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坤舆GEOGRAPHICA——文明VI历史地理名词优化计划·开发日志·特别篇·喀喇汗

再发一遍工坊链接:https://steamcommunity.com/sharedfiles/filedetails/?id=3000884628

喀喇汗国并不为国内大多数网友所熟知,但是喀喇汗时期却是塑造了今天的我国新疆地区社会面貌的最重要的一个时期。
喀喇汗国是唐朝在西域的统治崩溃后的产物(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带宋控制不了西域的结果之一),因此它的民族成分是极为复杂的。同时又因为文献记载的缺失,喀喇汗前期的历史极其模糊。现代历史学家至今没有找到证明早期几位可汗族属的确切证据。可以确定的是喀喇汗的可汗们是突厥人,但是具体的族属不明。据文献推测,可能是突厥人中的样磨人(Yagma)或者炽俟(Chigil)姓葛逻禄人(Karluk/Qarluq)。而汗号“喀喇”Kara也是突厥语言中的“黑色”,同时还是尊贵的象征。
喀喇汗治下的民族成分则更为复杂,包括了突厥、回鹘各部的同时,还有着于阗国的西域塞人,1006年喀喇汗击败了信仰佛教的于阗,使得佛教在西域急剧衰落的同时还灭掉了世界上最后一个以斯基泰人为主体民族的独立国家。此外,这个时期还有着为数不少的唐代遗留的汉人。
喀喇汗国一直积极发展商业,与东方的辽、宋和西方的波斯、阿拉伯等西亚各国都有着积极的往来,因此进入盛期的汗国为中国和阿拉伯所熟知。《宋史·于阗传》云:“大中祥符二年(1009)共国黑韩王遣回鹘罗斯温等以方物来献。”这个黑韩王就是黑汗,即喀喇汗。而喀喇汗对与西方各国自称“桃花石汗”“东方与秦之主”这可能就是利用信息差冒称中国,来获取更高威望和贸易优势的做法,“桃花石”则是中世纪阿拉伯各国和东罗马对中国的称呼之一,但是这个词起源不明。

喀喇汗1041年分裂为东西两部,东喀喇汗后被耶律大石灭亡,耶律大石在东喀喇汗基础上建立了西辽,因此西辽在西方也被称为“喀喇契丹”,而西喀喇汗1212年亡于花剌子模。
喀喇汗塑造了今日的新疆和中亚。喀喇汗使得突厥人在中亚获得了稳定的统治地位,喀喇汗时期的哈卡尼耶语是今日维吾尔语的主要祖先。而喀喇汗国的封建化使得突厥人定居下来,开始从事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脱离了游牧部落阶段。而喀喇汗时期发达的文化艺术、新建立的诸多经学院也塑造了今日的维吾尔文化。

喀喇汗城市名主要采集自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可见谭其骧先生也认识到喀喇汗对中国西北地区历史的重要性。我还从张广达、荣新江二位学者的论文集《于阗史从考》中摘了6个于阗地名来体现喀喇汗对于阗故地的统治。
喀喇汗城市
八剌沙衮 Balasagun
疏勒 Shule
久越得犍 Qobadian
蒲花罗 Bukhara (布哈拉)
讹打剌 Otrar
萨末犍 Samarkend(撒马尔罕)
怛罗斯 Talas
乙寄乌骨 Altan-emeel
那黑沙不 Nakhsgab
俱战提 Khujand(苦盏)
于阗 Yotgan
乌兹根 Uzgen
约昌城 Qarqan
麻耳亦囊 Margilan
白水城 Isbijab
达失干 Tashkan(塔什干)
西犍 Aksikent
佉沙 Kasa
巴儿思汗 Barskoon
赤鄂衍那 Saghaniyan
忒耳迷 Termez
瑟底痕 Ishtikhan
的柴克 Jizzakh
白讷客特 Benaket
我失 Osh
鸦儿看 Yarkant
克里雅 Keriya
上阿图什 Ustun Atux
下阿图什 Atux
昔格纳黑 Sighnaq
阿尔瑚 Arghu
毕伽达罗 Birgadara
潘野 Phaña
质罗 Cira
阿湿伽毗罗 Āskvīra
杰谢 Gayseta
嫓摩 Phema
讷儿 Nurota
巴尔楚克 Maralbexi
卡利甫 Qarqin

我的合作者Phantagonist还与其他作者制作过一个世界奇观mod:布哈拉城(https://steamcommunity.com/sharedfiles/filedetails/?id=2980056599&searchtext=%E5%B8%83%E5%93%88%E6%8B%89)。而现实中布哈拉城的主要建筑物Kalyan Minaret就是建于喀喇汗时期。这个奇观也与喀喇汗的商业能力契合,推荐订阅,也推荐订阅他的其他mo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