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哪里?
-- 马克.李维

这个世界或许残酷,生活或许不够完美,但总有一个地方,让无处安放的灵魂找到属于自己的栖息之所。
可能是因为职业的缘故,平时都是看一些技术类图书,送一对这些治愈系的小说通常是看一部分感觉不是自己想看的就没有继续读下去的欲望了,但是马克李维的小说使我改变了,整篇小说都很温暖,细细流淌的温暖从文字中溢出,看完让人潸然泪下。

苏珊年幼丧失父母,她的父母是出车祸死亡的,因为那天她得了重感冒所以没有一起出去,因此逃过了一劫,但也正是因为这样,她感到了深深的内疚,在她看来如果她能将重感冒传染给自己的父母,就不会出现这样的车祸。过早的家庭变故让苏珊一直逃避现实社会,她不敢接受菲利普的爱,也无法克服自己内心的恐惧,为此她远走他乡,来到洪都拉斯,期望通过帮助那些受到飓风伤害的人,来抚平自己内心的恐惧,但是苏珊还是爱着菲利普的,她一直将圣牌挂在胸前,这个圣牌是菲利普小时候受洗时的圣牌,也常常向洪都拉斯的朋友说起菲利普,而且每次说起都会在嘴角泛起慢慢的爱意。
书中的苏珊是伟大的,可能前期她前去洪都拉斯只是为了逃避菲利普的爱,逃避这个社会,但是一去就是20多年(后期还在),她在洪都拉斯的无私奉献,在生存都很困难的环境中无时无刻不想着帮助他人,书中对苏珊在洪都拉斯取得的成就没有做过多的说明,但是从总部总是会委任给她重要的职务来看,苏珊在洪都拉斯那边也是深受爱戴的,她对洪都拉斯提供的帮助以及影响,最终肯定会被历史铭记。
虽然书中的苏珊一直在做很伟大的事情,但单就从人品这方面来说,苏珊这个人物确实不招人喜欢,她逃避着现实,在洪都拉斯那边有滥交,最后甚至连自己的女儿生父是谁都不知道, 又自私的自作主张将女儿寄送给菲利普夫妇扶养,还好玛丽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如果不是那菲利普也将因为她这个举动导致家庭的破碎。她没有考虑过女儿丽莎的感受,丽莎一直以为她母亲已经死掉了,没到刮风下雨夜总是会做噩梦,每次做噩梦时玛丽总会跑到丽莎的房间去安抚她。
苏珊的结局是没有结婚,女儿也没有选择和她一起生活,身在异乡倍受孤独。在洪都拉斯从事着自己的事业,为当地受灾受难的人们提供着帮助,也许只有这样才能让她找到自己的价值,找到归属感吧。

菲利普是个很稳重可以依赖的人,苏珊刚去洪都拉斯他和苏珊总是上一封信还没有收到,下一封信就已经寄出。这样保持信件交流了几年,但是苏珊还是不肯接受菲利普对她的爱,每次都是用自己比较忙,匆匆下飞机几个小时之后又匆匆离去。虽然菲利普对苏珊爱的很狂热,甚至有时候内心有想随苏珊远去的冲动,但他没有去,他明白苏珊只是想逃离自己对她的爱,想逃离这个社会,只有在洪都拉斯她才能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同样的菲利普也有自己热爱的事业,他想成为一名创意设计师。
后来偶然的一次机会,菲利普遇上了玛丽。自从那次在电影院中,玛丽因为看恐怖片害怕掐着菲利普的胳膊开始,她们俩的命运就纠缠在了一起,前期菲利普可能只是找些心理上的慰藉,虽然他们每周都会固定见面,但是菲利普总是可以保持一定的距离,送玛丽到楼下,然后自己转身离开。
虽然菲利普刻意的保持一点距离,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玛丽在一点一点的走进菲利普的心扉。菲利普最爱的肯定是苏珊,甚至在和玛丽结婚之后的一段时间菲利普还是深爱着苏珊的,但是玛丽在菲利普心中的地位是一点点稳步上升的,通过最后菲利普和苏珊的谈话可以看出,经过多年的洗礼,玛丽在菲利普心中早已经占据了主要地位。
虽然菲利普的事迹么有苏珊那般伟大,但是他是幸福快乐的,他感情圆满、事业有成、儿女乖巧。

玛丽可以说是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人物,对于玛丽的人物塑造可以说是很完美,她有自己的思想,有喜怒哀乐,也懂得为爱付出。起初她和菲利普只是暧昧,因为她知道,菲利普还抱有幻想,幻想着苏珊能回来和他在一起,因此在一起出去的时候菲利普总是可以和她保持一定的距离。但是当玛丽发现在暧昧期自己爱上了菲利普,她并不是回避自己对菲利普的爱,而是向菲利普挑明了,她不想和菲利普暧昧不明耽误彼此。
她虽然知道当时在菲利普的心中苏珊肯定是最重要的,但是她并没有执着于此,她不会拿自己和苏珊对比,也么有想过要完全取代菲利普心中的苏珊,幼年时期的爱意哪有那么容易消除。务实的玛丽只是用心做一个好妻子,她温柔大方,懂得站在丈夫的立场,在丽莎刚刚来时很多邻居议论纷纷,她对邻居的议论毫不留情的进行抨击,甚至不惜得罪她的"好友"。
她当然很嫉妒苏珊,因为苏珊一直在他丈夫的心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因此当丽莎刚来时玛丽每次看到丽莎简直就像在做噩梦一样,丽莎和她母亲长很神似。但是为了菲利普玛丽还是选择和丽莎进行好好相处,她做到了,并且到最后她真的将丽莎当成自己的亲生女儿来看待,将丽莎融入到了自己的生命中,这样有包容心的女性令人敬佩。
丽莎最后接受了现实社会,能够勇敢的面对暴风雨,她起初和苏珊一样有逃避自己恐惧的东西,后来她选择了勇敢的去面对,这一切都多亏了玛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