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Keep健身品牌建设的5大绝招

2023-06-20 14:44 作者:Merthur-  | 我要投稿

引言

从2014年成立至今,Keep已经完成了9轮融资,融资规模达6.5亿美元,最近两轮融资直接将Keep估值抬升至20亿美元。今年3月28日,Keep在港交所更新了《招股说明书》,第三次冲击IPO。根据灼识咨询数据,Keep APP是中国最大的线上健身平台,平台2021年平均月活跃用户及平均月度订阅会员数为竞争对手的两倍以上。因此,Keep已经在APP这个渠道做到了行业龙头的地位。回头看,Keep是如何打造品牌的呢?

1.软件内容为王,塑造特色形象

APP作为Keep最主要的渠道,建设好APP内容是Keep最主要的任务。

产品研发初期,王宁思考了很多,他想在APP里完成很多事。比如想引进教练来回答用户的问题,建立有问答的社区。但思考后王宁认识到,用户是来找答案的不是来提问题的,只要答案足够丰富,答案能解决大部分人的问题,就具有足够的优势。所以,Keep在初期作为一个健身工具,做好课程内容和软件简单方便是首要的。

随着用户群体的庞大,Keep要转变成为不管是健身小白还是健身达人都实用的软件。健身小白不知道该选择什么课程进行跟练,APP能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推荐。通过智能化的数据手段,根据用户的身高体重、训练目标、伤病经历、运动偏好为用户定制训练计划。当用户对如何瘦身有了一定的认知之后,就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想练习的课程。

好的专业的课程才能吸引到用户,Keep将课程分为录播课和直播课,用户可以跟练课程,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进行运动记录。根据健身课程总数计算,Keep已开发出中国最大的录播课库。截至2022年12月31日,Keep平台上约有21,200节录播课,直播课数量超过9100节直播课。

Keep的运营工作的核心是提高训练课程体验,增加会员权益和优化商城购物体验。而竞品还停留在提升跑步功能的体验和提高用户粘性。Keep对内容的不断迭代和升级让Keep从众多竞品健身APP中杀出重围,达成了初步的爆红。

2.签约健身IP,扩大品牌影响

帕梅拉作为全球健身界的超级IP,各大平台都争相与其合作。B站一位用户仅靠搬运帕梅拉的视频,就可以获取百万播放,这足以看出帕梅拉在中国健身界的热度。

2020年8月,Keep抓住机会与帕梅拉进行签约,成为国内第一个与帕梅拉签约的健身平台。Keep与帕梅拉联合打造了独家的会员课程,基于Keep的用户数据分析,再结合帕梅拉专门为亚洲女性研发的系列课,帕梅拉效应为Keep带来了许多稳固的粉丝。帕梅拉入驻当天粉丝就突破10万。

目前,帕梅拉已在Keep APP积累了1454万粉丝,月跟练人次高达1170万,为Keep带来非常大的用户流量。刚上线不就的新课程,就能做到3000万人已练过,可见帕梅拉给Keep带来的效应。

超级健身IP——帕梅拉在Keep的主页和课程 来源:Keep APP


3.打通线下渠道,扩大品牌辐射

2018年年初,第一家Keepland在北京华贸开业,隔年三月又进军上海市场。Keepland健身房是Keep与第三方健身房进行合作共同运营的健身房,健身房负责提供场地,Keepland负责提供团课教练和课程代运营,在App和线下场景给予流量支持,对场地进行一定翻新,并承担一定的运营成本。过去的一年里,Keepland通过49元的团课价格迅速提升了市场占有率。“全城团课49元”的口号让消费者重新认识了Keepland,而极高的性价比也降低了消费者尝鲜的门槛。Keep将线上健身延伸到了线下,继续依托Keep平台的科技互联,为有线下健身需求的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

Keepland店面 来源:Keepland微博

2019年,Keep为了让健康零食产品走近消费者生活,更近一步,开始将零食产品分销推向线下门店。先是携多款健康零食产品登陆每日优鲜,依托每日优鲜在全国17个城市的极速达物流体系,进一步的靠近用户消费场景。再将产品上架于消费者常去消费的“711”、“全家”等便利店。

今年5月28日,银华基金与 Keep 联合举办的城市K马活动是Keep首次举办线下大型赛。比赛当日,在标准、规范的竞赛组织保障下,借助奥森·Keep驿站,不仅为选手提供了丰富的Keep轻食作为赛事补给,赛后还赠送精美的个性化定制奖牌,一站式的运动服务保障了参赛者的运动体验。不仅让城市跑者知道Keep,感受Keep赛事,还从中使用Keep产品,获得Keep奖牌和奖品。通过赛事深化线下渠道的构建。

