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叶嘉莹说初盛唐诗》笔记·王维与山水诗

2022-01-25 19:14 作者:春日之酒  | 我要投稿

山水诗是王维特有的成就。

众所周知,中国诗歌是以抒情言志为传统的。《毛诗序》中有云:“诗者,志之所之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当人的情志受到外在事物(可以是自然,也可以是人事)的影响时,内心会受到一阵触动,诗心也就从此而发。虽说山水与草木鸟兽同属于自然界中的物象,但二者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生命。人们常常为草木之凋零而悲叹,因其联想到自身的衰老与死亡,人们与具有生命且短暂的草木鸟兽更容易产生共鸣。然山水不同,它没有生命的过程,不能给人以生命的共感。所以中国诗歌最早没有单纯写山水花鸟的,即使是有些诗歌写了草木鸟兽,也是作为比兴的媒介出现的。

到了魏晋以后,开始出现了以写景为重点的诗。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变乱频繁的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人们开始反省和思索人生,也就自然地滋生了一种消极的思想。而且此时的士大夫也不再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作为人生的重点,而是热衷于清谈玄理,于是老庄哲学盛行起来。不仅如此,那些士大夫们为了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还服食“五石散”。此药是用很多矿石提炼而成,据说服用后能取得长生的效果,但实际上这种药会引起不良反应,浑身上下从里到外发热不说,皮肤也会变得非常敏感,衣服上有一点不平整的地方都会令他们痛苦不堪。所以魏晋时期流行宽袍大袖,看起来仙气十足,但实际上是他们的身体非得穿这样的衣物不可。

在这样的思想背景之下,那些魏晋名士们开始注重养生,渴求成为神仙一样的人物。东晋文学家郭璞就曾写过一组游仙诗。

“游仙诗”主要写山居生活,写山水自然、道家哲学等等。因为在服用“五石散”之后不可久坐,要去散步,称之为“行散”。而“行散”就要徜徉在山水之间,他们看到的都是大自然的山水景物,所以他们在诗歌中也开始写无生命的山水了。于是中国诗歌里描写山水景物的成分越来越多,山水诗慢慢发展了起来。当然,早期的山水诗是常常与神仙宗教的信仰、与老庄的哲理结合在一起的。为此,叶嘉莹先生讲解了郭璞的一首《游仙诗》(京华游侠窟)与谢灵运的《登江中孤屿》、《从斤竹涧越岭溪行》作为例证,篇幅较长、讲解较细,故不在此作摘述。

在此篇,叶先生简述了早期山水诗的诞生,将谢灵运与王维做了个比较。她说,谢灵运写山水刻画形貌,写得相当仔细、美丽,对仗也很工整,这与王维的风格是迥然不同的。王维的诗,所描写的景物都是平淡幽静的,而谢灵运的山水诗是密丽工整,一切都让人看得十分清楚,而且色彩鲜明。且谢灵运写山水谈哲理,但其诗中山水与哲理并不相干,他只是刻画山水形貌,而山水之间没有感发,也没有觉悟,他的觉悟都是他自己说出来的。

王维写山水诗,却要将没有生命山水写出生命来。王维写的山水自然本身就是生命!叶先生评价说这才是他最了不起的一种成就。下面,叶先生以王维的五言绝句,特别是《辋川集》中的作品为例来论证上述观点。


《叶嘉莹说初盛唐诗》笔记·王维与山水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