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别称&雅称 | 「竹」的雅致别名

2023-06-25 23:41 作者:付与明年  | 我要投稿

 

明玕、郁离、绿筠、不秋草、碧虚郎、抱节君...... | 古人对「竹子」有哪些雅致别称?


「明玕」

竹的别称。

晋·陶潜《读<山海经>》之三:“亭亭明玕照,落落清瑶流。”

宋·周紫芝《竹坡诗话》:“盖明玕谓竹,清瑶谓水。”

 

「郁离」

竹的别称。

元·龙辅《女红馀志·竹》:“竹名郁离,不知所出。偶睹沉诗云:‘繁阴上郁郁,促节下离离。’如出于此。”

 

「冰碧」

谓竹。竹经冬不凋,故称。

唐·元稹《寺院新竹》:“冰碧林外寒,峯峦眼前耸。”

 

「不秋草」

指竹。

金·马天来《赋丹霞下寺竹》:“人天解种不秋草,欲界独为无色花。”

 

「绿玉君」

竹的别名。

据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二·青玉》记载:绿玉以深绿色者为佳,淡者次之。

唐·陈陶《竹》之一:“不厌东溪绿玉君,天坛双凤有时闻。”

 

「青士」

竹的代称。竹色青,故称。

唐·樊宗师《绛守居园池记》:“有柏,苍官青士拥列,与槐朋友。”

 

「苍筤」

青色。多指竹。

《易·说卦》:“为苍筤竹。”孔颖达疏:“竹初生之时,色苍筤,取其春生之美也。”

明·何景明《画竹》:“尺缣苍筤只两根,气势已觉千林少。”

 

「碧虚郎」

绿竹的别名。

宋·陶谷《清异录·陈设》:“《夏清侯传》云……曾大父仲森碧虚郎,大父挺凌云处士,父太清方隐于幽闲,辄以卓立卿自名,衣绿绶,佩玉玦。秦闻之,就拜银绿大夫。”

清·厉荃《事物异名录·树木·竹》:“碧虚郎、凌云处士、卓立卿、银绿大夫……按,谓竹也。

 

「琅玕」

形容竹之青翠,亦指竹。

唐·杜甫《郑驸马宅宴洞中》诗:“主家阴洞细烟雾,留客夏簟青琅玕。”仇兆鳌注:“青琅玕,比竹簟之苍翠。”

 

「翠琅玕」

指翠竹。

宋·杨万里《省宿题天官厅后竹林》:“秋声偷入翠琅玕,叶叶竿竿玉韵寒。”

 

「此君」

《晋书·王徽之传》:“﹝徽之﹞尝寄居空宅中,便令种竹。或问其故,徽之但啸咏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邪!’”后因作竹的代称。

唐·岑参《范公丛竹歌》:“此君托根幸得地,种来几时闻已大。”

 

「抱节君」

指竹子。以其劲直有节,故称。

宋·苏轼《此君庵》:“寄语庵前抱节君,与君到处会相亲。”

 

「君子」

竹之雅号。

宋·苏辙《林笋复生》:“偶然雷雨一尺深,知为南园众君子。”

 

「君子竹」

竹耐寒挺立,心虚节贞,德比君子,故称为“君子竹”。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出墙有千竿君子竹,遶寺长百株大夫松。”

 

「玉干」

竹的美称。

唐·卢纶《颜侍御厅丛篁咏送薛存诚》:“玉干百余茎,生君此堂侧。”

 

「玉管」

竹的美称。

唐·韩琮《风》:“凉飞玉管来秦甸,暗褭花枝入楚宫。”

 

「义竹」

丛竹的美称。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义竹》:“帝(唐玄宗)游后苑,有竹丛密,笋不出外。帝顾诸王曰:‘父子兄弟相亲,当如此竹。’因谓义竹。”

 

「竹郎」

竹的美称。

清·吴伟业《通玄老人龙腹竹歌》:“可是天教产竹郎,八荒奇事谁能识,一从海上西南来,中原筱簜多良材。”

