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祝贺!今天,这座开启了上海崛起之路的大厦正式“加冠”了!
《春天的故事》里面有这样一句歌词: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这句歌词唱的就是经典的“南方谈话”。
1992年的春天,总设计师以一名普通党员的身份,先后赴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视察,并一路在沿途发表了重要谈话,史称“92南方谈话”。虽然此次南方考察的最后一站才是上海,最先发声的也是《深圳特区报》,但最先行动起来的,却是上海。

1992年,时任对外经贸部部长李岚清率队考察浦东新区,提出投资兴建一幢中国第一高楼的计划。同时,他也特别希望大楼在命名上能够体现经济和贸易的特点,使其建成后成为新时期中国经济、金融、贸易面向世界的窗口。考察结束后,浦东新区管委会迅速组织专家对这一指示进行落实,大楼名字最终敲定为“金茂大厦”。金茂谐音经贸,同时,金代表金融,金也寓意财富;茂代表贸易,也暗含茂盛、繁荣之意。


因为一座楼,有了一个公司
当时的中国,并没有建设超级摩天大楼的经验,无论是设计、人才还是建筑材料,都极度缺乏,尤其是建设这种超级摩天大楼的建筑材料,很多都必须到国外采购。当时,在没有国家投资和对外招商的情况下,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现为中国中化集团)进入了主管部委和浦东新区管委会的视野。彼时,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对外贸易企业,不仅资金实力雄厚,更重要的是对外贸易都是以美元结算。因此,总公司手中宝贵的外汇资源,让其成为建设金茂大厦的最合适人选。

1993年,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联合国内13家企业以54亿人民币的资金,设立中国金茂(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为金茂大厦的主开发商。

因为建设一座大楼而专门成立一家公司的情况,这是第一次!

接近完美的设计
金茂大厦的设计竞标单位包括美国SOM事务所、波特曼事务所在内的6家国际设计单位,还邀请了15位国际建筑评审专家,法国、德国、新加坡、瑞士、中国香港等40多家国际供应商也被应邀参与到大厦的建设中。而金茂大厦的设计中标单位SOM事务所,应该是全球顶尖的超高层领域建设专家。全世界第一座全玻璃幕墙高层建筑——纽约利华公司办公大楼,世界第一高楼——迪拜塔,当年北美第一高楼——美国的西尔斯大厦都是出自这家公司之手。当时,SOM事务所在竞标方案中以一个中国宝塔造型设计力压其他五家公司脱颖而出。
宝塔是中国古代超高层建筑的代表,是工业革命之前,超高层建筑的最高水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大江大河边上,一般都会有宝塔形建筑,取宝塔镇河妖之意。因此,宝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着祥瑞、平安。

SOM公司不仅在整体设计上充分融入了中国元素,在具体细节之处,也考虑到了中国人的喜好。88层中式宝塔型结构,无疑是最有中国味儿的超高层建筑。为了保证稳定性,金茂大厦除了有坚实的1070根桩作为基础支撑,在结构上,平面结构工程师以双正方形交叠为基础的八边形为建筑主体,将数字“8”融入每一个单元的结构设计中,精巧而寓意美好。整栋金茂大厦的外立面使用了大量铝合金制成的管子做装饰,这种类似掐丝珐琅工艺的镂空线条感设计,让金茂大厦看起来极其精致考究。铝合金在五行中属金,也寓意财富、金融。

而大厦内部前厅的八幅铜雕壁画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它通过汉字,从甲骨文、钟鼎文,一直到篆、隶、楷、草的演变,从文字的角度集中反映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因此,金茂大厦也被称之为有史以来由外国人设计、表现中国文化特征,最被广大国人所接受的超高层建筑的代表作。


先有金茂大厦,后有浦东新区
落成后的金茂大厦,迅速成为上至达官贵人、下至普通百姓的向往之地。 当时,所有的公司都以能在金茂大厦办公为荣,所有的人都以能登上金茂大厦88楼观光为乐。能在上海金茂大厦举办宴席者,无一不是商贾巨富、豪门望族。而一个普通人如果能在金茂大厦工作,他出去之后都会被同行高看一眼。

落成的金茂大厦,当之无愧地成为陆家嘴核心金融区的地标性建筑,拉开了浦东新区飞速发展的篇章。从那之后,无论是中国领导人还是外国领导人,只要到浦东,必到金茂大厦。金茂就是浦东、浦东就是金茂!


20年传奇之路,如今这样延续
1999年8月28日,金茂大厦正式全面营业,如今,因这座大厦而生的“中国金茂”继续着它传奇之路。用“尽致尽美”的匠心精神,以“品质筑就更美生活”为使命,励志“释放城市未来生命力”,做“引领时代”的房地产开发商。

20年,金茂大厦印证了“金茂品质”;20年,金茂大厦见证了“浦东崛起”;20年,金茂大厦伴随“祖国腾飞”!金茂大厦,早已不再是一座大楼那么简单,它已成为了一种象征,一种力量,一种精神!“中国金茂”将坚持这种精神,不断进步,为祖国注入源源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