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2023杭州亚运会13个超燃人物素材
1.丘索维金娜

“丘妈”来了,退役过三次却依旧选择站在赛场。48岁的乌兹别克斯坦老将丘索维金娜成为杭州亚运体操赛场上独一份的存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是她参加的第一届奥运会。31年过去了她依旧站在赛场,甚至还要坚持到明年巴黎奥运会。她说:“当我儿子生病时,我只能靠比赛赚钱为儿子治病。但现在,我终于可以把比赛当成一种享受并获得巨大快乐。我现在为自己而比赛。”
适用主题:体育精彩、为自己而战、热爱
2.马龙

马龙十年磨剑,走过常人未走过的路,吃过常人没吃过的苦,最终功成圆梦,坚韧不拔、攻坚克难等精神力量早已根深蒂固。功成名就之后的马龙,又是以责任、享受等心态继续征战。同时,他严格的自律、执着的追求,身体管理不放松,技术训练不松懈,使得竞技状态一直保持前列。六边形战士、乒乓球圣经、行走的传奇……太多美好的词汇用在马龙身上都不足为过。用杨磊老师的话说,“马龙不需要一个冠军证明什么,但需要一个冠军给自己继续下去的动力!”
适用话题:责任、坚韧不拔、攻坚克难、自律
3.黄雨婷

近日,黄雨婷在女子10米气步枪个人决赛中以252.7环打破亚洲纪录的成绩夺冠,不仅捍卫了中国射击队的荣誉,诠释了英雄出少年的含义,也成为了杭州亚运会首个“三冠王”。从团体赛到决赛,黄雨婷的枪架上都挂着一只萌萌的熊猫玩偶这一反差戳中了很多人“挂最萌的熊猫,打最狠的枪”。黄雨婷说:“和其他国际赛事相比,我们在比赛中要做的东西基本一样,就是做好每一发前的步骤过程,打好每一发,做好自己就可以了。”稳住枪,果断扣,她用成绩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适用话题:专注、少年有为、青年青春
4.盛李豪

年仅16岁的他首次征战世界大赛,就收获银牌,成为奥运史上最年轻的射击奖牌获得者。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盛李豪13岁才第一次摸枪,半年训练后就跻身全国前15名,练习三年已征战奥运赛事,被誉为“天才少年”。来到杭州亚运会的赛场上,盛李豪的表现更进一步,虽说开场略有不利,但能及时调整,进入状态,不仅将个人职业生涯的首个亚运冠军头衔收入囊中,而且以打破世界纪录的方式踏上亚洲之巅。就像东京之后盛李豪所说的,“最重要的还是要依靠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往前走。”
适用话题:青年青春、脚踏实地、责任与担当
5.陈烨

英雄出少年!25日,15岁的小将陈烨以近乎完美的表现,夺得杭州亚运会滑板男子碗池冠军。身披国旗,嘴角上扬,俊朗一笑——他就是“最靓的仔”。
不到8岁的陈烨在商场里试玩了一下滑板后,便对这个项目产生了兴趣,让父亲给他买了人生第一块滑板。一开始以为只是一时兴起,没想到陈烨为自己选择的这项“爱好”坚持了七年。一位有耐心且愿意与孩子一起成长的父亲,让陈烨在练习滑板的道路上进步很快。为了陪孩子追梦,陈玩钦同样奋不顾身,他两年都没有工作,不止如此,陈玩钦为了让孩子更好地练滑板,建造了两个滑板场,陈烨的成长道路,他的爸爸功不可没。
适用话题:爱好、父爱、陪伴与成长、青年青春
6.邹佳琪

在杭州富阳水上运动中心举行的赛艇女子轻量级双人双桨比赛,产生了杭州亚运会的首枚金牌。中国队选手邹佳琪/邱秀萍获得冠军,邹佳琪是一名“00后”杭州姑娘,在获得杭州亚运会金牌后,她和队友邱秀萍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展示了手上厚厚的老茧。“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伤疤、老茧是运动员们“最美的勋章”,记录着运动员超过常人的付出和一点一滴的成长,见证了他们坚韧不拔的奋斗足迹。老茧长了一层又一层,血泡破了又磨出新的……可想而知,她们平日训练时有多么艰苦,又是多么努力——这正是她们走向冠军之路的通行证。
打动人心不止于这些优秀运动员手上、脚上的伤疤、老茧,更重要的是他们身上的只争朝夕、自强不息、超越自我的精神。
在这个乘风破浪的梦想时代,人人都有出彩的公平机会。“00后”亚运冠军邹佳琪遍布伤疤、老茧的双手,给广大年轻人带来了十分有益的启示:无论哪一行哪一业,不管你是学习还是工作,都要立志高远、脚踏实地,勇于走出舒适区、休闲带,对“躺平”“摆烂”说不,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以恒心照亮前程,用实干成就梦想。
适用话题:自强不息、顽强拼搏、超越自我
7.火炬手罗雪娟

在雅典奥运会女子100米蛙泳的决赛中,因排到不利的外道,再加上身体状况不好,罗雪娟当时并不被看好。谁知她却能在最糟糕的环境和条件下,创造了最外道夺冠的奇迹,还打破了奥运会纪录,拿下了中国代表团的第八块金牌。在现场采访时,她说出了那句经典的话:“感谢所有喜欢我和憎恨我的人!”何为英雄?做梦的是凡人,敢于追梦的是英雄。如何能成为英雄?不受环境所限制,不被外界所影响,面对前方,孤注一掷、满腔热血地走下去,走在自己无法预知的未来。
适用主题:体育精神、追求梦想
8.火炬手崔译文

