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近10年的老师,工资却抵不过毕业生,我劝博士进入国内学界要谨慎!
编者按
作者系【DIY飞跃计划】副主编阿汤,德国硕士毕业后在德国工作三年,目前定居于国内。
@全球留学DIY飞跃计划,提供订制化VIP硕博申请服务,EI/SCI/SSCI论文辅导等服务。我们同时还免费为大家提供最新的全奖机会,分享各类申请经验。
最近开始负责打理#运筹OR帷幄旗下的求职资讯平台#运筹Offer,接触了几个希望从学界跳槽到业界的大学老师。同时通过和不同公司的HR沟通,也了解到公司对大学老师跳槽的态度,建议博士选择学界要谨慎。
1
他们说:好想跳出学界
最近负责打理公众号运筹 offer,公众号主要目的是帮助运筹学,AI和大数据领域想跳槽的人推荐合适的岗位,同时也给公司提供符合条件的候选人。有好几个在学校工作的老师都联系我说:你可以帮我看看有合适我的职位吗?我真的很想跳出学界。甚至有一个在211大学工作的老师,看到一个年薪百万的岗位,直接问我说:这个职位会招大学老师吗?
我特别好奇他为什么想跳出来,毕竟互联网工作压力大,而且社会地位远低于学校。和他沟通以后,他告诉我说:在学校的工资真是太低了,现在都快工作10年了,基本工资还是10万+,远低于毕业后去互联网公司工作的学生。而且学校工作并不清闲,不仅需要科研,还得花大量的时间在备课方面,同时也得带学生参加科创活动。再加上学校也有考核指标,每天都得工作到晚上10点,完全不清闲。

2
HR说:我们需要招的是有实践经验的人
有个年薪百万的职位,需要候选人有博士学历,同时有6年左右的工作经历,于是我问公司HR:这种在学界工作10年的人可以吗?HR直接告诉我说:这个岗位需要有丰富实践项目经验,同时也需要有管理团队经验的人。而在学界的老师可能无法满足这个职位的要求,所以不会考虑。
之后又有两个在学校工作3年+的老师问我,是否有符合他们的工作岗位,本想着直接把他们推荐给研究所应该问题不大,可对方却直接回复说:在学校工作3年+的老师的科研背景和我们并不符合,所以我们直接不考虑。而又想着是不是能够把他们推荐给初创公司,可一看他们的科研背景和初创公司的要求完全不一样,就没有再推荐过去。毕竟初创公司直接面对的是生存问题,招人需要能够给他们提供实际价值的人,如果推荐的候选人不能够创造价值,公司也直接会拒绝。
但那两个老师却想在35岁之前再试一把,可他们一开始选择的是进入一个温室,而现在却要靠在温室积累的经历跳到竞争激烈的初创公司,他们能够试成功吗?

3
我劝想回国的博士不要轻易入学界
和国内老师以及公司HR沟通以后,彻底意识到自己之前关于国内学术界的认知都是不符合实际的。之前想的是,进入学术界社会地位不错,有不错的工资待遇,工作也比较轻闲,还可以实现一些学术梦想,大不了之后再选择进入业界。可实际情况是,进入高校的年轻老师,每天需要花大量时间处理各种各样的杂事,科研时间被完全压缩,如果想达到考核指标,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加班。待在学界待的时间越长,跳出去的可能性就越小。尤其是对于互联网行业,选择进入高校待遇可能是10W+,而大公司却能给到70W+的年薪,虽然大公司需要承受的压力可能更大,但待遇以及职业长期选择方面却优于学界。每次采访海外博士时,我都会告诉他们,如果决定回国,进入学界一定要慎重。

4
没有稳定可言的社会
回国以后,明显感觉到和德国特别不一样的地方是,在中国没有所谓的稳定,更没有所谓的福利,每个人只能靠自己的奋斗争取更多的选择性。之前大家认为的进入学术界就获得彻底安稳的事实,也完全被打破,一成不变的10W+工资,现在也变成了很多人想跳出来的关键点。而一旦进入了业界,尤其是互联网大厂,必须面临的是加班,但确实会带来突破阶层的可能性。
如果是你,你会做何种选择呢?又或是你想达到生活与工作的平衡?那就去德国吧!毕竟活着最重要的是能够如自己所愿,那就利用互联网将整个世界链接到一起的机会,去达成所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