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乐链条与权力链条
在前资本主义时期,权力关系支配着享乐关系,享乐链条几乎由权力链条所驱动。在前现代社会中,层层分封,等级森严的权力关系将享乐进行了跟据权力等级的分配:权力越大,地位越高,分配到的优质食物,承载着精神符号的装饰品,女体等越多,分配到的享乐就越多;随着地位下降,权力减少,分配到的享乐就越少。此时,迷信的意识形态往往在一个或几个数量不多的版本,这些意识形态控制着人们的思想,为统治提供合法性。享乐链条为权力链条提供合法性和可维系性,而发展驱动性较少。 享乐链条既有内部性,又有外部性。其内部性用于维持自身符号系统的稳定性,其外部性用于维持整个社会的符号系统的再生产。权力链条需要享乐链条来维系自身并进行再生产。在资本主义蓬勃发展起来后,这一分封体系被微妙地打破,资本成为了各种封建关系所藏匿的地方,资本富集了各种前现代的权力关系,牵引享乐也与资本挂钩。于是资本分配享乐,享乐维系资本。在苏联建立,二战等一系列事件对旧的资本主义进行了极大的打击,旧的资本主义的封建底色得到了部分清除,其过于分化的权力地位结构难以维系,不得不做出改变,但享乐链条依旧发展。在二战后,各种文化消费产品层出不穷,从享乐的维度弥合了资本权力结构上的裂痕,资本主义得以以新的方式运行下去,消费主义等蓬勃发展。于是享乐链条与权力链条的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前现代的谁掌握多少权力谁才能有多少享乐的权力链条主导支配,变成了享乐有多少才说明权力有多少,享乐链条不再只在幕后维系着权力链条的秩序,而作为资本主义符号系统秩序的头号维持者来到台前,成为资产阶级统治的最粗壮的锁链,驱动着权力链条的发展。各色的文化产品冲斥着人们的生活,各种意识形态神话被编织,各色各样的幻想裹挟着新时代的人,继续让他们心甘情愿地为资产阶级卖命。 在经济上会有剩余价值被压榨,在享乐上也有剩余爱欲被压榨。在享乐链条的内部性中,享乐是不会被满足的,不断的维持自身再生产,这一过程中,人的整个爱欲享乐结构也会不断的发生变化。当一个开放的享乐模式在爱欲循中被异化扭曲而闭合后。人好像成为了一台执行固定程序的机器,如同ai般与周围的世界打交道,所产生的爱欲往往仅能维持自身符号系统最低限度的稳定性。而这个最低限度取决于阶级,被各种符号包裹的浓度。wc阶级的所被包裹符号浓度是最低的,与物质世界结合地最紧密,只能维持住人与动物的那一条分界线,但他们的劳动维系着一整个资本主义符号系统的运作,那么本该是他们的爱欲去了哪里呢? 资本主义符号系统不能穷尽一切,它总是断裂的。那么就意味着,总有享乐模式能超出整个资本主义符号系统运行的模式。wc阶级在物质现实中发现了真相,拥有超越一整个资本主义符号系统的勇气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