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二战英国AT-2突击坦克,装甲一定要厚,我就是为“扛揍”而生

2020-12-30 22:30 作者:丹书战史  | 我要投稿

二战进行到1943年时,英国看到了反攻欧洲大陆的曙光,并积极地进行作战准备,虽然二战以机动作战为主,但是考虑到德军在本土经营多年,盟军顺利登陆欧洲大陆后将面临德军的一道道防线,其中就包括其本土边境线上的齐格菲防线,届时很可能需要硬着头皮强攻,这就需要一款重防护的装甲车辆,协助攻击部队打开通道。

可是当时在美国研制的T14坦克进展并不顺利,于是英国决定自己出马,设计一种全新的突击坦克,AT-2就是众多设计中的一种,虽然它并没有实际生产出来,但是它的一些结构和设计思路却影响了A39“土龟”。

AT-2的底盘与A38“勇士”坦克相似,动力舱在后方,原先A38安装了210马力的柴油机,这种配置可能也会使用到AT-2身上。行走装置与当时英国步兵坦克相似,采用中小直径的负重轮,设计师打算采用扭杆悬挂,不过这种设计在后来证明有缺陷。

坦克装甲是强化的重点,因为它要与齐格菲防线正面“硬扛”,英军希望它能承受“连续的”反坦克火力打击,因此正面装甲要达到150毫米的厚度,能免疫德军大部分的反坦克炮攻击,并且坦克侧面也有裙板保护履带,可以对破甲弹起到更好的防护。坦克虽然有炮塔,但却是固定式的,无法旋转,成为突击炮式的火炮布置方式。

火力上相对就差了很多,它能安装QF 6磅炮,或者3.7英寸榴弹炮,这两门火炮是英国在二战中比较常见的火炮,在前期的作战中还算不错,但是在二战后期各种大口径炮横行的时候,它们已经显得威力过小,只能用来攻击一些土木工事、,小型碉堡、轻装甲车辆等目标,遇到防线上的主力堡垒和重型坦克只有“干瞪眼”。

AT-2突击坦克预计重量为41吨,车长6.275米,宽3.19米,高2.395米,由4名成员操作。

相关设计没有机会进一步发展,因为它的缺陷太多,除了装甲防护很好之外,机动性和火力都太差劲,敌人在战场上可不会乖乖地配合你。不过AT-2的设计图没有浪费,几经修改后发展成了另一种重型突击坦克A39“土龟”,它将防护和火力兼顾,成为真正具有实际意义的坦克。

奈何盟军显然高估了德军的齐格菲防线,德军为了加强其他地区的作战能力,防线上原来的武器装备已经被拆得七零八落,守军数量和作战水平也与预期相差甚远,英国花费大力气研制的突击坦克最后都成了摆设。


二战英国AT-2突击坦克,装甲一定要厚,我就是为“扛揍”而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