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这8点,你的努力学习可能都在“瞎忙活”!【杰视帮】
对PS略懂一二,从事十多年电商设计的行业老炮,给我们现身做一次专访。

我把专访的内容整理在下面,方便大家观摩学习~

Q:对于刚刚踏入电商设计的小朋友,有那些过来人的建议吗?
A:给大家三点建议。
1、刚进电商领域的时候建议先学一下平面设计。
很多小朋友刚做电商设计很容易去追特效,追合成,而忽略了设计的本质是从三大构成:
色彩构成、平面构成、立体构成。
第一个构成先从平面开始学起,把美术修养放在第一位,思考如何把一个平面作品做好,而不是一个炫酷的作品。
2、做电商设计需要有运营思维,电商设计是为销量服务的。
有些科班毕业的设计基础好,有美术基础,但容易去追求艺术性而忽略商业性,要多去看些高点击率的作品,了解运营与设计的结合技巧。
3、去接纳刚入行不会做原创这个事实。
刚入行电商的设计师们会特别想做一些原创设计,会纠结自己做不出原创,素材灵感不知道怎么获取。
这时候有个心态需要调整,我们要去接纳刚入行不会做原创这个事实,还要接纳关于“抄”这个行为,在前期你可以花大量时间去抄作品,但不能用在商业里边。
在抄的过程中发现优秀作品的逻辑同时养成好的审美。当你的阅历和审美提高后,自然就有了创作能力了,这是一个用量变带来质变的过程。

Q:老师那么多优秀电商作品和辉煌成绩,其中那个作品是您心中最满意的呢?为什么?
A:在说最满意的选择里边,可能没有一个很好的答案。
我们的稿子是在不断的超越昨天,所以过往的稿子都会变成我们不满意的稿子。
但是在当时,还是有些让我印象深刻的作品的,比如说最开始接触合成的时候,给柏卡姿做的几张图片,当时是市面上没人做过的,我做到了。



我能将人物场景,产品很好地融进去,创造一个很有场景感和世界观的店铺,当时我觉得还蛮不错的,但是现在看来是一个已经过时的技法。
另外一个是商业合成,一个VR眼镜海报,那是当时做的第一个比较大的商业合成项目,动用到了真人摄影、实拍,建模,再到后期。

所以那个稿子是第一次尝试用人物实拍+合成的商业稿创作,经历了反复的修改和试验才论证了原来合成可以这么做。

Q:就刚刚心中最满意的作品,你能跟我们分享一下他的需求、创作灵感,和创作过程吗?
A:那个VR眼镜广告设计,甲方要求的是展现产品的真实感。那么创作灵感上我们选择了“身临其境”这个关键词,采用了对比的手法。
一个角色戴着VR眼镜在客厅玩着游戏,右边是一个真实的场景呈现。


这个构思是将身临其境的其中一个玩游戏的场景做了展现,它其实有一个系列的海报,有商务场景、有看电影的、也有玩游戏的。
这次我们刚好选择的是赛车游戏,通过赛道和家里的结合诞生了这幅作品。由于这个稿子需要走一个国际化,所以当时模特选了一个非洲裔男模。

在创作过程中我们严格按草图执行,几乎是一个一比一的还原。同时也完成了我们从脑中的想象到画面落地的一个高度还原。

从构思上它也并非凭空而来,我们参考了很多身临其境关键词的相关海报。大家在寻找灵感的时候大可以选不同类目的来做参考,因为我们主要是去寻找一个感受。
比如说这个图片是需要刺激的、还是爱情的、还是要温暖的,是突出运动的、还是突出奢侈的。
先找到一个感觉,再通过感觉去找一个图片,并从这些灵感中找寻逻辑信息来组装自己的稿子。
创作其实是一种再创作的过程,不是从0到1,而是从1到2的过程。

