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王国风云中的风云国王——弗雷德里克二世(教会篇)

2020-11-20 14:06 作者:Pad13ofCK  | 我要投稿

这一回我们继续来看游戏《十字军之王2》CK2 1241剧本的第二位推荐人物,弗雷德里克二世的历史背景故事。在前一回的最后写到,弗雷德里克二世与教宗格里高利九世闹崩。神罗皇帝不仅遭到绝罚,罗马教宗更是计划主动发起大规模进攻,这也标志着皇权与教权间的战事再次开始。那么在这一篇中,我们就来看看双方间在接下来十年中的冲突与对抗。同时这也是弗雷德里克二世人生的最后十年,神罗皇帝死后霍亨施陶芬王朝又将迎来怎样的结局?


五、双雄对立罗马危,第海翻腾月西垂

面对教宗的南北组合拳大招,弗雷德里克二世当然不会坐以待毙,立刻发起了对教会的反击。神罗皇帝首先封锁了南方的道路,将格里高利九世派去各地通知绝罚消息的修士纷纷擒住,然后打包流放去了耶路撒冷。然后弗雷德里克二世又和手下的法学家皮埃罗 德拉 维尼纳,逐条反驳了教会的指控,并将自己的辩护信抄写多份送给各位枢机主教。最后神罗皇帝又亲自领兵,在北意大利压服那些蠢蠢欲动的墙头草城邦。

到了1239年7月,弗雷德里克二世从萨丁尼亚召回了自己的私生子恩佐,并将他任命为帝国在伦巴底的教会代理官(Imperial vicar),专门对付不服从于皇权的教会反对派。神罗皇帝令恩佐向南进军,走东路攻打意大利中部的教会领地。而弗雷德里克二世自己则在9月挥师西进,意图与伦巴底联盟再决生死。但是任凭神罗皇帝如何挑衅,米兰人这回始终躲在城中坚守不出,不给对方野战的机会。弗雷德里克二世认为围攻防御严密的米兰城胜算不大,只得率军撤回克雷莫纳。好在东南线的恩佐给他父亲送来了好消息,罗马涅、马尔凯、斯波莱托等教会领地纷纷被神罗皇帝的军马占领。

弗雷德里克的私生子恩佐,他是神罗皇帝在北意着重扶植的人之一

既然北线求战不能,弗雷德里克二世便索性转变了目标,打算先去解决自己的另一大对手,即罗马教宗格里高利九世。于是神罗皇帝随后也动身南下,走西线穿越托斯卡纳,在同年圣诞到达比萨暂歇。到了1240年2月,弗雷德里克二世的军马攻占了福利尼奥,兵锋直指罗马。而此时的教廷中也决非铁板一块,不少高级教士都不认同格里高利九世的计划,认为罗马难以抵挡神罗皇帝的威势。同时弗雷德里克二世也秉持着一贯先礼后兵的做法,对谈判持开放态度。墨西拿大主教兰多内等人就借此机会,在皇帝和教宗中间多次尝试调解,但都没能取得什么实际效果。

意大利中部地图,我大致标上了弗雷德里克和恩佐的进军路线

既然双方都不愿退让,弗雷德里克二世便率军继续南下,很快攻破了维特博、科内托及苏特里,距罗马城已是咫尺之遥。与此同时,东边圣城耶路撒冷那边也并不太平。虽然神罗皇帝希望与阿尤布的继承人续订和约,始终拒绝参加十字军,但是欧洲自有其他贵族愿意前往。香槟伯爵西奥博尔德四世、布列塔尼公爵彼得一世、蒙特福特的阿毛里(阿尔马里克)六世等人,领导这波十字军到达阿克,后称1239男爵十字军。在前面提到过,耶路撒冷的本地派与神罗派一直不和,因此新军前来后很快被本地派接受,引以为援对抗撒拉逊人。而弗雷德里克二世留在东方的代理人,则留在提尔闭门不出。不过随着十字军在加沙败于撒拉逊人,阿尔 穆阿扎姆的儿子达乌德趁机攻破了耶路撒冷。如果不是阿尤布的内战,基督教的海外王国恐怕又难免一场灭顶之灾。

