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签名与企业数字化:从治病救命到强身健体
摘要:本文主要讲述电子签名的企业价值和社会价值,以及如何实现这些价值的路径分析。从“船小难抵风浪”的中小企业入手,在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过程中电子签名企业起到了巨大的”入口“作用。未来,从满足需求到激发需求,电子签名企业搭建合作的生态伙伴,提高生态服务能力,进而赋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与企业共同成长,赋能的可以是所有企业级客户而不只是中小企业。
最近一篇《产业互联网别再遗忘中小企业了》的文章引起不少人的关注。作者认为,在数字化转型较为成功的样本企业中,大多数为人称道的数字化标杆企业都是某个行业的龙头企业。大部分厂商也是基于龙头企业的业务去做定制化开发。
事实也的确如此,在老章看来,在商业社会,很多时候规则的改变是从拥有“话语权”的大企业开始的,很多时候数字化工具的推广也是从大企业开始的,这一点本没什么问题。只不过在聚光灯以外,很多时候中小企业其实也迫切需要有人帮助他们做出改变。
尤其是近两年受新冠疫情影响,许多中小企业迫切需要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支持、更好的解决方案。而如今看来,电子签名与中小企业的交织,或许给予我们对于帮助中小企业有了更多的思考。
牵手电子签名:中小企业按下数字化“加速器”
有人说中小微企业船小好调头的优势,但却忽略了船小抗风浪的能力也低的劣势。随着外部环境一个又一个不确定因素扑面而来,给原本就处于阵痛期的中小企业带来了更多经营上的压力,因为每一次外部环境的改变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可能就是一惊涛骇浪。
如今,社会各界都在想方设法助力中小企业纾困发展,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困境成为全社会的一个长期热点话题。而在老章看来,帮助中小企业的方案很多,但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培育中小企业的自我发展能力,帮助他们活血,更好的造血。关于当前发展,老章听过这样一种说法:大企业讲“稳”和“当下”,小企业求“快”和“未来”。大企业的员工对收入期待“即时满足”,中小企业赌的是未来,靠发展去解决很多当下的问题和矛盾。而在老章看来,未来、发展,目前来看最有效的就是数字化,而目前帮助最直接的,就是让企业业务得以正常运营的电子签名。
数字化是各类企业的未来,这一点毋庸置疑。
对于企业自身而言,最明显的改变就是降本增效,还有就像电子签名,在出现类似“疫情”黑天鹅这样的事物时可以“治病救命”,让企业可以和运营商、服务商、客户签约,使得公司可以保持正常的业务运转。
中小企业越好,那么经济发展、社会就业、民生等方面也会得以带动,因为广大中小微企业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中小企业数字化的社会价值也予以彰显。
第四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中小企业的从业人数占全部企业从业人数的比例达到80%,这部分企业群体对拉动经济增长的价值由此可见一斑。而财经记者吴晓波也曾说过,由旧制造向新制造的转型过程中,中小企业的机会,远远大于大型企业,因为他们更愿意创新和变革。所以,应该充分调动这些中小企业改革的积极性,这才是中国制造业的真正出路。
由此可见,中小企业数字化的意义对于企业自身以及社会发展层面而言都具备很突出的意义。因此,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企业服务品牌们不能只把目光放在开拓市场更关键的大企业身上,对于广大中小企业也要伸出双手给予其转型的帮助。值得欣慰的是,我们看到不少企业确实也在这样做。疫情期间对于中小企业来讲,无法面签和通过快递递送合同是困扰,以e签宝为代表的电子签名品牌们开始为中小企业提供免费的电子合同签署,这一举措也受到了央视节目的点赞。
