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第三章 第三节 四阶幻方与四维时空

2023-06-11 07:28 作者:earth大梦  | 我要投稿

我们来回忆一下第三章第一节中,开头就给大家说的一幅距今已经4000多年的岩画。岩画中,有一个中间环节,到现在还没有给大家剖析过,这个落后剖析的部分,就是四维或者多维时空的周期规律。

现在大家都已经知道了四维时空和并列关系的周期构成。那么,这些并列关系的周期构成,是怎么协调一致进行有条不紊、不差分毫、千万亿年甚至恒久远的时间内,都是始终如一的平衡稳定运行的呢?答案是一切运行皆有周期规律。

我们来看一张“岩画的部分截图”:

截图下面的这个网格,就是“四阶幻方”。岩画的终点,就是代表三维时空规律的“三阶幻方”的“洛书”。讲完三维时空周期规律之后,就到了“四阶幻方”的四维时空的周期规律。

第四维度只有“26周期”这一个大周期呢?答案是否定的。

我们再来看看“洛书”图,其实也是用一个“奇数三阶幻方”的平面图来举例描述了三维时空的周期规律。例如“巴舍法”和“罗伯特法”就相当于旋转45度后形成“电磁场”右手螺旋。数阶幻方的编排方法 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13321551.html

三阶幻方,也间接的用“三阶魔方”描述了四维时空变量的周期规律:我们把“三阶幻方”平面图,变成“三维立方魔方”。

解剖一个现实版的三阶魔方玩具,来看看三阶魔方的内部魔块。除了中心轴不算,一共有“26个魔块”:每个“面”中间位置固定不动的中心魔块6个,“角”魔块8个,“棱”魔块12个,一共26个。如下面网络文章所示: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0508/15/30764832_834347901.shtml

把三阶魔方想象成四维立体的时候,就是用的“把三维立体转动一圈”的原理。6个中心魔块,代表原来三维立体的“上下前后左右”6个面。8个角,代表四维立体的“上下前后左右里外”8个方向。棱魔块,就代表“12周期”可以增加也可以缩小的外层旋转部分,总是6*4=24,24个24个的增加和减少。从三阶魔方到四阶魔方,或者从四阶魔方到五阶魔方,总是12个12个的增加。棱魔块增加12个的同时中心魔块就会增加24个,魔方就会增长“进阶”。但是每种魔方的角魔块8个,始终不变,代表的是四维时空“上下、前后、左右、里外”四维度8个方向

之所以三维世界的“魔方”最能代表“四维时空”的周期规律,是因为“魔方”就代表了三维物体的“上下左右前后”三个方向都能旋转,都是变量,就能形成四维度

洛书用“三阶魔方”来举例说明,首先说明的是“魔方”这种四维时空这种“旋转三维时空各个方向”变量周期规律的性质。

四维物体的形状各不相同,它们的周期都有不同的结果,并且,每个周期,都是和“26周期”为并列地位关系,而不是“连续相乘”的递进关系

所以,到了太阳系公转周期以上的更高维度的大周期,很多都是并列关系了。比如“11周期”和“15周期”就是并列关系,为了得到26周期;前面的“7周期和11周期”也是并列关系,为了得到18周期;26周期的并列周期关系,就更多了。

并列周期关系,指的是什么呢?是三维时空的“平行世界”。也就是说,四维以上的维度,时和空成了变量。周期关系扩展中,除了有三维时空的“连乘”,还增加了四维时空的“加法”

我们人类是三维时空的生物,肉眼看不到的同一四维空间内的另外的三维世界,就是“平行世界”。对于三维世界里的人来说,“平行世界”看不到,也摸不到,但是它们都真实存在。因为地球人类都是三维生物,所以,我们去观察和研究四维时空的时候就有了很大的困难和障碍。就好像让一个细胞去研究人类世界一样。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可以通过观察“量子世界”,来寻找四维时空的运行规律,这个得讲到第三章和第四章才能明白。

魔方四维时空规律

魔方来寻找四维周期运转规律:

“河图洛书”是用“幻方”来表示“魔方”的道理的。反过来也一样,三维时空的周期规律,同样也可以用“二维幻方”来表示。

幻方又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奇数幻方,它代表的魔方最中心可以有一个旋转轴,固定着六个面上6个固定不动的中心模块。中心魔块外可以有一层两层或者多层的旋转魔块。

第二种是能被4整除的偶数幻方代表的魔方,这个可以制作成没有中心球的空心魔块,6个面也没有固定中心魔块,中心魔块都是不固定可以转动。这样的魔方,比有固定中心魔块的魔方,运行起来更顺畅快速没有卡顿,具有制作“永动机”的工作原理,同时也是四维时空永动机周期规律的表现形式。这样的幻方叫双偶数幻方

最后一种魔方,是不能被4整除的偶数魔方,和奇数魔方一样,没有空心的可以旋转的“中心区块”。

空心的可以被4整除偶数幻方,可以视为有可以转动的空心环形内层转子,常常被用为“永动机”的工作原理。

 

幻方的法则

约翰.瑟尔教授 1993 年出版的幻方法则

约翰瑟尔(John Searl)教授是“直接国际科学协会”的董事长兼顾问工程师,是 “瑟瑟尔效应发动机 SEG ”的发明者,SEG以无源产生强大的磁场和电力输出,并可产生升力,以此基础制造出发电设备和飞行器。幻方法则,是构成瑟尔发动机 SEG 和逆重车 IGV 还有飞行器的基础原理. 