回到欧洲这边,弗雷德里克二世在意大利中部的行动,给教宗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但是格里高利九世显然不会坐以待毙,1240年2月22日,罗马教宗公开发表了极富煽动性的演说。在众人面前,他将自己的冠冕戴在了圣彼得和圣保罗的头骨上,宣称如果市民们不愿为保卫罗马而尽力,那么就让这两位圣徒来拯救西部的圣城。格里高利九世还向众人许诺,对神罗皇帝的战事是神圣的,保卫教会的人能够得到与十字军同样的权利。为了显得正式一些,格里高利九世还命人将十字架绣在愿意参战之人的衣服上,这也为他争取了城中相当一部分中立派的支持。考虑到罗马已有准备且城墙坚固难攻,弗雷德里克二世最终没有直接围攻该城,而是绕过罗马继续向南进军。神罗皇帝的做法是否明智也许存在些争议,确实有人以近1500年前的汉尼拔来比喻他的行为。

离开罗马继续向南后,弗雷德里克二世的军马劫掠了贝内文托的教会领地,随后撤回了西西里。长期的军事行动而又缺少实际战果,给神罗皇帝带来了极大的经济问题。一路劫掠获取的金钱,远远不够支付高昂的军费。因此弗雷德里克二世不得不向意大利的银行家们借钱,以此来维持手下的大军。但是借来的钱总是要还,神罗皇帝手头又拿不出现银,只得以西西里出产的谷物抵债。作为地中海地区著名的粮仓之一,西西里有着丰富的的谷物储备。不过由于弗雷德里克二世的财政空洞太大,仅靠价值不算很高的谷物根本填不完。于是神罗皇帝又从北非引入犹太人到西西里,作为农奴进行生产。但是犹太人相较于撒拉逊农奴,并不是很好的农夫。此后几年西西里的谷物产量一直在下降,又进一步打击了弗雷德里克二世的财政。最终神罗皇帝也只能通过向意大利的银行家和商人授予商业特权,来获取金钱或偿还债务。当然这么做也是有代价的,此后西西里的经济命脉便逐渐落入了银行家手中。

后面的事不再多说,此时在意大利北部,由于没有了弗雷德里克二世的坐镇,反皇帝的城邦势力又开始行动,并控制了东北部的费拉拉。于是到了1240年后半,神罗皇帝离开西西里再次北上,打算重新加强对意大利东北部的控制。弗雷德里克二世此行的主要目标,是费拉拉及其南部的拉文纳、博洛尼亚和法恩扎。不过神罗皇帝在第一站法恩扎就遇到了麻烦,同年10月,弗雷德里克二世对此城展开了围攻。但是由于缺少重型武器,其军马在攻坚战中的表现同以往一样比较乏力。随着冬歇期的到来,神罗皇帝倒也不急于破城,希望饥饿能够动摇守城者的决心。

到了1241年3月,弗雷德里克二世对法恩扎的围攻仍在继续。而罗马的枢机教会,此时也在推动皇帝和教宗间的谈判。对于弗雷德里克二世来说,他一直并不排斥通过外交手段解决问题。但是格里高利九世并没有这方面的打算,他下令各地的大主教于同年复活节齐聚罗马,共商如何击败神罗皇帝。同时随各地大主教一并前往罗马的,还有各地的税金及之前筹集的钱款。此外教宗还邀请法王的军马介入他与弗雷德里克二世间的战事,但路易九世更愿意同神罗保持良好关系,不愿来趟这浑水。不过由于弗雷德里克二世的军马就在意大利中部,格里高利九世只得请热那亚提供船只,将大主教们经海路直接运至罗马。神罗皇帝得知此消息后,立刻命令伦巴底的军马向热那亚进军,同时派出西西里的舰队前往比萨备战。而各地的大主教则是动作迟缓,到了复活节之时,很多人别说罗马,根本就连意大利的范围都还没能到。

进入4月后,弗雷德里克二世这边终于取得了进展。在经过长达6个月的围城后,法恩扎终于向饥饿屈服,被迫开城投降。神罗皇帝并没有烧毁这座城镇,而是宽恕了其中大部分市民,并将其交予皇帝派的支持者管辖。另外一边,准备前往罗马的大主教们,终于在4月下旬都赶到了热那亚。随后一支由27艘加列舰组成的热那亚舰队,满载着人员和货物启航驶向罗马。热那亚人已经得知西西里和比萨的联合舰队正在等着他们,便试图绕过比萨。但是皇帝派的联合海军,还是在恩佐等人的指挥下,于5月3日在蒙特克里斯托和吉利奥岛间,追上了热那亚人的舰队。于是双方立刻展开了激战,西西里和比萨联军的战舰数量明显占优,而热那亚舰队搭载的乘客则拖了后腿。最终皇帝派的海军取得了一场压倒性的胜利,他们击沉了3艘敌舰,还俘获了22艘;阵斩2000余人,其中包括一名大主教;此外还抓获了4000余名俘虏,其中包括18名高级教职人员。