数字经济时代,所有行业都不能置身事外,转型时必答题而非选择题。在这一过程中,电子签名凭借自己解决痛点的能力输出,使得中小企业最迫切的签约问题得以解决,让他们感受到数字化工具的魅力所在。从这个维度来看,“签收”电子签名,或许也为中小企业数字化按下了“加速键”,而这背后的社会价值也将在未来得以彰显开来。
电子签名的“能动性”:从场景赋能到生态连接
在老章看来,需求是主动的,产品是被动的。好的产品,一家真正长期主义的企业,是和企业一起成长的,需求才是根本。
那么未来的电子签名应该是什么样的?老章认为,那就应该从眼下的“治病救命”到长期的“强身健体”。
消费互联网时代的一些产品进化逻辑,其实也适用于企业级市场。在消费互联网时代,企业以单点为突破口展开,然后再逐渐摸索相适应的商业模式,最后形成了一个个聚合的“超级APP”,进而从单纯的业务竞争上升到生态系统的竞争,这本身取决于人的需求,在一款APP当中满足一站式的服务需求,而在企业级市场也是如此。
对于电子签名自身而言,需要把握“一纵一横”两条路径:
一是纵向延伸,即找准自身产品的进化轨迹。
什么是适合企业发展的电子签名?那就是和消费互联网一样,会随着市场需求改变不断进化的。就像电商,原来就是个双边平台渠道,致力于解决信息对接的效率,后来随着用户需求改变,可是完善大数据、仓储、物流等服务。电子签名也类似,如今头部电子签名品牌的产品服务已经在随着企业需求的改变而改变。例如其SaaS产品会在服务器性能优化、签署场景扩展、AI技术深度应用等方面显著升级,既能满足企业合同与签章管理不出本地的需求,又能实现与上下游企业的云端互联互通,充分考虑企业不同业务需求的特殊性,满足不同的签约连接需求。
可以预料的是,企业需求和人的需求一样,符合“马斯洛需求”曲线,随着某个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未来企业更高层次的需求也会逐渐暴露开来,这需要电子签名企业具备相应的前瞻性,让自己的产品实现动态进化。真正做到因势而行,与时俱进。
二是横向的扩展,产业链价值创造层面的突破,就是根据新的价值主张,构建生产体系或所需资源的生态组合。
《首席产品官2 从白领到金领》一书中提出了“微场景-微需求-微产品”这样一有趣的理论。以点连线,以线组面,以面成体,形成一种“点-线-面-体”的生态进化模式。从小需求,开始,它是用户在大场景中使用产品满足需求的整个过程,实际可以分解为一个接一个的微循环——进入一个微场景,使用一个相应的微产品,满足一个微需求,然后进入下一个微场景。
电子签名就是一个企业服务领域的“微场景”,而整个企业业务的数字化毫无疑问就是一个“大场景”。从这个维度来看,电子签名在企业数字化过程中的价值也突显开来。
智能时代,在C端消费市场,人们喜欢找“入口”,譬如智慧家庭的入口,智慧交通的入口等等。而在B端消费市场,电子签名有希望成为这样一个“入口”,因为就目前看来,电子签名已然成为疫情常态化防控下,是不同体量企业发展的标配,是很多企业拥抱数字化的万里长征第一步。
除此之外,在企业数字化一大场景的搭建,需要的不只是电子签名。企业数字化其实需要将不同的业务、数据和系统连接起来,所以它实际上不是一个单独的问题,是一个产业整个生态系统的问题。为组织提供动力就是要从多个环节入手,这有这样,产业价值链才能实现升级的【链式效应】。这是企业数字化转型成功的关键,从金融到农业、从交通到医疗、从政府到媒体不同行业不同体量都受制于这一真理。
因此,电子签名玩家需要与不同的合作伙伴一起共创“大场景”,为企业提供更多样化的服务,这就是生态的连接。电子签名的作用是入口、是连接器。例如e签宝和钉钉、用友云等企业服务工具的合作,这种强生态的布局也为企业提供更多优质的企业服务解决方案,横向的生态合作伙伴们由于在各自微场景都具有一定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等优势,场景之间可以相互借力,进而创造更优质的用户体验。这种生态合作的服务价值,不只是对中小企业有益,对于整个企业级客户而言皆是如此。
当然了,“一纵一横”两条路径本身也密切相关,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只有自己所在领域达到一定的深度,才有横向场景联通的本钱。所以说,对于电子签名品牌而言生态合作虽然重要,但眼下最重要的还是要聚焦主业,做好自己的电子签名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