瑟尔效应:是从幻方法则里研发出来的一个基于磁场的效应, 它产生一个让磁化的转子绕着磁化的环(也称作盘)转的持续运动, 产生电能, 并在某种条件下, 产生一个可以用来推进的反重力效应. 副效应包括了周遭空气的负离子电离, 和运转时,仪器周边的温度会降温.

  瑟尔教授说:每个幻方 就是 一个空间框架,幻方的每一级扩展,就是一个时间框架。但是自然法则也表明了, 2 个物体可以共享不同时间框架下的同一空间框架。 同时, 2 个物体不能共享同一空间框架下的同一时间框架。 但如果 2 个物体是占据不同的空间框架是, 是可以共享同一时间框架的。自然有 2 种本质状态: 即 能量和物质能量和物质是能相互转化的。 能量能变成物质, 物质能变成能量。

瑟尔效应….是从幻方法则里研发出来的.大自然是具有镜像性的,这点幻方里经常用到。

从能被4整除的幻方中包含的信息, 只有能被4整除的偶数幻方可以制作永动机,因为只有它的中心区可以被整个幻方共享。奇数幻方没有中心区,被2整除的偶数幻方虽然有中心区,但是哪个中心区像奇数幻方一样,只是“一个点”那样作用,不是可以被整个幻方共享。

你可以设计瑟尔效应发电机, 和逆向重力载具, 也能做房子---可以自己产生能源并保护它里面居住的人不受外界力量的侵扰。

 

   以上都是摘抄的《幻方法则》第一本书的开头介绍部分。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幻方法则》第二本书的中间部分有一段话:“双偶数幻方能被用来制造 SEG. 它的中心区块是被整个幻方共享”。

四阶幻方,横排、竖列、对角线的和,都是34。另外,中心区块也等于34:7+4+10+16=34.

上下两组反向红色横线代表差值为“6”,在中心交叉的两组反向绿色线代表差值“7”,红色线和绿色线共同作用能产生球形涡旋作用。天蓝色外围的四个圈代表差值为“8”,与河图洛书的“三阶幻方”表示的“右手定则”的电磁场方向相反,是左旋的

按我自己的理解,四阶幻方就是中间四个小方块为中心转子,为“一级”,外圈12个小方块就是“二级”。所有幻方整体的横排、数列、对角线,各个方向的“和”都相等,这就是大的环境的平衡。但是大环境平衡的情况下,内部小环境又有“二级”沿中心连线的对面数字之间“差”的对偶小平衡,一大一小、一内一外、一和一差的平衡环境,就造就了“动态平衡”的自旋转动的原力,也是利用“宇宙自由能”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大的“和”平衡里的的对偶等量“差”小平衡,就是永动机布局原理。

双偶数幻方,也是幻方布局的挠场发生器,自旋产生挠场,挠场又促进自旋的原理。


“四阶幻方”就是叠加在我们三维世界的四维周期规律。“三阶幻方”里我们有“九宫图”和神圣几何“生命之花”图为我们解说具体的周期规律“九一二四六八三七五”,找到了从“2周期”开始到“15周期”的太阳系公转周期。

“1、2、3”代表的是“3、6、9”的周期的级别扩展规律。“4、5、6”是“三阶幻方”,“6、7、10、11”是“四阶幻方”,分别代表时空中“电磁场”和“挠场”的运行机制,产生了三维世界里面从“自转到公转”的一切事物的螺旋形、涡旋形的运行规律。“11、12、13、14、15”是“五阶幻方”的规律,代表的是四维时空的周期规律。

 

 

挠场的特点             

四阶幻方表示的“挠场”,与三阶幻方表示的电磁场,呈垂直关系,因此,应该把“四阶幻方”颠倒过来看,天蓝色外围的四个圈代表差值为“8”代表东面出、西边进的磁场的左手定则“顺时针左旋”状态,与电场的“右手定则”的“逆时针右旋”螺旋方向相反。维系多维时空的宇宙正常平衡运转的“力”,除了引力还有挠场力。斥力和引力一起形成的“合唱波”平衡着多维时空的所有物质有规律的运行。

又因为旋涡形状,有强大的吸力,如下图的龙卷风图:

所以,四阶幻方表示的“挠场”,有从“电磁场的两极”吸收宇宙零点能,在“电磁场的赤道面”做“左旋”的旋转,放出向外的“斥力”的作用。

 非两极也非赤道面上的点,受的力,主要受“斜径向”的涡旋的作用力,就好像前面的螺旋苹果上面的点受的力。而受到“横向的斥力”越接近赤道面越大,越接近北极越小,所以“范艾伦带”上自由粒子受到一个赤道面的加速作用。同时,太阳内部,赤道为分界线分别在北半球和南半球做“蝴蝶图”运动,“蝴蝶图”还能解释质子和中子内部的玻色子的运转,以及形成核外电子云的分布形状的原因。


太阳大气在不停地一胀一缩地脉动,大约每隔296±3s震动一次,称作“太阳五分钟震荡”。后来发现,太阳震动不只有5min的周期,还有7min、160min以上的多种震荡周期,震荡引起的大气速度约为1km/s对流区底部气流是向赤道方向流动的,速度只有每小时15公里(运行速度)。太阳表面气流是向极地流动的,最高可达每小时50公里。总体情况是,等离子体在每个半球都绕着一个巨大的环路运行。等离子体完成环路所需的时间约为22年,这为太阳的11年周期提供了物理解释。此外,正如蝴蝶图所示,太阳黑子随着太阳周期的推进而出现在更靠近赤道的地方。为什么太阳活动是11年周期?太阳运动终于揭示了黑子的内部运作!_经向 https://www.sohu.com/na/419895316_414163







第三章 第三节 四阶幻方与四维时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