 

「龙种」

竹的别名。

唐·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龙种生南岳,孤翠郁亭亭。”

 

「龙孙」

泛指竹。亦指新竹或小竹。

宋·道潜《慧觉孜师绿筠轩》:“会待龙孙添夏荫,借君此地眠清风。”

 

「筜篁」

竹的泛称。

唐·裴铏《传奇·封陟》:“烟锁筜篁之翠节,露滋踯躅之红葩。”

 

「斑篁」

斑竹。亦称“斑筠”。

明·何景明《七述》:“橘林卭节,雕梓斑篁。”

 

「初篁」

新竹。

南朝·宋·谢灵运《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初篁苞緑箨,新蒲含紫茸。”

 

「阶篁」

庭院前的竹子。

唐·李绅《奉酬乐天立秋夕有怀见寄》:“阶篁淅沥响,露叶参差光。”

 

「林篁」

丛生的竹木。

晋·郭璞《蜜蜂赋》:“回鹜林篁,经营堂窟。”

唐·宋之问《使过襄阳登凤林寺阁》:“林篁天际密,人世谷中违。”

 

「翠篁」

翠绿的竹林。

南朝·梁·江淹《灵丘竹赋》:“于是绿筠绕岫,翠篁绵岭。”

 

「绿筠」

绿竹。

南朝·梁·江淹《灵丘竹赋》:“于是绿筠绕岫,翠篁绵岭。”

 

「翠筠」

绿竹。

唐·白居易《寄蕲州簟与元九因题六韵》:“笛竹出蕲春,霜刀劈翠筠。”

 

「孤筠」

孤立生长的竹子。

南朝·梁·江淹《杂体诗·效谢惠连<赠别>》:“灵芝望三秀,孤筠情所托。”胡之骥注:“《礼记》曰: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

 

「紫玉」

紫竹的别名。古人多截紫竹为箫笛,因以紫玉为箫笛之代称。

南唐·陈陶《题僧院紫竹》:“霞杯传缥叶,羽管吹紫玉。”

元·陈旅《次韵友人京华即事》:“仙女乘鸾吹紫玉,才人骑马勒黄金。”

 

「林箊」

亦作“林於”。竹名,亦泛指竹。

北周·庾信《奉和永丰殿下言志》之六:“含风摇古度,防露动林於。”倪璠注:“林於,竹名。”

唐·高适《苦雨寄房四昆季》:“弥望无端倪,北风击林箊。”

 

「箖箊」

竹名,叶薄而大。

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处女将北见于王,道逢一翁,自称曰袁公。问于处女:‘吾闻子善剑,愿一见之。’女曰:‘妾不敢有所隐,惟公试之。’于是袁公即杖箖箊竹,竹枝上颉桥未堕地,女即捷末。”

晋·戴凯之《竹谱》:“箖箊,叶薄而广,越女试剑竹是也。”

清·王苹《南园》:“何处箖箊有敝庐,空存老树与清渠。”

 

「林箐」

成片生长的竹木。

宋·黄庭坚《送高士敦赴成都钤辖》之一:“巴滇有马驹空老,林箐无人叶自秋。”

 

「篁筱」

篁竹和筱竹。泛指密密的竹林。

晋·戴凯之《竹谱》:“篁筱之属,必生高燥。”

晋·左思《魏都赋》:“篁筱怀风,蒲陶结阴。”

 

「寒青」

借指竹林。

宋·杨万里《癸未上元后永州夜饮赵敦礼竹亭闻蛙醉吟》:“尚忆同登万石亭,倚栏垂手望寒青。只今真到寒青里,吾人不饮竹不喜。”

 

「寒玉」

比喻清冷雅洁的东西,如水、月、竹等。

唐·雍陶《韦处士郊居》:“门外晚晴秋色老,万条寒玉一溪烟。”

别称&雅称 | 「竹」的雅致别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