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落日为何不是圆的||光学

2022-01-09 21:20 作者:湮灭的末影狐  | 我要投稿

// 稍微整理了一下,这学期的光学大作业。

// 说起来这学期还真是有点懒了

// 刚刚结束的这学期学光学,然后每个小组需要完成三篇小论文,这是其中一篇,主要有笔者和一位同学完成。

简而言之,我们要试图解释的是这么一个现象:

椭圆形的太阳

照片于2021年10月21日17时18分摄于天津市南开区水上公园,虽然这张有点糊,但是可以明显看出太阳的轮廓并非正圆,而是接近一个椭圆的形状。

这种现象的原因来自大气。空气作为光传播的介质,有一定的折射率;而太空的折射率是1. 不难想到,从地表到太空,随着空气变稀,折射率应当从地面的值均匀变化到1. 

这一折射率梯度会影响入射地球大气的太阳光线方向,造成光线入射的方向和观察者实际看到的方向不同,这种现象称为蒙气差

蒙气差。图源:参考文献[1]

蒙气差可以强行数值计算。先画个简化的光路

弯曲光线示意图

根据折射定律和几何关系,有

n%20R%20%5Csin%20%5Ctheta%3Dn_%7B0%7D%20R_%7B0%7D%20%5Csin%20%5Ctheta_%7B0%7D

%5Ctan%20%5Ctheta%3D%5Cfrac%7BR%5Cmathrm%7Bd%7D%5Cphi%7D%7B%5Cmathrm%7Bd%7DR%7D

n_0%2CR_0%2C%5Ctheta_0 分别是地面折射率、地球半径、地面观察者看到的光线仰角。

一通操作,可以得到我们地面观察到的某束光线的光源的真实方向天顶角:

%5Calpha%3D%5Carcsin%20%5Cfrac%7Bn_%7B0%7D%20R_%7B0%7D%20%5Csin%20%5Ctheta_%7B0%7D%7D%7BR_%7B0%7D%2Bh%7D%2B%5Cint_%7BR_%7B0%7D%7D%5E%7BR_%7B0%7D%2Bh%7D%20%5Cfrac%7B%5Cmathrm%7Bd%7D%20R%7D%7BR%20%5Csqrt%7B%5Cfrac%7Bn%5E%7B2%7D%20R%5E%7B2%7D%7D%7B%5Cleft(n_%7B0%7D%20R_%7B0%7D%20%5Csin%20%5Ctheta_%7B0%7D%5Cright)%5E%7B2%7D%7D-1%7D%7D

只要得到空气折射率和海拔高度的关系,上面的积分就可以数值硬积。进行一堆资料的查,[2]代入当天天气,得到:

折射率和海拔高度的关系

中间一个突变是对流层和平流层的边界。

然后,由于折射率过于接近1,我的 mathematica 居然被搞出bug来了,后来只好换了 python,工作量还不小。

数值计算代码片段

总之呢,又一通操作之后,算出来一个蒙气差 %5Cdelta%20%3D%20%5Calpha-%5Ctheta 的关系。

蒙气差数值模拟结果

我们回到那天拍的照片。当时,我们连续拍了一组照片,记录时间并可以根据时间反推太阳高度角;此外,我们从照片上提取坐标,计算了太阳的短、长轴之比:

观测结果

然后,由于太阳对地张角并不大,短长轴比用蒙气差估算的方法是

%5Cfrac%7Bb%7D%7Ba%7D%3D%5Cfrac%7B%5Cpartial%20%5Calpha%7D%7B%5Cpartial%5Ctheta_0%7D

最后,代入前面的数值计算结果,和观测结果对比一下:

实验数据和观测结果对比

虽然理论和实验拟合效果一般...但是考虑到一路下来误差都不小,数量级、趋势都没错就算胜利了吧。

差不多就写到这里吧。想要python数值模拟源码的朋友们私信或者邮件联系。

参考文献

[1] M. Menat, Atmospheric  phenomena  before  and during sunset[J]. APPLIED OPTICS,1980.

[2] 倪育才. 空气折射率埃德林公式的修改[J]. 计量技术, 1998(3):6.

落日为何不是圆的||光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