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揭秘 SHEIN:中国最低调的独角兽公司【晚点LatePost】

2023-07-22 17:16 作者:酷口家读书会  | 我要投稿

[[shein]] [[晚点latepost]]

巴黎伦敦

米兰

纽约

悉尼

东京

迪拜

新加坡

里约热内卢

很少有中国的时尚品牌

能让海外年轻人这样大排长龙

shin这个大部分中国人都没听说过的

中国跨境电商公司

在海外主营时尚女装

近几年的销售额正迅速逼近ZARAHM这样的巨头

不久前

shin还完成了新一轮融资

是当下最耀眼的全球化超级独角兽公司之一

而在十多年前

他的网页长这样

只是国内跨境电商大潮中普普通通的一员

这么多公司

为什么偏偏是shin活到今天

成了一家上百亿甚至一度上千亿美元的公司

在国内默默无闻的试验

凭什么会在海外突然崛起

2012年

shin先是进入了美国市场

打开网站浏览一下

你就知道为什么美国人会为之疯狂

根据中心的一份研报单

以女士卫衣这个品类为例

shin的款式数量就是ZARA的上百倍

大部分商品的价格也显著低于其他两家

适应的特点就是款式够多

价格够低

但这实现起来是很难的

生产了这么多衣服

如果不能在规定时间内把它都卖掉

那么库存成本就会升高

所以传统服装业为了规避库存可能带来的损失

为提前把这部分成本都转移到服装

原本的价格上

那么服装的价格也就会低不下来

传统时尚产业按季节开发服装

一件衣服从设计到下单再到上架

需要三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如果品牌没能猜对几个月后的流行趋势

就将面对滞销的噩梦

快时尚的发明者ZARA颠覆了这种传统

他将大牌新品的流行元素组合成自己的设计

先生产小批量衣服至少500件

最快能在14天内送到门店

全球6000多家门店搜集的客户诉求和销售数据

会在当天传输至ZARA西班牙总部的数据中心

卖得好的衣服款式则会快速追加订单

崛起于1990年代的ZARA

是靠个人电脑改造生产环节

实现快速响应时尚

而不是冒着滞销的风险去猜测流行趋势

这让他的创始人一度成为世界上身价最高的人

和ZARA相比

shin在线上销售

依靠互联网

他要如何让快时尚再快一点

互联网让shin能更快更准确地搜集

预测不同国家的流行趋势

辅助设计服装款式

完成设计

shin会向供应商下单

一般不超过100件之后

打样到生产的流程缩短至最快七天

衣服在网站上架后

那些销量好的衣服同样会在后续快速追加订单

这种模式叫做小单快反急

先将小批量产品投放市场

测试在对脱颖而出的爆款快速返单

从而控制库存风险

shin和ZARA其实都是小单快板的模式

但是shin会更快更灵活

比如说ZARA一次最少生产500件衣服

是一次最少生产100件衣服

那么同样做3000件衣服的话

ZARA一次只能测六个款

是旧的

可以测30个款

测的款越多

上限也会更快

这样押中爆款的几率也会更高

正如ZARA有西班牙本地的供应链

才创造了快时尚的传奇

要想支撑起shin这种量级的小单块板

地球上只有这个地方能做到

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

拥有世界上最大最完备的服装制造供应链

这里的原料丰富

工艺成熟

能组合出的服装款式要比西班牙多得多

华南的服装制造业非常成熟

10年前就已经有小单快反这个模式了

很多服装品牌都希望自己的供应商是这个模式

但是供应商不一定愿意订单太小了

几十件100件工厂机器开机都不止这个价格

所以很多公司都已经做不下去了

那为什么偏偏试验做成了钱是一方面

一般服装行业的账期基本上是60天乃至更长

而试验设置的账期最长是发货后30天

如果赶上大促

大订单还会缩短到一两周

减少工厂的资金周转成本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供应链效率

shin做了一套异常完善的数字化系统

串联起各个供应商

几乎涵盖了采购制造

销售运营等所有环节

有详尽的数据看板声音

还设置了专门的学习区

供应商可以在这里看教程

学习甚至考试

我们之前去过一家适应供应商的工厂

他们的后台数字面板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细节