同时代的编年史作家马修 帕里斯在Chronica Majora中描述吉列奥海战的插画

得知吉列奥海战大胜的消息后,弗雷德里克二世大喜过望。神罗皇帝宣称这是上帝审判的结果,而格里高利九世针对自己的一切阴谋都是非法的。弗雷德里克二世下令将重要的俘虏分别囚禁于比萨、圣 米尼加亚托和那不勒斯等地,随后便转向罗马进军。神罗皇帝的大军横扫了翁布里亚,大有要教罗马教宗如何做人的势头。而愤怒的格里高利九世,只能宣布追加对比萨市民公社的绝罚,以作为对皇帝派无力的回击。很快弗雷德里克二世就摧毁了罗马城东南的前哨站格罗塔费拉塔,并在此处设立了营地进行围攻的准备。但是还没等神罗皇帝正式动手,格里高利九世就在炎热天气和糟糕局势的双重打击下一病不起,并于1241年8月22日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六、放虎归山形势转,里昂公会辩是非

罗马教宗死后,弗雷德里克二世就需要重新做出自己的战略决策,已经准备了一半的围攻究竟还要不要打。很快神罗皇帝放出风声,他的敌人只是格里高利九世本人,与整个罗马教会无关。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弗雷德里克二世不仅撤除了对罗马城的围攻,还释放了两名被自己囚禁的枢机主教。神罗皇帝的目标很明显,他希望通过政治与外交手段影响接下来的教宗选举,将一个听话的候选人扶植为新任罗马教宗。此时弗雷德里克二世的手中有三张颇具竞争力的好牌,枢机主教帕莱斯特里那的詹姆斯和奥斯蒂亚的尼古拉,以及他在罗马的盟友乔瓦尼 科隆纳。然而当下掌控罗马城的是马特奥 奥尔西尼,他更希望新任教宗的人选符合自己家族的利益。并且奥尔西尼家并不是皇帝的支持者,甚至还和投靠弗雷德里克二世的科隆纳家是死对头。再加上枢机主教们分歧严重,很多人既不愿意支持神罗皇帝,同时也不愿意与他为敌。因此相当一部分投票被分散到了中立派的候选人中,最终萨比娜的枢机主教戈弗雷多被选为新任教宗,称塞列斯汀四世。新任教宗在上任后立刻绝罚了马特奥,试图从奥尔西尼家手中夺取罗马的控制权。但是他在当选后不到三周就因病逝世,导致局面一下子又回到了选举之前。

由于弗雷德里克二世与马特奥 奥尔西尼间的争端,枢机主教们以人身安全不能得到保障为由,拒绝再进行新的选举。各方就新任教宗的人选在意大利中部反复拉锯,但是始终没有什么结果。高级教会人员一方面在各方间进行协调,一方面又在坚持自身话语权上决不让步。而且就算没有教宗,大主教与枢机主教们仍然在各自履行着自己的职责,教会总体的运行上也没出什么大乱子。而在这期间,倒是神罗皇帝的个人家庭层面上,相继发生了一些变故。在1241年12月,弗雷德里克二世的第三任妻子、英格兰的伊莎贝拉,在生下女儿玛格丽特后死于产后并发症。她死后被埋葬在巴里的安德里亚大教堂,就在神罗皇帝二婚妻子、耶路撒冷的伊莎贝拉二世旁边。