那时,还在读大学的崔译文为救同学挡下8刀,作为军人的孩子,忠诚、勇敢、责任早已融入崔译文的血脉,深入骨髓。挡刀壮举并不意外,因为是血脉深处的精神使然。面对鲜花和荣誉,崔译文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她发挥青年榜样示范作用,走上了公益之路。如今,她拥有了一个新身份——人民警察。此次传递亚运火炬,她说:“心情非常激动,我传递的不仅是体育精神,还要传递信念和勇气。我现在又是一名人民警察,希望传递的还有正义和力量。”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崔译文正义的奉献精神和勇气,让我们看到了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适用主题:勇敢、责任与担当、无私奉献
9.火炬手张海斌

路遥在《人生》里说:“生活总是这样,不能叫人处处都满意。但我们还要热情地活下去。”张海斌幼时患小儿麻痹导致右腿肢残,为了谋生,他选择了裁缝这一职业,之后他用了20余年时间认识、爱上、钻研这门技艺。如今的他已成为一名优秀的私人定制服装设计师。张海斌虽然遭遇了人生的挫折,但他凭着不服输的精神,完成了人生的逆袭,让更多的人受到感动,获得启发。世间人来人往,唯有不向苦难低头,才能活出新的可能。
适用主题:面对苦难、不屈不挠
10.火炬手马瑞麟

他是杭州亚运会年龄最小的火炬手。在生活里,马瑞麟成绩优秀,游泳还特别厉害,他崇拜的偶像是世界冠军覃海洋,受偶像影响,他渐渐地爱上了游泳这项运动,并且为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之后,他在省市区的各类游泳比赛中屡屡夺金,多次打破省运会纪录,在今年浙江省青少年(儿童)游泳冠军赛上,更是一举摘得三金。崇拜和效仿时代偶像和榜样,这是我们每一个人在生命里几乎都存在着的心理和情节,是我们以真挚不渝的热诚,去学习社会某位卓越之才,以此唤醒自我的追求,从而实现自己重要价值的一种精神努力。
适用主题:偶像的力量、信仰
11.火炬手董四

79岁的董四奶奶是一众火炬手中最特别的存在,一头闪耀的金发,双手涂着亚运主题的彩色指甲,浑身充满青春与热情,年龄在她身上没有过多的显现,看似是岁月对她“手下留情”,实际上是她的心态所致。热爱吉他她在64岁时开始学习吉他,并组建了一支平均年龄超70岁的摇滚乐队。在摇滚音乐激昂的鼓点中,他们找回了年轻时的生命力,在律动中怒放自己的“青春”。董四奶奶说:“咱们虽然年龄大,但是梦还年轻啊!”面对衰老和离散,他们创造了一种可能性,对抗身体和生活的失控,找到了缝合伤痛、抵抗岁月、怒放生命的方式。
适用主题:青春与年龄、热爱生命
12.女篮队员杨舒予

杨舒予出生于运动世家,父母都是运动员。她的姐姐是著名女篮运动员杨力维。因为杨力维成名早,名气大,很长一段时间,杨舒予都被人叫做“杨力维的妹妹”。但她不甘心一直这样,通过努力训练,入选了中国女篮,夺得东京奥运会三人篮球铜牌,证明了自己。赛场上,杨舒予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运动员。除了球技精湛,她的颜值也很高:她身材高挑,留着短发,看上去英姿飒爽,干练帅气。不管是突破上篮,还是定点跳投,她的动作干脆利落,举手投足充满气场,极具体育健儿的风范。微笑时可甜美可帅气,运动时矫健灵活、翩若惊鸿,被称为“运动员颜值天花板”。:明明可以靠颜值吃饭,却偏偏选择了靠实力来证明自己。东京奥运会上,屡屡拿到关键得分,帮助中国女篮获得三人篮球的铜牌;亚洲杯上,敢打敢拼,助力中国女篮一举夺冠。这样的杨舒予,有颜有实力,确实圈粉,不愧是“人间扳手”。
适用主题:颜值与才华,外在和内在
13.18岁少年潘展乐

2023年9月24日,在杭州亚运会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中,18岁的潘展乐一路遥遥领先,最终以绝对实力,打破亚洲记录,夺得冠军。他的最终成绩是46秒97,是历史上首位在这个项目上游进47秒的亚洲选手。如一首歌所唱:“少年自有少年狂,心似骄阳万丈光。”在本次杭州亚运会上,年仅18岁的潘展乐,就在竞技场上光芒万丈。他打破了亚洲记录,成为了亚运史上首个游进47秒的亚洲选手。如此出色的表现,让人赞叹。赛后,他豪情满怀地表示:“下一步计划是打破世界纪录和拿到巴黎奥运会冠军,没有世界纪录就不配叫中国飞鱼!”这样的中国少年,自信满满,激情澎湃。少年自有凌云志,不负黄河万古流。我们期待潘展乐再创佳绩,成为世界泳坛的中国传奇!
适用主题:自信阳光、志向远大、青年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