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做预后和富集分析就能发4分+?且看“双基因”生信分析如何轻松突围,助力文章发表!

小云信心满满的想要教会你们如何轻松玩转生信分析!
分析一种疾病是常规思路,双疾病联合就能创造奇迹;
分析单个基因是平平无奇,双基因组合会让你的分析与众不同,惊喜连连!

单基因-单疾病、单基因泛癌、双疾病联合分析的思路小云都分享过了,那还有双基因组合的生信分析思路呐!
(没有思路、不知道怎么创新的找番茄君,超多个性化的分析思路供你选择哦!)
于是乎,小云查到了一篇双基因的生信分析文章,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题目:DDK复合物在肝癌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分析
杂志:BMC cancer
影响因子:4.638
发表时间:2023年1月
数据信息

研究思路
分别从TCGA数据库和GEO数据库中下载HCC mRNA表达谱和相应的HCC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肿瘤组织与邻近正常组织中DBF4依赖激酶(DDK)复合物成员CDC7激酶及其调节亚基DBF4的表达差异,采用组织芯片(TMA)进行免疫组化(IHC)染色,对CDC7的表达进行评估和评分。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法分析患者总生存期与临床特征的关系。采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分析DBF4和CDC7通路的富集情况。
主要研究结果
1. DDK复合物在HCC组织中的表达
分析TCGA数据集发现DBF4和CDC7在HCC肿瘤组织中均显著高表达(图1B)。根据在线分析平台发现DBF4和CDC7在所有TCGA肿瘤类型中高度相关,尤其是在HCC中(图1C-D)。GEO数据集得到类似结果(图1E)。



图1.DDK复合物在HCC中的表达
Western blot实验进一步证实了DBF4和CDC7在HCC组织中的表达升高(图2A)。进一步分析DDK复合体成员在不同临床状态下的表达情况,发现DBF4、CDC7表达与肿瘤分级、分期呈正相关,在临床分期、分级越高的肝癌晚期患者中,表达越高(图2B-C)。

图2. DDK复合物表达与HCC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
通过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发现DBF4、CDC7均为HCC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图3A、B)。Kaplan-Meier Plotter显示,DBF4、CDC7表达越高的HCC患者OS、RFS、DSS越差(图3C、D)。


图3. TCGA数据集中DDK复合体的预后价值
2. CDC7在HCC患者中的预后价值并与肿瘤细胞增殖相关
利用组织芯片进行免疫组化检测DDK复合体成员的表达(ps:因为作者没有找到适合用于IHC的DBF4抗体,因此只检测了CDC7)。与TCGA数据集的结果一致,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CDC7表达与OS密切相关,CDC7表达较低的患者OS明显较长。
分析了CDC7High和CDC7Low肿瘤样本的细胞增殖状态,在CDC7High的肿瘤组织中观察到更多的肿瘤细胞增殖。

图4. CDC7的免疫组化检测
3. 功能富集分析
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筛选TCGA HCC数据中与DBF4或CDC7呈正相关或负相关的基因,然后在Linkedomics在线网站上进行GSEA,确定这些基因所属于的信号通路。结果表明,高表达的DDK复合物成员促进DNA复制,从而促进肿瘤细胞增殖,DDK复合物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促进HCC的发展。


图5. pearson相关和GSEA分析结果
总结
这篇文章的分析内容比较简单,都是常规的分析方法,创新点就是同时分析了2个基因与预后的相关性、2个基因的共表达网络和功能富集分析。
除此之外,双基因还能分析免疫细胞浸润:

双基因也能进行泛癌分析:

单基因做多了,来个双基因分析思路也不错,能够让审稿人眼前一亮,那文章的接收函不就到手了吗?如果你还苦恼于课题或分析没有思路,或者双基因生信分析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联系小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