自己的第三任皇后死后,弗雷德里克二世并没有再急着娶妻,反倒可能想起了自己头婚生的长子海因里希。根据20世纪末对其遗骸的分析,海因里希可能患有麻风病,因而神罗皇帝一直不愿意原谅这个“被恶魔占据”了的儿子。但是到了1242年2月,神罗皇帝的态度逐渐软化,想要召见自己的儿子。但是始终怨恨自己父亲的海因里希,认为弗雷德里克二世是要处决自己,索性在半途中伺机摆脱了看守,纵马冲下悬崖自杀身亡。海因里希虽然是自杀,但神罗皇帝还是下令以皇室成员的礼节,将其葬于科森扎大教堂的一座古罗马石棺中。海因里希的两个儿子也没有好到哪去,稍大一点的小海因里希没过多久也早夭离世,据称可能是被毒死的。小一点的小弗雷德里克则活得稍长一些,后面还会再提到。

进入1243年后,随着教宗之位空缺的时间越来越长,整个基督教社会中对弗雷德里克二世的舆论风向也越来越不利。很多人开始认为,是由于神罗皇帝封锁了罗马城并强行干涉教会事务,才导致迟迟不能选举出新的教宗。弗雷德里克二世在重重压力之下,不得不下令释放了已经羁押近两年的教会“客人”,以示自己同样希望尽快结束教宗的空位期。但是这样一来,神罗皇帝也就失去了对选举的掌控。于是在同年6月,热那亚出身的西尼巴尔多 德 费艾什切成为了新任教宗,称英诺森四世。此前西尼巴尔多不仅是最聪慧的教会法律师,而且与弗雷德里克二世的关系也算友好。因此对于他的上任,神罗皇帝起初持积极看法,认为可以通过谈判解决长期以来围绕罗马城的各种争端。但是教宗毕竟要受到教会内各方利益的牵掣,不可能只凭自己的想法做出决定。而弗雷德里克二世与罗马教廷在核心利益上毕竟存在着分歧,双方根本不可能通过谈判达成一致。因此神罗皇帝与英诺森四世间的友好关系,很快就随着谈判陷入僵局而开始降温。

没过多长时间,弗雷德里克二世就在罗马北方遇到了麻烦。教宗的顾问之一、枢机主教拉涅利 卡波奇,在其老家维特博组织反皇帝派发起了一场叛乱。他们袭击了帝国的驻军,并成功夺取了该城大部分地区的控制权。弗雷德里克二世在梅尔菲收到消息后,立刻命令周围的军马包围了维特博,并于1243年9月亲自来到城下指挥攻城。但是神罗皇帝的军马在攻城上的表现仍旧不佳,他们在攻城塔被守军烧毁后,只能对着维特博的城墙干瞪眼。很快英诺森四世介入调停,弗雷德里克二世只得于同年11月同意退兵。神罗皇帝希望以此来表示诚意,敦促教宗及罗马教廷尽快重开谈判。但是弗雷德里克二世的退让,并没有换来他想要的结果。尽管英诺森四世承诺保证神罗皇帝的军马安全撤退,但是他们刚一离开自己坚固据点,就在撤军途中遭到维特博守军的袭击,损失十分严重。反皇派言而无信的行为激怒了弗雷德里克二世,而英诺森四世虽然十分尴尬,但也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削弱神罗皇帝在罗马周围的势力,对于教宗自身才是有利的。

回到弗雷德里克二世这边,他为了推动谈判硬是强压下了自己的怒火。到了1243年年底,神罗皇帝和罗马教廷终于重开谈判,并于1244年的濯足节星期四达成了初步的和平协议。这份协议在立场上基本是尽量保持中立的,如果在皇帝派和反皇派之间的势力范围涉及有争议,那么双方就会以1239年弗雷德里克二世被绝罚前的分界为准。但是如果按照这一规则,其实还是对教宗及反皇派更加有利。因为维特博及意大利东北部的很多城邦重新回到了反皇派的手中,而且神罗皇帝还要对被自己囚禁的高级教士进行赔偿。其次,弗雷德里克二世还被要求增加对新建教堂及医院的捐赠,以示自己的虔诚、慷慨与忏悔。再次,教宗还要求神罗皇帝出资支持十字军,包括腓力九世的东征计划、德意志南部等领主对抗鞑靼人、以及在君堡苟延残喘的“罗马尼亚皇帝”。最后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弗雷德里克二世必须承认教宗在精神上的领导地位。这些条款既让神罗皇帝丢了面子,实际利益上其实也有不少的损失。但他还是很痛快的答应了这份协议,并公开向德意志的领主宣布皇帝与教宗间的争执已经结束。

