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架空舰船设计】艦隊の眼——“梓”级轻型航空巡洋舰

2023-07-21 15:33 作者:G41_長門  | 我要投稿


侧视外观
侧视结构 & 俯视& 动力系统布局 (注:缶室为锅炉舱,機械室为轮机舱)
正面线图 & 锅炉舱处舰体剖面图

(注:图纸为手绘后扫描成电子版,再用PS添加文字至图中)


I.基本信息 & 参考元素

标准排水量:5500 t

满载排水量:6800 t

水线长:150 m

全长:153.2 m

宽:14.4 m

吃水:5.4 m(标准)/5.9 m(满载)

干舷:舰艏6.5 m;中部4.8 m;舰艉4.4 m(标准)

           舰艏6 m;中部4.3 m;舰艉3.9 m(满载)

航速:最高36.5 节

续航:6000 海里/18节

方形系数:0.471(标准)/0.532(满载)

满载横摇周期:约11.5 s

 

       定型于1937年,1939年下水,1942年改造(改造内容见后文)。舰名取自长野县的梓川。(命名原因2:碧蓝档案里的梓酱实在太可爱辣!)

       整体较重视航海性能与降低成本,且为了搭载更大功率的动力系统和更多的水侦,采用了吃水更深、长宽比更大的舰体。前舰桥参考了阿贺野级;机库及后舰桥参考了大淀该方案虽和大淀级有一定相似度,但设计理念与目标并不相同。

 

II.作战目的、定位及用途

       设计目标为舰队中的辅助作战舰只,凭借其高航速也能适应30节以上的巡洋舰队。该型舰水机搭载数量大,能够承担相当范围的侦查;同时航速高、续航远、防空强、造价低廉。同时也能胜任破交等任务。而其在拆除水机弹射器、改造后机库、加装更多大型起重机之后可快速转变为突击运输舰。

       该型舰在舰队可提供可观对空火力,所载水上机也可根据任务需求灵活调整:搭载水侦时,可承担相当范围的侦查、夜战中投掷照明弹等任务;搭载水上攻击机或使用水侦、水战搭载航弹时,可在保证制空权的情况下或在夜间发动袭击。而在破交战中,可在对船队造成伤害后可利用其高航速迅速脱离。

       但由于其本身的定位以及薄弱的防护与可怜的排水量,她在主力舰队或重巡洋舰舰队中应保持处于相对安全地带,为舰队提供有力的侦查、对空或夜战照明辅助。

       然而,由于战前未能清楚预测到空中小人将对海战产生的巨大影响,随着战局的发展,该型舰只能和帝国的其他许多战舰一样,在纷乱而血腥的洋面上无助地徘徊,向空中泼洒着炮弹与泪水,最后随着帝国海军的落日沉入海底。

 

III.兵装布局

   3座 八九式四十倍徑127mm連裝高角炮A1型改一型

   14座 九六式25mm三連裝機銃

   6台 愛知E12A零式水上偵察機 或其它(2台露天,4台机库内)

 

       架空思路:1942年改造前,前部炮座为四一式十五糎連裝炮(阿贺野同款)。改造后更换为八九式127mm連裝高角炮A1型改一型(装备防波盾)。改造是出于该舰在日渐激烈的战斗中能够提供的炮击作用微乎其微,因此决定,与其留着性能不佳且实战较少使用的四一式老古董,不如加强对空火力,进一步加强舰队防空。

       高角炮使用八九式127mm連裝高角炮A1改一型(装备防波盾),沿中线布局于前舰桥的前后。高炮弹药库设于第一锅炉舱前。

       机炮为三联九六式25mm共14座;单装的可根据需要见缝插针。

 

IV.上层建筑 & 测距仪

       后部舰桥共二层,下层为大型机库,可放置四架折叠的水上机,机库侧壁和舰体舷侧连为整体;上层从后至前为后部見張所、后部防空指挥部、送信機室和后部操舵室。

       前部舰桥为日巡传统风格,并在顶部设一座九四式指挥仪(兼用于对空对海)。后舰桥防空指挥所上部也布置一座,从而使全舰九四式指挥仪前后各一。三座九五式机炮高射指挥仪位于舰桥前的机炮平台、后舰桥防空指挥所上部两侧。舰桥顶部的九四式指挥仪上布置了方位测定仪和二一號电探;测距舰桥两侧平台各布置一台二二號电探;前桅中上部后侧布置一三號电探。

       将大型三角桅与烟囱结合布局是出于XP,且不会占用太多甲板空间。

       九六式110mm探照灯为前后舰桥桅杆旁两侧各一台,共四台。

       九七式60mm信号灯为前舰桥两侧露天各一台,共二台。

 

 

V.动力组布置

       使用六座 “ロ”号舰本式重油专烧锅炉。采用单元化动力系统布局以获得更好的生存性。但由于长轴在外侧,后部两座锅炉呈纵向分布,致使锅炉舱拉长并在两侧出现隐患空舱。为了减少倾覆风险,在后部锅炉舱旁隐患舱室的靠舷侧部分空间加设9英寸钢管(类似金刚级改造后的水线处防雷体),动力舱室也取消了日巡传统的中线分割舱壁,从而减重、缩短动力舱室宽度并降低进水后的倾覆风险。

每处锅炉舱和轮机舱的给气路也都进行了规划:

第一锅炉舱:前舰桥下部舰桥靠前两侧

第二锅炉舱:前舰桥下部舰桥靠后两侧(探照灯平台下)

第一轮机舱:前烟囱后侧;2、3号炮座贴合处两侧

第三锅炉舱:后桅两侧、机库侧壁

第二轮机舱:机库侧壁

 

VI.总结

       优点:造价低廉;航速高,续航力强;携带水上机数量大,可为舰队提供有力侦查;对空火力充足;动力系统生存性强;可快速转为突击运输舰。

        缺点:防护薄弱;核心舱长;火力弱;功能局限性较大。


【架空舰船设计】艦隊の眼——“梓”级轻型航空巡洋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