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文到光武

从“不问苍生问鬼神”的汉文帝到“宣布图谶于天下”的光武帝,告诉我们帝王不管多么“圣贤”他们本质都是人,都是一个注入了道德的、血肉之躯的生物体。
无论是在和平的顶层权力血腥博弈中被选中的“幸运儿”;还是乱世的尸山血海中被存活的“幸存者”,能够脱颖而出,与他们身上已有的德行和不断历练的品质都是有关系的:他们审时度势、目标长远、凝聚他人……他们能不断学习和修正。
当他一路走来登顶权力的时候,他可能会发现自己和之前已经不同了:
-曾经那个不谙世事的自己已经死了,
-曾经那个理想豪迈的自己已经死了,
-曾经那个精明算计的自己已经死了……
-现在的这个现实审慎的自己正在老去,缓慢的走向死亡。
现实是什么?自己将是谁?如果面对死亡?如何保持审慎?他需要指引。
当他一路走来登顶权力的时候,他可能会发现自己的成败得失太难以用理性总结了:
-比他强壮的人死了,
-比他凶狠的人死了,
-比他智慧的人死了,
-比他贤达的人死了……
对于自己的“幸运”和“幸存”他需要解释,来理解过去,来应对当下,来面向未来。
当他一路走来登顶权力的时候,他可能会发现自己成了这个世界最大的“责任人”,会切身体验到“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的真正分量——
-普天之下的土地都是他的,普天之下的人民都是他的,普天之下所有的问题、麻烦、危险、罪恶……也都是他的——而且他无处“甩锅”,无论他甩的多用力,技法多高超,“锅”都会像回旋镖一样,最终回到他手里。
-“普天之下的王土”中总会守候着大量的冒险家,“率土之滨的王臣”中总会隐藏着大量的阴谋家,他必须永远清醒,永远审慎。
——所以党建一直都在不断运用各种途径的加强干部的政治信仰教育,因为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不仅仅需要能力、德行、还需要信仰,这样才能够“顶得住压力,扛得住诱惑”,这不仅是为了让干部更好的履行职责,也是帮助干部能活出人生真谛,走向高远的必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