银华基金与 Keep 联合举办的城市K马活动 来源:互联网

4.从工具到生态,形成专业品牌

2018年,积累了大量线上流量的Keep启动了较为激进的商业化进程,一年时间里接连推出智能硬件KeepKit、新型健身服装品牌Keepup和健身轻食Keeplite。此时的Keep已经不仅仅指APP,是Keep各系列自有品牌的代名词。

2018年Keep推出主打家庭健身场景的智能硬件业务KeepKit。在Keep的构想当中,智能硬件设备能够在积累用户健身数据的同时,配合线上付费内容,提升用户体验,而线下健身空间可以满足城市青年更深度的健身需求,使Keep的品牌理念更为突出,最终线上线下形成闭环,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运动健身解决方案。

同年3月,Keep 正式上线运动服装品牌 KeepUp。全新 KeepUp 品牌拥有三条产品线:轻运动、跑步训练、运动时尚。

在吃的方面,Keep推出了Keeplite 轻食系列产品,定位是为用户提供日常健康餐食,把“吃+练”结合起来,帮助用户更好地达到健身目标。Keep希望通过覆盖运动人群的更多生活场景,建立更加完整的运动科技闭环。

5.洞察用户需求,激发品牌活力

作为一个运动类App,除了需要提供好基础服务外,还需要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但运动是“逆人性”的事,如果通过激励,通过“顺应人性”的手段,让用户更主动的参与进来,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Keep早在2016年就推出了线上赛。彼时国内马拉松赛事资源紧俏,一些赛事的中签率屡创新低,可谓“一签难求”。因此,Keep推出了线上赛,并与北京马拉松、广州马拉松等大型马拉松赛事展开合作,既能满足跑者们未中签的遗憾,又能吸引更多小白用户跑起来。不难发现,Keep线上赛一开始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核心跑者,随着时间推移,Keep线上赛的服务对象逐渐扩大至大众群体,各式主题的奖牌开始在年轻人的朋友圈里走红。

虚拟赛事渠道的入口铺满APP各个页面,而且都在非常醒目的位置。为什么这个入口能让Keep如此推广呢?其实吸引用户的并不是赛事本身,而是赛事的奖品——奖牌。Keep会与许多IP进行联名合作,推出可爱漂亮的奖牌。

Keep各板块的赛事页面 来源:Keep APP

根据《招股说明书》,Keep与某个知名卡通IP合作,2022年推出一系列的跑步活动。参与活动的付费用户数超过150万人,产生的商品交易总额超过了9000万元。2022年的虚拟赛事收入同比增长超过500%。2023年疫情后越来越多人参与到户外运动,6月正在进行的虚拟热门赛季参与人数均超过10万人。

结语

Keep一直坚持着帮助中国乃至全球更多的人更好的运动的使命,持续完善这个目标为全球最大的智能运动运营商。总体看来,Keep的成功能分为以下三点:第一,找准蓝海市场,通过自身瘦身经验整合资源,打造线上健身品牌。优先开发熟悉的线上渠道,早期通过精准的APP定位,将软件设计成健身工具,初步打开了中国大陆市场;第二,逐步实现商业化,打通线下渠道,通过线上线下渠道的结合,将品牌推向消费者的线下生活;第三,让平台可以覆盖用户健身需求的方方面面,形成健身的闭环,增加产品系列以此提高品牌效应。与知名IP进行合作,带来更大的流量。抓住疫情全民居家的机遇,大力宣传线上健身的方便之处,并通过线上赛事与精美的赛事奖牌加大全民健身的积极性。相信Keep在不断地发展中,能真正实现全球最大的智能运动运营商的目标。

引用

1.Keep 成长史:5000万用户,5轮融资和一支广告片的故事 ,Sandra ,2016年9月29日,https://www.woshipm.com/chuangye/421765.html

2.Keep更新招股书:2022年月活用户约3640万,营收同比增长超36%,IPO早知道C叔,2023年3月29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1665266847952945&wfr=spider&for=pc

3.餐食系列正式上线,Keep打通“吃穿用练”四大场景,砍柴网,2019年4月24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1688562536396216&wfr=spider&for=pc

4.Keep奖牌走红背后,线上跑早已是一门大生意,体育大生意,2023年3月12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0115756302747654&wfr=spider&for=pc

5.银华基金携手Keep举办首场“城市 K 马”活动,东方网,2023年6月2日,http://sports.china.com.cn/zhuanti/shijianzhuanti/detail2_2023_06/02/3988704.html

6.一年完成百店计划后,Keepland带给线下健身的新可能,懒熊体育,2023年3月7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9671574223868860&wfr=spider&for=pc


Keep健身品牌建设的5大绝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