从这一决定上来看,弗雷德里克二世已经完全没有再战的打算了。一方面,神罗皇帝的财政早已告罄。前面提到过弗雷德里克二世向意大利的银行家大举借债,然后再靠压榨西西里勉强偿还,这显然不是长久之计。周转不开时,神罗皇帝甚至靠在军中发行临时的皮革代币充当军饷。另一方面,恐怕弗雷德里克二世已经开始失去德意志领主的支持。此时鞑靼人的兵锋已经逼近了中欧,德意志南部的领主迫切的希望神罗皇帝能够主持与之对抗的组织工作。而且大领主和地方主教们,也对弗雷德里克二世在意大利无休止的战事感到厌烦。再加上神罗皇帝已经遭到绝罚,这就使得他在德意志的地位更加危险。而且与西西里不同的是,弗雷德里克二世在德意志缺少根基。虽然霍亨施陶芬家族在施瓦本不乏拥簇,小王子康拉德也已经在德意志经营多年,但是德意志的整体集权程度仍旧不高。因此神罗皇帝能在西西里不断筹钱,却很难让德意志多掏出一枚银币。

当然一向擅长外交谈判的弗雷德里克二世并非平白吃亏,他也有自己的条件。神罗皇帝要求与教宗在罗马周边直接会面,以取消对自己的绝罚,并就一些争执事项进行商谈。于是英诺森四世和弗雷德里克二世约定于1244年6月,在罗马城北的纳尔尼(Narni)碰面。但是到了会谈的日期,教宗本人却没有露面,只是派了一名枢机主教向神罗皇帝送信,声称不可能接受他的进一步要求。而英诺森四世和大部分枢机主教,在离开罗马后不久就转向去了苏特里,随后到达海边的奇维塔韦基亚。在这里早已有一艘热那亚的加列舰在等着罗马教宗,接应英诺森四世和他的随从前往热那亚。同时支持教宗的枢机主教被派往意大利各地,协助反皇派的城邦坚持抵抗弗雷德里克二世。同年7月6号,英诺森四世到达了他的出身地热那亚。但这里并不是他的最终目的地,只要呆在意大利教宗就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神罗皇帝的威胁,更何况热那亚中有些大家族还是皇帝派的成员。于是英诺森四世在短暂的停留后继续北上,打算去寻求法王路易九世的支持。但是路易九世并不愿意破坏与霍亨施陶芬家向来的友好关系,也不愿意罗马教宗过度干涉法兰西的教会事务。因而法王下令禁止英诺森四世入境,结果罗马教宗只能在靠近边界的里昂落脚。

英诺森四世北上路线

就在弗雷德里克二世和英诺森四世间的谈判再次破裂时,东方耶路撒冷王国的局势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前一年耶路撒冷本地派攻陷了提尔,好不容易结束了王国的伦巴底内战。但是本地派内部又陷入内斗,蒙费拉的菲利普控制着提尔,贝鲁特的巴里安控制着阿克,两人都无视被他们自己当旗子举起来的王国摄政、伊莎贝拉一世的女儿、康拉德的姨姥姥、香槟的爱丽丝(伊莎贝拉一世和香槟伯爵亨利二世的女儿)。而到了1244年夏天,受雇于埃及阿尤布的花剌子模人,在从美索不达米亚前往埃及的途中顺手劫掠并烧毁了耶路撒冷城,使得基督徒再次失去了对圣地的控制。随后埃及-花剌子模和法兰克-叙利亚联军交战,又彻底击溃了耶路撒冷本地派的军马。在随后的几年中,埃及人再次向巴勒斯坦和叙利亚扩张,这也是后面第七次十字军东征的直接诱因。

回到弗雷德里克二世这边,他暂时还没有多余的精力去管自己在海外的飞地。英诺森四世逃走后,神罗皇帝继续向留在意大利的枢机主教示好,希望能够落实之前的和平协议草案。但是反皇派宣称弗雷德里克二世的提议是虚伪的,神罗皇帝根本不会真的交出那些有争议的领地。于是双方的言论攻势重启,1244年底的圣诞节后,教宗在里昂召集宗教公会议,但是背后的矛头直指弗雷德里克二世。而神罗皇帝没过几天就收到了这个消息,于是他一面在教会系统内部选派了一位替自己说话的代理人,一面召集忠于自己的世俗诸侯安排对策。

