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辩论结辩稿1/知其不可而为之(咳,又来水了)

2021-01-01 23:23 作者:话筒架_10969  | 我要投稿

没事又来玩玩。这是我的某一场辩论的结辩稿,若有相似经历需借鉴的同学麻烦给个赞再走哦~

辩题:知其不可而为之/知其不可而安之若命

辩位:正方结辩


对于任何一个辩题,我们都应该首先搞清楚它的定义与来源。何谓“不可为”?并非是杀人放火,而是某个在心里闪闪发亮的目标难如登天。按照今天双方的辩题来看,我方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对方是“安之若命”——如果“不可为”被理解成杀人放火的罪行而非积极的人生目标与追求,那么对方辩友也并没有为“可为”之事而奋斗,却选择了“安之若命”啊。难道你们眼中的这个罪犯横行的当下,胆怯地保全一条小命就是人生“安之若命”的一切吗?

一个目标“不可为”,难道就能代表着一切为之而付出的努力都是白费的吗?我想,完全错了——

第一,“知其不可为”仅限于你对困难坐井观天的认识,只是凭经验作出的初步判断,难道就一定是做不到的吗?“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只有事先“为之”,才知道到底可不可为。“哪怕为之奋斗之后,发现确实不可为,你也并不感到这是一种毫无意义的时间浪费——毕竟,人生的终极意义不就是为终生的目标而奋斗吗?相反,如果人生的成功与否是根据他最终的目标是否实现而妄加断言的,那么照这样讲,杜甫是个失败者,因为唐朝复兴是他的目标,而不是仅仅靠着满腹诗书撞得名声;拿破仑也是个失败者,因为征服欧洲数百年也是他的目标,而不是当个区区法兰西帝国的皇帝。由此推广,这个美好世界,却是由无数失败者共同建立而成的,这不是明显的自相矛盾吗?

第二,一个崇高的、困难的、“知其不可为”的人生目标,不是一局单人游戏——也许,后继有人;也许,感动他人。正常人都能知道,如果一个目标困难到根本不允许仅靠一个人就能独揽全局,现在你却逼迫着他耗尽一生的精力,这才是真正的对方辩友所说的“浪费时间”好吗!根据这句话的出处,孔子不懈地奔向最终未能达成的天下大同的目标,不也是他和弟子风雨同舟不辞劳苦去努力的吗?原子弹的爆炸,难道是单凭某个自认为聪明过人的孤胆英雄就成功的吗?民族的复兴,难道也是所谓的某个“救世主”抛开渴望美好生活的人民群众就能实现的吗?不难发现,当一个人自以为是地妄想着单打独斗就能一步登天的话,还有什么可以拯救你冥顽不化的心灵?

前路是黑暗的。在那些“安之若命”的人看来,固守着自己苟延残喘的蜡烛也许就足够保住渺小的生命;但是,我们有幸生活在这个不断更新不断进步的时代,而人类的进步正是因为有那些勇敢者,能勇于面对那些未知的黑暗,去冲破桎梏、冲破藩篱,洒下新征程的第一道光,开启新时代的序章。而那些仍然待在原地的“安之若命”者终会悔不当初,只能在新的时代中随波逐流,茫然无措——那么,你又愿意成为谁呢?

综上所述,我方旗帜鲜明地认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不仅如此,知其不可为,必须为之,永远为之,一生为之——这才是有志者的终极目标,终极追求。我们坚信,为了完满的人生,做足准备,放手一搏,永远不是浪费生命。谢谢大家!


辩论结辩稿1/知其不可而为之(咳,又来水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