就是系统会根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失误

标一个数

在界面上上面会写着

本月我厂少赚了多少多少钱

传统的服装品牌很少会有这么细节

这么健全的数字化管理系统

今天和诗印合作的中国供应商已经有上千家

他们共同让整个链条的效率

提升到了不可思议的水平

行业为销售库存

一般为25%到40%

而适应的为销售库存

Two percent below

two percent shin的模式其实很好总结

他的成功没有秘密

适应就是一家很正常的公司

可能就是太正常了吧

2020年估值150亿美金的时候

主流媒体都没有关注到

他得是印上了全球独角兽的排行榜

前面就只剩下四节蚂蚁

SPACEX这样的超级明星公司了

这些公司都有很核心的技术壁垒

但shin就不太一样

它的模式其实行业里都知道

也都难做

只不过做起来周期长

回报慢

结果就是其他公司不愿意做了

去应城有耐心继续做下去

声音的耐心

很大程度上源于他同样低调

神秘的创始人徐仰天

回顾徐两天的经历

国际贸易系毕业后顺理成章进入外贸行业

后来创业做起了跨境电商

当时的做法普遍都很简单粗暴

建一个网站

然后去搜索引擎上买流量

再把国内的便宜货直接卖到海外

赚一个差价

兰亭集势就是当时的代表

他主要做婚纱

利润本身就很高

他们的人说过

夸张的时候

你把竞价的人民币改成美元

这就很赚钱了

徐永天在早期也是靠婚纱跨境电商赚到快钱

而在此期间

女装品牌run away

这让许仰天再次看到了好生意

在2012年放弃了婚纱业务

当时已经固定下来的域名SHINSIDE点com

全力转型做跨境女装

这时的许仰天似乎开始对快钱越来越警惕

在后来一次采访中也表达过

他看到老路子已经行不通

要做品牌

许仰天在一些关键时期都做了一些很理性介

符合长期利益的决策

哪怕当下固有损失

比如说2015年

公司每个月已经有几千万的订单了

他是12天

执意要把公司的网站域名从shinside dot com

改成了诗音dot com

这么做的后果是

短期内

大家在搜索引擎上很难直接搜到他的新网址

流量减少了

订单也就会减少

但今天我们可以读出徐景天那时的野心

一家全球化的大公司

必须有个又短又好记的名字

命运也没有辜负

他是应赶上了网红经济的红利

在线上营销费用相对低廉的时期

积攒了大量粉丝

今天的新公司已经很难再做到这种量级

当然shin最大的机遇是

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疫情

疫情让ZARA这样的线下店大受打击

而靠线上销售的shin则迎来爆发性增长

2022年

shin更是全球下载量最多的购物类手机应用

这让许仰天的野心也再次膨胀

2018年适应的商业计划书上还写着

他要做的是一个互联网版的ZARA

现在他的目标肯定不只是这个了

在虚拟的网站上

我们能够看到家居家电

数码配件

这些不是服装类的产品

而且从去年开始

他也陆续开放了第三方卖家的入住尝试

去做一个平台

未来适应可能要做的是一个全球版的淘宝

现在的shin加快了在海外的布局

通过融资

联合更多地区的资本盟友

应对世界各地的监管环境

声音已经足够大

大到需要直面新的国际形势

应对日渐复杂的全球化挑战

做到这么大

或许连徐阳天本人都始料未及

10年前刊登在进出口经理人杂志的这篇文章

是徐景天极少数的公开表达

他说自己做适应只是尽力走快一点

做精一点

想远一点

这篇文章并没有引起什么反响

因为那一年大家关注的是中国跨境电商第一股

兰亭集市

在美国上市10年后的今天

这个局面已经完全反了过来

当短期的机会主义已经没有故事可讲

shin的朴素经验反而显得尤为新鲜

尽管这个经验听起来就像个古老的教会

创业者们往往需要更多的耐心

才能发现自己究竟有多大的野心啊

本期视频改编自晚点之前发布过的这些报道

想了解更多适应的故事

推荐大家搜索订阅晚点lay post

查找阅读

喜欢这期视频的话

欢迎转发点赞收藏关注晚点lay post

我们下期再见


揭秘 SHEIN:中国最低调的独角兽公司【晚点LatePost】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