到了1245年的复活节前,弗雷德里克二世不出意外的又收到了自己同样被英诺森四世绝罚的消息。与教宗的对立公开升级后,神罗皇帝更加确认自己另外一手准备的必要性。于是他安排好了后方的各项事务后,便离开西西里启程北上,来到北意东部的维罗纳面见阿尔卑斯山以北的各路诸侯。同年6月2号,弗雷德里克二世向自己的儿子康拉德以及前来的大贵族们进行了演讲,解释了他与英诺森四世的冲突原因,并保证将对德意志及周围地区的影响降至最小。显然神罗皇帝此举,也是为了稳定另一个后方,以便将冲突的范围控制在北意大利的范围之内。

然而6月底开始在里昂开幕的宗教会议,弗雷德里克二世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掌控的。教宗的检察官轮番对神罗皇帝发起指控,弗雷德里克二世的代理人也逐条喊出了“異議あり”。而其他出席会议的人员,并不想得罪针锋相对的两方之一,因此只能保持沉默。于是在迟迟无法达成一致的情况下,会议被一推再推拟于7月25日再度开庭。与此同时,神罗皇帝已经西进到都灵,并派出自己手下的首席法学家皮埃罗 德拉 维尼纳作为全权代表,快马加鞭赶向里昂。

得知弗雷德里克二世的特使已经翻越阿尔卑斯山,英诺森四世再也坐不住了。到了7月17号,教宗强行提前召集会议,宣布由于神罗皇帝的缺席,教会将单方面下达对他的判决:弗雷德里克二世是罗马天主教会的敌人,他的所作所为均被视作异端行为;前任教宗对神罗皇帝的绝罚没有使其悔过,因此教会将再次重申对他的处罚;同时由于对弗雷德里克二世的处罚期已经超过一年,那么他的封臣可以合法解除他们对其的效忠誓言;最后英诺森四世还宣称西西里的诺曼国王曾将土地归于教会的名下,因此教廷才是西西里的合法所有者,也将由教廷决定谁将成为新的西西里国王。


七、明枪暗箭皆化解,维多利亚空余灰

对于这样宣战布告式的判决,即使是一再希望通过谈判解决争端的弗雷德里克二世,也无法再做退让了。神罗皇帝亲口叙述了对教宗审判的驳斥,声称自己作为皇帝直接受命于上帝而非教宗。他还下令将自己的辩词抄写并送至基督世界的各路诸侯处,同时向英法德的大贵族们,尤其是对法王路易九世警告到,自己的今天就会是你们的明天。这样的说辞很有效果,虽然英诺森四世异常严厉的处罚了弗雷德里克二世,但是在西欧并没有广泛激起反对他的浪潮。路易九世甚至于同年11月亲自到克吕尼面见教宗请求调解,但遭到了英诺森四世的拒绝。教会中也并非所有人都支持教宗的举动,一些中立派的枢机主教试图说服英诺森四世重新考虑自己的决定,同样也没能成功。

而且相较于不慌不忙的弗雷德里克二世,流亡到克吕尼的教宗才是更急于发难的一方。在阿尔卑斯山以北的德意志,英诺森四世策反了皇子康拉德的监护人之一、图林根直属伯爵(Landgraf)海因里希 拉斯佩;在山南北意神罗皇帝的身边,教宗安插了自己的内兄弟、同时也曾是弗雷德里克二世密友的奥兰多 德 罗西,伺机阴谋暗杀掉皇帝及其子恩佐;最后在南线的西西里,英诺森四世命此前在维特博对抗神罗皇帝的枢机主教拉涅利 卡波奇,率领教会的军马袭扰敌后。