Q:作为电商设计大佬,有哪些好习惯是您多年一直坚持下来的?
A:在这么多年的设计里面,我只有一个比较好的习惯,也算是我的特长:
洞察力。
为了培养洞察力,我习惯从身边所有事情去进行感受总结。每一件身边所发生的事情我都会去记录它的感受,它带给我的学习的收获。
我是一个比较喜欢学习并且去整理规律的人,所以这些年来我的成长都跟我的一个学习习惯密切相关,这个习惯称之为:费曼学习法。
我会想着学好一样东西把它传授给他人,所以我必须了解事物的本质。这种讲课与分享让我养成了去挖掘事物本质的一种工作习惯。

Q:你多年来带过团队,也帮助过新人,您认为,为什么有的学员花了钱,依然学不好?是不够努力吗?还是本身就不适合做设计?
A:这种情况我们要拆分几个维度来分析。
先说花钱的事情,花钱分主动花钱和被动花钱,被动花钱是被强迫学习的,他处于一种被动学习态度,所以他在学习的时候很容易只走一个过程,因此自然是学不好的。
那么在主动花钱里面,我们又分为两种人,一种是想花钱买一个经验,不通过训练就得到一个捷径,其实这是学不好的。
真正的是花了钱买到经验并加以强大的练习才有收获。就像我们看书一样,我们觉得看了一本书就得了一种心安,就觉得自己有成长,但其实不是。
我们看完以后需要对书本里边的内容进行一个训练才行。任何的设计它都需要通过训练来得到的,所以我一直把设计认为是一项竞技运动。
你的学习花钱只是买的理论知识,更多的是你要通过理论进行实践,才会有更多的收获。

Q:你认为电商设计未来几年发展趋势如何?据您所知,大厂都喜欢什么样的候选人呢?
A:电商未来的几年发展会趋近于模块化。
现在我们的淘宝改版都会把以前的复杂视觉进行简化,千人千面,根据不同的人去匹配不同的页面,不同的新老顾客有不同的排序逻辑。
所以未来不再是一个去强堆视觉强堆炫酷的一个画面,更多的是讲它的人群,更多的是讲我们的销量,和商业设计挂钩,每一屏更讲品质感,对产品的营造。
并且动态与视频也是未来的趋势,比如视频展示,微动效交互模块等等。所以未来在动效、交互、3D这块很重要,当然平面设计永远是放在前卫不可忽视的东西。
另外大厂选人会看重文凭,因为这代表了你的学习能力。还有看重的是你的抗压能力,在逆境中解决问题的逆商能力。
所以大厂的候选人不再是一个草根设计师,而是要有一个丰富的经验、良好的心理、健康的发育,高情商心理成熟的设计师,以及具备优秀沟通能力的设计师更容易进大厂。

Q:关于电商作品集,有哪些建议给到设计萌新的吗?
A:关于简历作品集这块,能力够强,作品就是最好的通行证。
如果能力这块有些薄弱,又想快速找到心仪的工作,那一定要打有准备的战。
要对你想进的这家公司有充分的了解,比如去看他们的店铺风格,面试的岗位职责做拆解,了解自己需要具备哪些能力,他们公司需求哪类作品,投其所好的把能表现出你能力的,他们店铺需求的作品呈现出来,如果没有,花点时间去做些练习,给自己争取更大的赢面。
同时核心作品记得呈现自己创作的整个思路,不要只放一个成品图。如果是练习作品或者临摹作品,最好用小字标注一下,不要存在欺骗行为。

Q:设计中大家普遍对创意思维最为看重,这方面老师有什么好的方法或建议呢?请举例说明
A:关于创意思维其实刚才已经见过了,创意他不是一个凭空诞生的东西,它是一个基于方法论进行的二次重组。
训练创意的最好方式是将你认为有创意的所有稿子进行一个整理收集,并且找到其中的共有逻辑性,并加以训练。
创意最后归纳的还是我们生活的感受和阅历,还有我们对事物逻辑的洞察力。
有了洞察力我们会发现创意其实就是重组,我们不是要去造一个轮胎,而是要去组装一辆汽车。用发现-联系-重组的思维来做创意。


看了杰克难得的正经访谈,大家是否有收获呢~
那么问题来了,剩下17%的设计职场难题,又该如何解决呢?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下你们其他的疑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