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无人机领域打破静默,俄军祭出多款杀器,令乌军难以招架!

2022-04-07 09:19 作者:力波观察  | 我要投稿

无人机的诞生出现及集成运用,令现代战争的形态模式及攻防手段发生剧变,如在2020年9月底,坐落于外高加索地区的亚阿两国,就纳卡地区归属权再次大打出手。冲突期间,双方大规模投入各式无人机参与作战并取得不菲战果,令世界为之眼前一亮,进而使得无人机的发展运用再度掀起一场高潮。


而在此次俄乌冲突中,无人机的身影同样没有缺席,但令人疑惑不解的是,俄军在开战初期并没有投入无人机参与攻略,反倒是乌军利用手中的土耳其TB-2无人机取得不小成效,令俄军遭受一定规模损失。在经历沉痛教训后,俄军逐渐开窍,在特别军事行动后续阶段中,旋即投入多款无人机遂行作战任务,给予各条战线上的乌军痛击,使得乌军在此领域内积攒起的微弱优势彻底化为虚无。

值得一提的是,俄军出动数款无人机大都以中小型为主,鲜见此前见诸于媒体报道中的重型无人机的身影,而由土耳其开发制造的TB-2无人机则再次登上热榜,但碍于数量有限,总体技术薄弱,因而难续此前的辉煌。

(一)叙利亚战场上,俄制无人机曾战绩傲人突出缺陷不容忽视

自从俄罗斯介入叙利亚战争后,此地就被驻叙俄军及国内军工企业视为测试新生武器的“天然试验场”。多款俄制武器相继亮相,纷纷参与到对恐怖组织的战斗中,除评估原有设计效能外。还积极收集在实战中暴露出的各项短板,以此改进升级,进一步提高综合作战效能,而各式俄制无人机同样也不例外。

驻叙俄军曾先后装备过“海雕-10”、“前哨”系列、“超光速粒子”、“石榴-4”、“柳叶刀”系列等多款无人机。在叙利亚战场上遂行精确打击、火力引导、空中监视、战场侦察、情报收集、搜救保障等多项作战任务,取得过不少战果,令外界对俄军总体表现刮目相看。但战果突出的同时,层出不穷的各项缺陷,也令俄军蒙受不少损失。


如驻叙俄军并没有装备察打一体化无人机,导致多架造价不菲的无人机毁于恐怖组织的防空火力之下。再者便是信息化程度与世界前沿同类产品仍有一定差距,在实战中表现不尽如人意。

最后则是无人机操作人员综合素质较低,缺乏相关经验,相当一部分无人机的战损毁伤均系人为因素所致。针对这些突出弊病,驻叙俄军及国内军工企业迅速紧改进,使得驻叙俄军在后续作战中,在有关方面的战损得到大幅度降低。

(二)俄乌冲突中,上场的各式无人机表现如何?

由土耳其拜卡防务工业公司开发制造的TB-2察打一体化无人机可谓在俄乌战争初期阶段出尽了风头。按照乌军官方此前发布的现场打击视频来看,TB-2对各类俄制装备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乌军利用该款无人机,打击正在处于行进转移状态中的俄制“山毛榉-M2”防空系统车队。

TB-2作为土耳其近年来在无人机领域的新锐产品,此前可谓是名不见经传,除装备土耳其陆军外,仅因其造价低廉而广受地区小国的青睐,如出口利比亚、阿塞拜疆等国。该机真正的成名之战源于2020年9月~11月间的纳卡冲突,得益于阿方的战术高明及大规模应用及亚方的防空体系老旧孱弱,使得该机自此战过后,成为土耳其国防工业的标志性产品,进而收获了波兰、乌克兰、波兰等国的订单。


从技术角度而言,未见该机有多高明,这源于该机本质是一款“攒机货”,广泛利用西方现成产品(包括一定比例的民用价格零部件)而研制开发,因而技术含量由此可见一斑。

之所以能在纳卡冲突中表现出色,源于亚方手中的反制措施极为匮乏,且不吸取教训所致,因此用“瞎猫碰上死耗子”来形容也不为过,而像外界还为其送上“坦克终结者”这一绰号,显然是有些赞誉了。以乌军在开战初期对该机的实战运用来说,并未对俄军地面装甲作战集群造成多大损失,反倒是对俄军的防空系统、运输车队造成相当影响。

俄军在开战初期的各条战线上,并未投入无人机,但当附带损失出现后,诸如“猎户座”、“海雕-10”(也叫海鹰-10)、“前哨”系列等多款无人机相继出场,迅速对乌军发起反击。“猎户座”系俄军第一款制式察打一体化无人机,关于它的性能指标及综合表现,已有多篇文章作出详细剖析,因而不再做赘述。

“海雕-10”轻型侦察无人机,系俄罗斯圣彼得堡STTS公司(即特种工艺中心)开发,气动外形采用常规布局设计、动力系统前置、采用一款小功率螺旋桨发动机。自重18公斤、有效荷载5公斤、最大航程600千米、最大续航时间达18小时、机体搭载有光电侦察探测设备,系俄军当前主力无人机。


该机除遂行战场侦察及空中监视外,还遂行火力引导校射,打击效果评估等任务,如该机升空后,旋即向作战区域奔赴而去,发现特定目标后,将有关信息通过数据链传导至后方指挥控制中心,而后引导火力予以打击。

“前哨”系列重型无人机,系俄罗斯乌拉尔民航工厂公司在以色列搜索者MKII型无人机基础上升级开发而来,发展至今,已研制出11种改进型号。该机气动外形仍沿用以色列搜索者MKII型,动力系统后置,采用一台功率达80马力的活塞式发动机。自重325千克、有效载荷45千克、作战半径250千米、最大巡航时间达9.6小时。

该机相较“海雕-10”,技术程度大幅度提升的同时,且能担负更多的作战任务,如通过改进升级后,可搭载重达100千克的武器弹药,除遂行上述作战任务外,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可对敌有生目标发起打击。

俄罗斯在无人机领域有何短板?不可独立使用,只能辅助作战!

就目前战况来说,俄军在尝到无人机作战的优势及甜头外,继续扩大其作用规模及拓展到各条战线上使用。成绩突出的同时,俄军在无人机领域的缺陷依旧存在,首先是无人机体型较小,除“前哨”系列重型无人机外,大体都以中小型为主,而丝毫见不到诸如“猎人”、“鳐鱼”、“牵牛星”等重型无人机的踪迹。这源于上述机型还在研制阶段,俄军自身都没有装备使用,就别遑论投入到乌克兰战场上,由此反映出,俄罗斯在无人机领域还需猛补功课,逐渐缩小与世界其他无人机强国的差距。

再者便是俄军在反无人机方面出现重大纰漏,紧盯世界前沿军事发展趋势的俄军,在相关方面近年来可是大力建设,从硬摧毁到软摧毁,再从电子干扰到防空系统,可谓是种类齐全,配置完善,但在实际运用中却总不尽如人意,进而导致各类装备遭到乌军无人机的打击


因而下一阶段的作战行动中,俄军应在相关方面予以重视。乌军的处境只能用山穷水尽来形容,TB-2无人机数量有限,且由于高强度战斗,使得其损毁程度较之开战初期一直呈上升趋势,尽管有大批西方军援源源不断地运抵乌克兰,这其中就有不少的无人机,但随着战况的加剧,这些可谓是杯水车薪,难以对当下俄乌战事走向产生决定性作用。

无人机领域打破静默,俄军祭出多款杀器,令乌军难以招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