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沙俄伊兹梅尔级战列巡洋舰

2023-01-18 10:59 作者:插着长矛的坦克  | 我要投稿

前文:采用IS-4底盘的双管重坦:ST-II


伊兹梅尔级又名博罗季诺级,是沙俄得到德国建造超无畏型战列巡洋舰的错误情报后海军要求设计的,在圣彼得堡建造,准备配发给波罗的海舰队。该级共4艘舰:伊兹梅尔号、博罗季诺号、金伯尔尼号和纳瓦林号,均在1915年下水,1917年停工。该舰不是完全自主生产的,需要进口零件,所以在一战时因为零件运输问题进展缓慢,也有国内工厂产能的原因,更因为十月革命彻底废弃。该舰是沙俄唯一的战巡。


它的武器为4座3联装14英寸/50 Model 1913主炮,非背负式布局,安装在电动炮塔里,转动速度为3°/秒,俯仰-5°至+25°,可在-5°到+15°间的任意角度装填,射速3发/分。每炮备弹80发,弹重747.6千克,炮口初速731.5米/秒,最大射程为23240米。2.5英寸高炮每炮备弹220发,弹重4.04千克,炮口初速686米/秒。每具鱼雷发射管备弹3枚。

 

该级舰的前后主炮塔安装了6米测距仪,司令塔顶安装了5米测距仪,数据传输给盖斯勒中央火炮模拟计算机计算。机械式火控计算机可能是1913年引进的 Pollen Argo range clock,要么是国内设计的Erikson system。Pollen Argo range clock的设计非常完善,可以将计算得出的敌舰的预测距离和航向信息通过手动发信器发送给射击指挥仪和炮塔,但是如果本舰在计算过程中改变航向,它就无法计算参数了。

Argo clock


其装甲由克虏伯渗碳钢制成,装甲专门设计得与框架匹配,并用接头固定以分散被炮弹击中的冲击力。水线装甲带最厚处超过了甘古特级无畏舰的水平;水线装甲带长151米,高5.3米,最厚处为238毫米,船首尾减弱到125毫米。上装甲带厚100毫米,高2.89米,从前主炮塔到舰艏逐渐变薄。装甲堡上方的上甲板38毫米,炮廓100毫米;中层甲板水平63毫米,倾斜75毫米;炮座在上甲板上方是300毫米(也有说法是247.5毫米),下方是150毫米。主炮塔前后300毫米,侧面200毫米,顶部150毫米。司令塔侧面400毫米,顶部250毫米。水下防护很薄弱,双层船底上方有10毫米的水密隔舱壁,向船尾方向逐渐变薄。

 

性能:

标准排水量:32500吨

满载排水量:38000吨

水线长度:221.9米

总长度:228.6米

宽度:30.5米

吃水:标准8.81米,最大10.2米

动力:4轴,4台帕森斯蒸汽轮机,25台Yarrow三鼓高压水管锅炉,输出68000匹马力(hp)

航速:26.5节

燃料:1950吨煤,1575吨燃油

航程:16节3830海里

船员:1252人

武器:

4座3联装14英寸/50 Model 1913炮;

24门130毫米/55 B7 Pattern 1913炮廓炮;

8门75毫米/48高炮;

4门2.5英寸/38高炮;

6具450毫米水下鱼雷发射管

 

装甲:

水线装甲带100-238毫米;

炮塔300毫米;

炮座148-300毫米;

甲板25-75毫米;

司令塔110-400毫米


图片来自网络

沙俄伊兹梅尔级战列巡洋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