图林根直属伯爵海因里希 拉斯佩,CK2中还专门给了他一个神罗帝位的宣称

但是弗雷德里克二世预先在帝国南北做好的部署,极大的抵消了教宗发起的攻势。南线的枢机主教拉涅利最好对付,毕竟教宗自己手中能动员的军力并不多,只靠帝国的斯波莱托教会代理官(Imperial vicar)、埃沃利的马里诺,就将拉涅利的军马挡在了斯佩罗。中线直接针对神罗皇帝本人的阴谋,给弗雷德里克二世带来了更大的影响。他任命的不少高级官员及地方执政官都参与到了这场阴谋中,这些人准备在1246年的复活节庆典上动手。但是参与的人一多,也就容易走漏风声。一个同谋者和卡塞塔伯爵一起向神罗皇帝告发了这场阴谋,于是其他参与者只得急忙出逃。这些人中只有少部分逃入了罗马,其他大部分只得继续向南躲藏到阿尔塔维拉。盛怒的弗雷德里克二世显然不会轻易放过他们,留下恩佐等人重新掌控北意失去执政官的城镇后,神罗皇帝亲自率军南下攻破了阿尔塔维拉,并俘虏了阴谋暗杀自己的大部分参与者。对于这些人弗雷德里克二世也没有手软,他判处所有俘虏背誓谋逆罪,不仅刺瞎了他们的眼睛,还对他们施以肢解、火刑或绞刑等极刑。

当弗雷德里克二世在意大利灭火时,阿尔卑斯山以北的德意志也开始了动荡。同年5月22日,图林根直属伯爵海因里希 拉斯佩在教会势力的支持下被选举为新的国王。但是大部分世俗贵族仍站在太子康拉德这边,他们并不认同教会强推上位的新国王,还戏称其为“僧侣的国王”(Pfaffenkönig)。不过海因里希 拉斯佩既然有了国王之名,自然也就要求康拉德向他交权以名副其实。康拉德毫无疑问拒绝了他的要求,于是到了8月,两人的军马在赫斯南部的尼达交战。由于手下被重金收买,康拉德输掉了这场直接交锋。但是18岁的小皇子并没有输掉整场战争,他在娶了巴伐利亚公爵奥托二世的女儿伊丽莎白后卷土重来。当康拉德再次在战场上面对自己曾经的监护人时,这回是他取得了胜利。而海因里希 拉斯佩则身受重伤,逃回图林根后不久便一命呜呼。

回到阿尔卑斯山南边,弗雷德里克二世在平定了暗杀自己的阴谋后,并没有急于返回意大利北部,也没有对在德意志练级的太子康拉德直接伸以援手。绊住神罗皇帝脚步的,是他的个人感情问题。弗雷德里克二世有一个特别宠爱的情妇,叫做比安卡 兰齐亚。这段关系维持了20余年,两人间还有三个孩子。1246年的夏天,神罗皇帝花了相当多的时间,陪伴在重病垂危的爱人床前。对于比安卡来说,她希望能与弗雷德里克二世建立正式的婚姻关系。这一方面是为了获得名分并挽救自己的灵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确保自己孩子的安全与未来。神罗皇帝显然对比安卡是真爱,他还真的与其来了一场病榻前的婚礼。而且两人间的三个孩子,也被弗雷德里克二世视作自己的合法子女而非私生子,他还给每个孩子都安排了尊贵的婚事。不过在教会看来,神罗皇帝这场不合规矩的婚礼显然是无效的,他们也从不承认比安卡及其子女的合法地位。

在不被承认的婚事结束后,弗雷德里克二世于同年10月重新安排了西西里的代理官员,随后将目光再次移向北意。转过年来的2-3月,神罗皇帝在中意大利的特尔尼召开帝国会议,任命伦巴底及托斯卡纳等地的帝国代理官。在这次会议期间,弗雷德里克二世还让自己和比安卡的儿子曼弗雷德,娶了萨伏伊伯爵的女儿比阿特丽丝。借此联姻他成功将萨伏伊拉入了自己的阵营,而蒙费拉边伯紧随其后也投向了皇帝派。这样一来,弗雷德里克二世便在北意大利获得了相当有分量的两个大贵族的支持。眼见神罗皇帝的势力越来越大,且距离自己的越来越近,挑起战争的英诺森四世越来越着急。这次教宗几乎打出了自己的所有底牌,首先他再次要求法王出兵对抗弗雷德里克二世。但是路易九世有自己的十字军计划要筹备,并表示相信神罗皇帝不会对教会动武。其次,教宗再次试图在阿尔卑斯山以北给弗雷德里克二世制造麻烦。然而在德意志他难以再找到一位足够分量的大贵族挑战太子康拉德,因此只得扶植年轻的荷兰伯爵威廉二世。再次,英诺森四世任命在托斯卡纳颇有名望的枢机主教奥塔维亚诺 德格利 乌巴尔蒂尼为统帅,率领自己身边能聚集到的军马前去北意迎战,希望将战火烧到神罗皇帝自己的地盘上去。但是显然这位枢机主教在军事方面的才能远不如外交方面,而且也没有和帝国派死战到底的决心,他的军马被阻击在阿尔卑斯西部的山区,压根就没能到达伦巴底。

