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丹青》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学术观摩展—毛雪峰


【艺术简介】
毛雪峰,大漠堂主,中国现代重彩山水画的开创者。甘肃临洮人,2005年定居北京。1989年毕业于新疆艺术学院美术系,1997年毕业于北京画院中国画专业研究班。先后深造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家画院,清华大学研究班、精英班。
历任新疆自治区书画研究院首任院长,全国当代山水画大展组委会副主任。现为中国民进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北京中国西部画院院长、中国重彩山水画院院长、民进中央开明画院常务理事兼新疆民进开明画院名誉院长、美国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加拿大世界艺术家联合总会副会长、北京大美书画院院长,北京毛雪峰艺术馆馆长、北京雄峰科技文化研究院院长、中国石齐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孔子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兰州大学、扬州大学、日本国艺术院、香港艺术研究院、香港国际画院、印度新德里夏尔达大学、定西师院等大学客座或兼职教授,新疆石河子大学新疆大山水画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文化部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理事,中国创新艺术家提名活动学术主持人,中国山水画研究会名誉会长。
【作品鉴赏】
生命的回声——读毛雪峰的新疆重彩山水画 文/萧阳

拜读毛雪峰先生的画集已经过去数日,一种情结久久地挥之不去,那种视觉盛宴般的震撼久久弥漫在心,一直找不到恰当的文字来表达。心灵似乎是被一种黄钟大吕似的音乐敲击着,颤抖着,在深邃浩瀚的时空里久久游荡…中国西部,蓝天厚土,千山之父,万水之源,纯净的雪域、苍茫的草原、倔强沧桑的胡杨林,上天赐给我们如此神秘而多彩的广袤世界。正是她,孕育了光照干古的华夏文明。一直以来西部遥远的大漠与苍天是一个被历代诗人不断讴歌的主题,历代文人表现西部山水的诗篇与绘画,都不约而同地将其题旨指向一种苍茫、浩瀚、雄健与悲壮的美感与情思。西部的大漠与苍天亦因此而彰显出其独特的胸怀与格调,特别是那种阳刚之气与浩然风范,成为中国艺术传统中一枝独秀的独特精神之脉。那“天苍苍,野茫茫”的辽阔,那“平沙万里绝人烟”的荒寒,那“一川碎石大如斗”的悲壮,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无不呈现出西部山川的阳刚雄健、浩瀚苍凉的诗性精神与慷概大气。西部山水养育了毛雪峰,并赋予了他绘画天赋和攫取灵感的厚土。

西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资源,深深地影响着毛雪峰的艺术状态,她的沧桑和极富变化的地域风貌吸引着他。多年来他走遍了天山南北,深入无垠的大漠戈壁,倘佯于苍莽的黄土高原,感受自然万物,直接融入大自然汲取艺术的营养,感受心灵的脉动。独特生命的体验导致了他对艺术人生的诸多思考。绘画是心灵的符号,是情感的迹象。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使其最直接地体验到天地的意蘊,产生了人类与大自然的相偕相容的终极思考。

几十年来 他把自己的情感完全融入了西部,每幅画都是他一次心灵的诠释,强烈地表达着自然山川的意蕴和人文精神。他说他的创作题材离不开西域这片神秘的土地,只有这里才有他取之不尽的创作资源。他用自己身心感受和领悟西部浑朴的风土人情和沉雄粗犷的壮美风貌。从而得到灵感和素材,并不断升华为心中的画境和炽烈的创作激情,带着一种率意、昂扬、真诚和强健表现着西部,他将结构、色彩、气韵、意境融为一炉,カ求将西部之魂倾注于笔端,挥洒于纸绢。经过多年的不断提炼,他的绘画语言愈加纯粹,能做到单纯而不失变化,丰富中又不感杂乱,笔墨语言和笔下物象和谐统一,但一看去就能认出他独特的语言和笔墨符号,他的画里有一种混沌的力量,有一种体量感,大山大水的壮美气势!他所用的一切手段不仅仅是描摹山水的形状,而是抟达山水之精神、山水之生命、山 水之的灵魂,他的山水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在表证他的观念,不仅仅是对西部山水独特的认识,更有许多他所领悟的人生观念。层层叠加的积染,把厚土沧桑表现得如此混茫,仿佛把观者带入了一个用情感精神构筑的山水世界,其中宏大的构图,磅磚的气势,把西部的地域风貌为我们艺术的展现出来,使我们从画面中看到了祖国西部的苍茫和广袤。

他的作品能显露出深厚的造型功底和的精湛笔法,在极强的表现力中,以饱蘸的激情,为我们展现了这块土地的灵性与魂魄,以精到的手法,展现出了西部独特的地域风貌。在充满现代审美情趣的精妙组合画面中,透露出的是创新意识,充盈著沉雄博大之美。那苍茫的山峦、浑厚的黄土,如血的残阳都有绝妙的描绘,使你感到震惊,因为那从画中透出一种雄浑之气,那是来自西北山野,来自宇宙洪荒,在黄钟大吕的高亢振奋中使人感受到了莽莽苍苍,使人不知不觉的沉醉在寂静、空灵,博大而又神秘的自然境界之中,体验着一种生命一一博大深沉、而又充满律动的意蕴。

