第一位省级女性政务官,第一位地方法院女性院长与审检两厅厅长。郑毓秀生于光绪十七年,她的的父亲是清朝户部官僚郑文治,家境富裕。1925年,她获得巴黎大学法学博士学位,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女性法学博士。郑毓秀的外孙女杨盼盼就是《射雕英雄传》中“穆念慈”的扮演者,也是家喻户晓的女明星。


中国灿烂的文化,离不开一代代圣人们的杰出贡献,说起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名人当属中原大地的齐鲁,有文圣武圣和诸子百家,文化著述也是汗牛充栋,秦朝以后当数江南文化名人,从江西临川走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东方莎士比亚”“东方戏圣”汤显祖、理学大师陆九渊、词人晏殊、晏几道,文章大家曾巩等等,自宋至清仅仅临川一地就有七百多人考中进士,八百余卷著述收入《四库全书》。而素有“惟楚有才,鄂东为最”之说的湖北黄冈,据称古代进士也有九百多人,举人达三千九百人。而现代的江苏宜兴更是人文荟萃,先后走出二十六位两院院士,近百名大学校长。而现代的湖北仅蕲春一县,就有四千三百多位教授从这里走出。蕲州的东长街被誉为“博士街”,虽然只有百余户人家、约五百米长的狭小街道上,就走出了近二百位博士、教授等,且近半为留洋者。


博士是标志一个人具备出原创成果的能力或学力的学位,是目前我国最高级别的学位。如今中国的博士可谓是遍地都是,而现在进大学教学的主要门槛就是博士学位,至于水平如何,大家可谓是心知肚明。说起现代的博士,让我想起了鲁国当年的儒生,当年儒生戴圆顶形的帽子,表示懂天文。脚穿方形的鞋子,表示晓地理。身穿轻裘,腰挂玉佩,表示处事张弛有节。鲁国当年满大街都是这样的装束,以至于让鲁哀公都错误地感觉到鲁国人才的辈出和文化的兴盛,并傲慢地对庄子说:“我们鲁国遍地是儒生,没人搭理你的学识”。而庄子却说:“真正有学问的君子,不一定要这样的打扮。而如此打扮的人,却并不一定懂儒家学问。大王若是不信,可发布一道命令:凡不懂儒学的人,胆敢身穿儒装,一律砍头”。结果鲁哀公真下了这道命令,才过五天,整个鲁国竟然只有一人,敢身穿儒装。鲁哀公连忙叫上殿来一问,无论治国方略,还是儒学知识,都对答如流,好一派儒家风采,这时,一旁的庄子这才开口道:“看来整个鲁国,就只有这么一位真儒生,这如何是‘举国皆儒生’呢”?这则小故事是否也和当今的博士有异曲同工之妙呢?

“三千里外封侯”是许多人的梦想,更是一种人生激励,也愿我们的博士们能够扑下身子,踏踏实实地掌握一门独技,能够以自己的所学所长,与自己的博士学位相适应,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祝愿中国的博士们能够个个身怀绝技而独步于天下。


中国的博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