窒息的家庭——原生家庭为什么可怕
原生家庭这个概念经常被提起:很多人会怪罪它,几乎什么事情都往它身上摊。
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原生家庭固然是问题的根源,但这种受害者心理证明自己远远没有成熟。
成熟的心理是什么?
摆脱原生家庭。
且不论自己的家庭怎么样,就算你自己成立了一个家庭,你必然会陷入到新的一个“原生家庭”中并由受害者变为加害者。
这是由家庭的特点决定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命运是什么?是西西弗斯的石头,是无穷无尽的轮回。
为什么原生家庭这么可怕?几乎能奴役所有人,让所有人都感到窒息?
第一,缺乏边界感。
亲密关系之所以是亲密关系,就是因为距离更近:这是牺牲了一部分边界感换来的。
即使你不是为了一己之私的控制欲,而是真的为了家庭或是家庭成员好,这种窒息感就会蔓延。
先做个区分。
什么叫一己之私的控制欲?
我口头的“为你好”其实是为我自己的利益让你当下多吃苦。
真正的为你好是什么?
是让你获得利益,并减少你损失的利益,实现利益最大化。
但亲密关系的最可怕之处,不是打着“为你好”旗号的PUA,而是真正为你好的举动。
这些举动有什么?
你做了一点什么事,其他人会担心你的身体健康,告诉你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吃,会怎么怎么样;其他人为了害怕你被人坑上当受骗,于是时时刻刻监视你的一举一动防止你乱花钱。
当然你会说,这种很正常啊!
因为老人不是容易上当受骗,尤其是保健品什么的。
接着你就会发现你确实是为了老人好,但他们会否认你。
你做得没错,老人也没错,错的只是骗子。
但这就是窒息感的可怕之处。
你这种真实为了别人好的举动,却会让别人感到窒息:不是说你做错了,而是他感觉自己一举一动都被监视,都需要经过许可,虽然可能保证了利益不受损,但他活得十分压抑,没有自主权,没有私密空间。
在原生家庭这个环境下,你的所有行为都要符合利益最大化原则。
第二,家不是讲理的地方。
这个问题其实我已经通过其他形式在专栏说明过了。
不要说家,任何地方都不是讲理的地方。
包括你们所以为能讲理的地方。
能讲的东西只有两个:感情和利益。
发现没有?
所有的地方都是讲这两个。
而其中,感情往往又来源于亲情和利益。
甚至亲情很多时候敌不过利益。
之前不是有一句话说得很好,说没有物质的爱情就像一盘散沙,都不用风吹,走两步就散了。
但问题在于,如果没有物质,那么关系很容易崩溃;如果太注重物质,那么原生家庭的窒息感就会让人喘不过气。
破局之道是什么?
就是既有物质,但又不注重物质。
大多数人都没有这个条件,所以很多都很窒息。
发现一点:如果没有物质,又因为缺乏物质十分注重物质,这种家庭的窒息感是最强的。
那家不是讲理的地方还有其他原因,简单说一下。
每个人讲理的本质都是希望同化对方,但显然不论是同个环境不同时代还是同个时代不同环境的人三观是天差地别的。
比如同家庭的家庭成员,同年级和同一届的学生。
不外如是。
甚至同环境同时代的双胞胎三观都可能有差异。
所以讲理的话一定是同化不了对方的。
双方既同化不了对方,就会因为心理防御机制去抵触对方的控制,这时即便对方是对的也会通过否定对方来保护自己。
任何讲理的结局,要么是提出利益交换,要么就是演变为争吵。
和平解决是不存在的,在公共场合大家只是碍于面子不好吵,但心里一定互相记恨。
但如果是家庭中而不是公共场合呢?
当然就是撕逼啊,吵啊!
一定要以包容的心态化解家庭矛盾,因为你知道一件事,如果你在意对方,那么就不要和他讲理,默默付出就好了。
第三,躲不开。
家庭之中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边界感和私人空间是很模糊的。
大多数时候,你想维护自己的边界,其他人还会强行要求你放开边界。
更要命的是,因为家庭不同于陌生人,一旦你看到陌生人或者你的同事同学,他们即便是做了一些在你看来很不合适的事,你也识相地不会当场指明。
但是家庭不一样了。
家庭成员看到令自己不舒服的行为几乎是立刻指出,不会顾及你的面子,你现在正焦头烂额:因为这已经成为一种被动技能了。
只要你一做,一不符合,马上触发,马上就有人说。
你一回应,对方马上还嘴,多见于以下几句:
1.你总是你想你对
2.你太霸道了,所有人都得让着你
3.我这是为你好
4.你怎么就不反思自己
5.你是不是不爱我了
6.我为你付出那么多,你还这么对我
7.要不是一家人,对其他人我才不会跟他说这些
8.家要有家的样子,什么都不能说就和陌生人一样
然后窒息感一下上来了。
是不是很有感觉?
但最可怕的是,你除了独处几乎逃不开这种困境。
而你一旦有了家庭,你又会不由自主地被同化,成为新一代加害者——我要说的是,这几乎不是人的问题,而是家庭这个社会关系的必然产物。
要成家,就要有觉悟。
解决方法也很简单,就是离开原生家庭。
怨天尤人,顾影自怜做给谁看?
谁痛苦,谁改变。
如果你认为原生家庭导致了你的不幸,那最好的方法就是离开,而不是继续压抑,然后把自己逼疯,然后痛斥原生家庭,怪原生家庭导致了这个结果。
摆脱受害者心态是不受害的第一步。
虽然面对现实很痛苦,离开家庭自力更生并非易事,但要成长 ,这一步必不可少。
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