他的作品中己显现出一种融入中国文化的自觉意识,体现着一种独特的创造精神,以自己的文化眼光和智慧去弘扬民族精神。在他的画中我们似乎还可以看到一种宣传西部风土人情和西部的文化使命担当和责任感。

他的作品中己显现出一种融入中国文化的自觉意识,体现着一种独特的创造精神,以自己的文化眼光和智慧去弘扬民族精神。在他的画中我们似乎还可以看到一种宣传西部风土人情和西部的文化使命担当和责任感。他的作品中己显现出一种融入中国文化的自觉意识,体现着一种独特的创造精神,以自己的文化眼光和智慧去弘扬民族精神。在他的画中我们似乎还可以看到一种宣传西部风土人情和西部的文化使命担当和责任感。

新疆地域辽阔,不仅广地域袤,而且风貌各异。这里山似铸铁,大漠无垠、戈壁苍茫,如果在旧有的笔墨程式上、以固有的风格理念与笔墨技法去创作新疆山水,有点无从下笔,其表达空间已经非常有限,这就需要寻找新的表现形式、新的绘画风格和新的技法来更新、补充和完善,而且这片厚土承载的东西太多.而要尽可能多地去获得,就必须彻底抛弃过往、从一草、一树,一山、一水开始.再进入到事物内在结构的探索之中。因此“融合古今,折衷中外”,创作出富有新新疆地域特色的 山水画成为毛雪峰一直以来思索的一个课题。他反复实验着如何把中国传统笔墨与新疆独特地貌完美结合的表现手法。

这份探索是相对于传统山水程式的超越,亦是对传统的提纯丰富,他将西方的一些绘画技巧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这种用突破来尊重传统的方式。使其在自己的作品中除了色彩的浓淡干湿对比之外,更有独特的精心设计色彩变化,让色彩形成的强烈视觉冲击来弥补传统中素净含蓄却略显单调的一面。他舍弃了传统手法里的勾皴点染,采取水冲墨染等新手法,随类赋彩,处处用笔但不留笔的法则,使得墨色沉稳深沉,层次厚重。再通过对山体块面的组合和空间的构成,充分表现新疆那独特的土貌沙质、风蚀雨淋、水蚀性地貌特点和那种苍浑、斑驳、原始和粗犷的旷远寥廓,体现出的博大深邃和刚毅的精神特质。这种形式的突出表现是以笔墨为依托,强化色彩的表现力,把色彩提高到与中国画中的线条、笔墨、一样重要的位置,充分利用色彩之所长,在绚丽烂漫画面上,表达新疆风景之美,具有鲜明的东方情调及现代审美意韵。毛雪将景物中五颜六色收罗入目后,准确而刻地提纯出源于生活却又超脱于生活的色彩,然后用近乎狂热的笔法,将这些升华后色彩大胆而热情地泼洒在纸面上,几乎每一幅作品都有鲜明的原色,或者大块的蓝色,或者大块的红色,或者红、蓝、绿、黄色一块一块和谐地共处在一起,星现出明快.优美、极富感染カ的画面。色彩与水墨交汇,意象与实境融合,异彩纷呈,绚丽多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西部重彩画风。

毛雪峰在构图上一般都追求饱满。顶天立地,强调对形式美感的营造和平面分割的同时,有意向纵深无限延伸,大大加强了画面的幽邃雄浑与无限深远的境界,水墨冲染中形成的明暗变化.又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与丰富性,延伸了空间感,形成了气势恢宏的大景观。这种磅礴大气与沉雄气势造成了一种视觉的震感,激荡着一种浩然慷慨之气,给人以气象浑成而又生力弥漫的独特美感。在《历史的回声》一画中,色彩对比强烈的 u山体横向展开,并层层叠加.给人以巍哦雄秀之感,远处连绵的群山,把人的视野引向天地相接处的叠嶂雪峰,使画面显得苍茫浩瀚而旷远。《山祖动荡的感觉》、《昆仑崛起》以大面积悬崖峭壁为主的画面,只在一角点缀了清冷幽寂的月亮,没有树木,构图极为简洁。这样构图取景着无对大自然严谨深入的理解,没有炽热的感情,没有深厚的功底,是很难表现的。
多年来,毛雪峰先生把自己的全部精神都凝聚到三寸长毫上,以笔为舵,以纸为心声,尽情在艺术之海里作精神与心灵的畅游,他倾心于绘画、倾心于西部的和自然和人文。看他作画,你会读到作者生命的渲泻和探索艺术本真的执着,他如痴如醉的行走在空旷辽远的西部山水中,执着地追随着西部的肃穆与壮美,白皑皑的雪山边,火红的岩石下、巍哦的昆仑天山上,我们都能看到艺术圣徒毛雪峰的身影,那一串串脚印,一步步伸向远方,消失在无边无际的艺术苍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