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文化专栏:远方有风景,远方亦有诗

2023-04-07 22:34 作者:美学小站  | 我要投稿

文化美学书法文化中国书法作为中国文化最凝练的精神产物,其结构方面的审美观蕴藏着诸多奥秘。

书法字体的形体结构是中国书法家表达生命和艺术感情的源泉,是中国书法意境美的载体。形态结构中的艺术精神充分反映着创作主体的人格特质。书法中的“以形写意”就是把字的形体结构和人的精神世界建立起一种可行的联系。 一、线条美。 书法讲究用笔,一点一画一人生,皆昭然绝异者。点画要有质感,有份量,笔画圆润饱满。线条要有力度,有神采等。有质感的点画,其意味风韵浑厚,含蓄,朴实无华,是一种内在而深刻的美。线条美是书法形式的美,源自书写者的控制。五指握笔,不均等用力,通过微妙的调节,营造出线条抑扬顿挫的美感。线条的立体感、力量感和节奏感,囊括了书法线条审美意识的全部内容。

二、结构美。 按楷书字型的类别特征,规定了书写平正的合理原则。但具体创作中,有法而又无法,会呈现出风格各异,千姿百态的结构美。汉字的结构犹如优美的建筑,有美学的因素。单个的汉字需要巧妙的搭配,完美的组合可以表现不同的姿态,使之神态万千。线条的丰腴与峭廋,大与小,长与短,宽与窄,这些结构搭配,要合乎自然美的法则,才能呈现完美的神态。

三、章法美。 一幅作品的好与坏除了点画精美,完美的结构,还需要有完美的章法,是字与字,行与行以及整幅字之间的完美组合,又符合自然美的法则,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章法之所以也称为“布白”,是因为章法质是对空间虚实的艺术处理。实处之妙,皆由虚处而生,“虚”与“实”,“白”与“黑”,相依相生,相映成趣,给欣赏者留有审美想象的广阔天地。譬如大书家郑板桥其书法特点:如乱石铺街,布局上上下下,东倒西歪,宽的更宽,斜的更斜,但整体布局大小错落有致,点画顾盼生姿,字与字之间逐势瞻顾,行与行之间相映成趣,使作品血脉相连,气势贯通,呼应自然,美不胜收。

四、意境美。 意境之美,是书法绘画之精神最高境界,是艺术的灵魂。意境美是一种更深刻的艺术之美,艺术高于生活,又源于生活,使书法具有生命体并渗透作者的丰富情感。如果说神采是书法家的个性,那么韵趣就是作品的个性。比如草书里很多笔画都连在一起,整体感觉很飞扬而潇洒,这种特点就是韵趣。对于书法美的最初感受是高效教学的起点,因为基于美感体验,进而产生对于美的理解和追求,后续的学习才能形成浓厚的兴趣和持久的动力,才能有更好的学习效果。书法教育是一件平实的事,忌虚浮,忌花架子。学生学习书法,就是学习做人,需要“守正笃实,久久为功”。——沈俊书法教育是立德树人的载体。书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教育意涵深远、丰厚。学校建设书法特色文化,营造书法育人环境,使学生从小接受书法艺术和文化的熏染影响,既是磨砺个体的优良品性,如坚持不懈、沉心静气、久久为功等

文化专栏:远方有风景,远方亦有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