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移民加拿大的中国人,过着怎样的生活?
衣
秋冬季节,天冷了,你可以去领取慈善机构发放的衣服和鞋帽,东西不仅是全新的,而且还有加拿大鹅这种大牌子。
食
在街上晃悠饿了,看了下钟楼上的时间,发现到饭点了,你可以去慈善机构开的饭堂吃大锅饭!清汤寡水?被歧视?完全不会!食堂有荤有素,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你说它是贫民窟,但这里其实更像是一个家。请记住,在加拿大你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并且从来不会因为拿了社会福利而被另眼相待。
住
睡桥洞不安逸?露宿街头嫌太吵?那么你可以拿着政府每月补贴的800加币援助金去租一个小房子,剩下的钱可以买酒买烟。
行
没事儿了去街上转转,无聊了可以参加慈善机构举办的各种娱乐活动,如果碰到了麻烦和问题,那么政府的工作人员可是随叫随到的。
工作
国内那些有意向移民加拿大的客户,大多都是想到了加拿大,在享受社会福利的同时,获得一份收入超过国内现有工作的Job。这些客户年龄平均在25~55岁之间,有的是为了自己的未来,而有的是为了子女。
加拿大是一个保守且遵循古训的国家,雇主一般不会接受非加拿大学历的工作申请人,所以一个很特别的现象就出现了:你能看到有不少一大把年纪的新移民跑去学校上课,叔叔阿姨的举动让不少网友调侃甚至讥讽“为了出国老脸不要”,但这些人殊不知,一旦这些目标坚定的大龄人群成功移民了,他们所做的一切都可以说是“超值”的。
想在加拿大工作,不可或缺的一个证明就是牌照,即使你只是酒吧里的打工仔,或街头杀鸡的师傅,也得持牌上岗。过去大多数到加拿大的中国移民都是从打工仔开始的新生活,他们干过收银,扫过商场,甚至种过地。
这些累脖工(Labor)全凭体力,不怎么费脑子,但工资不会比专业工作少太多,也不会被歧视,早些年成功移民的大叔大妈们基本都是这样“白手起家”的,后来买车买房还开了连锁店。
因为开始新生活的起点很低,加拿大一度成为新移民的目标国家,近些年移民群体主要聚集在多伦多、蒙特利尔和温哥华这样的一线城市,这使得当地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工资水平也有所下降,累脖工自然也被影响。
所以新移民渐渐地开始向二线城市或者小村小镇靠拢,虽然这些地方较为偏远,但挣到的钱却远比在一线城市打工的要高。
教育
西方对待教育普遍是“因材施教”的态度,上完高中后,孩子们一般都清楚了自己未来要走什么样的道路。如果有某方面的特殊天分,他们会去继续上大学、考研读博深造。如果资质平庸,那么他们便不会再读大学,不让那些三教九流的大学割他们的韭菜,而是安安分分地上个技校考个牌照去做工人。
因为市场观念的不同,在加拿大做工人是件“日久生情”的事情。普通工人年薪在4-5万加币,而技术工人平均年薪在6万加币。如果脑袋不笨,动手能力强,晋升是很快的。在加拿大,读大学并不是孩子的必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