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的城中秘境,毗邻网红景点却少有人来,池杉小道成为拍照胜地
浙江省绍兴市书圣故里是有名的网红打卡地,每天来这里游玩的人络绎不绝。大部分游客来这里,都是游逛蕺山街,在街道和街边的河道拍照打卡,却不知道北面的蕺山也是一处美丽的风景,山上丛林密布,山脚清溪流淌,池杉小道美不胜收。

蕺山坐落在书圣故里的北面,和府山、塔山一起被称为古绍兴的三座历史名山。这三座山大致呈“品”字形分布,站在山顶上的高塔上,可以彼此相望。

府山和塔山都是丛林密布,林中有一众历史古迹。蕺山也不例外,山上同样被绿树覆盖,看起来像原始森林。山上古时候生长有大量的岑草,因为岑草又名鱼腥草和蕺儿菜,故名蕺山。

相传越王勾践曾经为吴王夫差尝粪来诊断病情,致患口臭病,范蠡就叫左右到蕺山采摘鱼腥草,以抵御和去除这种臭味。

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王羲之任会稽内史时住在蕺山脚下,常常到山上游玩,后人因此把蕺山称为王家山。明代时期著名的学者、黄宗羲的老师刘宗周曾经在山上的蕺山书院讲学,开创了蕺山学派。

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人文,让蕺山留下了大量的历史古迹,不过因为历史的原因,大部分已经被损毁,传承下来的不多。经过修复,蕺山现存的古迹有蕺山书院、文笔塔、状元亭、冷然亭和董昌生祠题记等。

现在的蕺山被辟为公园,称为蕺山公园。除了上述的历史古迹,还有望江亭、蕺山亭、暗香亭、半山亭、伴月亭、廊桥栈道、城墙和临鹅池等新造景观。

这些古迹和景观都掩映在绿色丛林中,林中有很多条游步道。这些道路基本都是用石板铺成,虽然狭窄,但是干净平整,路上少有直射的阳光,既宁静又阴凉。因此,蕺山是绍兴城区又一处避暑胜地,很适合夏季游玩。

整个蕺山公园,最好玩的地方大概有以下这些地方:文笔塔、伴山亭、伴月亭、廊桥栈道、城墙和临鹅池。

文笔塔曾经作为绍兴电视台的发射塔,现在则成为游客的许愿塔。塔的底座由青砖建成,外围四周挂满了游客的许愿牌,成为一抹独特的景观。塔身总共有四层,每层都有观景平台,可以远眺绍兴城区的风光。

伴山亭和伴月亭比邻而居,均处在山边,两旁虽有古树掩映,但是光线通透,清风徐来,不但清静而且凉爽,周边的景色也很美,是休闲和乘凉的好地方。

廊桥栈道连接着伴山亭和城墙,全长约300米,全部用木板铺成,两侧有护栏,沿途有绿树、花海和凉亭,是一条很好的观景廊道;城墙则是用青砖修砌而成,是一处复古景观,也是欣赏风景的好地方。

蕺山西麓的丛林中有一条浅溪,被称为临鹅池。溪边有两排池杉,中间夹着一条石板步道。这里少有人来,十分幽静。每天傍晚阳光西斜的时候,池杉林中会形成丁达尔效应,成为拍照的绝佳地。

游览蕺山时可以从蕺山东门进入,沿着林中的石阶步道,依次游览冷然亭、状元亭、蕺山书院、暗香亭、蕺山亭、文笔塔、半山亭,伴月亭,再沿着廊桥栈道前往古城墙,然后返回廊桥栈道,右拐进入临鹅池,从书圣故里北门出来,前往蕺山街。

因为山上岔路较多,宛转迂回,而且很难辨别方向,难免要走很多回头路,甚至重复往返,所以前往游览时要尽量查看路标,做好规划。

蕺山公园是免费的,游客可以随时前往游玩。公园四周有蕺山中心小学、城北桥、宋梅桥等公交站台,1路、4路、5路、15路、23路、106路、108路、130路、137路、157路、168路、188路、611路、9路、18路等公交车途经这几个站点,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行程规划选择乘坐。
这里是楚语乐游记,发掘优美风景,记述旅游风情,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