与此同时,弗雷德里克二世已经聚集了一支大军,并召集诸侯前往都灵参加第二次帝国会议,商讨向里昂进军的事宜。但是他刚到都灵,就收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英诺森四世此前在北意安插的那颗钉子,又一次起到了影响战局的作用。在教宗内兄弟贝尔纳多 奥兰多 德 罗西的影响下,反皇派的军马击败了帕尔马城的皇帝派执政官恩里克 特斯塔,随后兵不血刃地占领了该城。很快帕尔马成了北意教会军马的大本营,在反皇派格雷戈里奥 迪 蒙特隆戈的指挥下发起叛乱,并与伦巴底同盟遥相呼应。

这对弗雷德里克二世的计划造成了不小影响,因为帕尔马城所处的战略位置十分关键,正卡在西萨山口这个连接帝国南北部的交通要道上。神罗皇帝的私生子恩佐此前一直在盯着帕尔马,但此时正在围攻昆扎诺的恩佐,手边并没有足够的军马夺回帕尔马。因此弗雷德里克二世决定将自己的军马调回艾米利亚,并向友好的领主和城邦寻求援助。很快神罗皇帝的前队便来到了帕尔马城外,恩佐也撤除了对昆扎诺的围攻前来会合,此外还有一支克雷莫纳的部队在特雷维佐领主伊兹利诺 达 罗马诺的率领下赶来助战。城中的守军无力正面对抗如此多的兵马,并且对自身遭受围攻的现状感到十分恐惧。为了稳定人心,格雷戈里奥 迪 蒙特隆戈邀请城中的重要人士共进晚餐,并安排了一个手下假扮远道而来的邮差,给自己送了一封信。随后格雷戈里奥当中宣读了这封信,声称援兵即将到达帕尔马,坚定了守城方继续坚持的决心。

到了1247年夏末,弗雷德里克二世本人也赶到帕尔马城外,亲自监督围城进展。但是由于缺少攻城器械,神罗皇帝只能寄希望于靠饥饿战胜守军。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战胜守军,必然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这也就意味着弗雷德里克二世被拖在了阿尔卑斯山以南,同时教宗英诺森四世那边的压力则大大减轻。为了度过漫长的围城期,神罗皇帝下令在附近的格罗拉修建一座新城作为行宫,并将其命名作意为胜利的“维多利亚”。显然弗雷德里克二世打算夷平胆敢在此时挑战自己的帕尔马,并准备让维多利亚取而代之。这座新城采用罗马式的城市规划,其中包括有皇帝的寝宫、大教堂、宫廷法院、甚至是供人们游乐的动物园。

不过修建弗里德里克二世的新城毕竟需要时间,在短短几个月中只搭建起了一个木制的临时营地。到了1248年2月,神罗皇帝离开维多利亚去打猎,借此打发无聊的围城时间。但是帕尔马的守军看准了这个空当,出城对弗雷德里克二世的军马发起了反击。而且守军的指挥官吉尔贝托绝非莽夫,他命令手下的士兵佯攻后再假装突围,调走了维多利亚的留守部队。然后吉尔贝托又另外安排了一支由老弱妇孺组成的奇兵,偷袭了空虚的维多利亚。很快帕尔马的民兵就完全占领了这座新城,他们抢走了城中所有的财宝,其中甚至包括神罗皇帝的王冠和宝座。最后民兵在离开前,一把火烧毁了已经初见规模的维多利亚。

弗雷德里克二世在听到维多利亚被焚毁的消息后,被描述为就像是“森林中被劫走幼崽的母熊”一样愤怒。3天后神罗皇帝率亲兵返回了维多利亚,发现自己督工修建的新城已经只剩下了废墟,王室珠宝以及为战争准备的资金则尽数被帕尔马人抢走。不过正在气头上的弗雷德里克二世并不想就此承认失败,他重新将军马集结在维多利亚扎营。随后神罗皇帝又召集手下的贵族和执政官前来参加议会,商讨对帕尔马的下一阶段围攻计划。然而与弗雷德里克二世不同的是,他手下的贵族们认为重建维多利亚花费太大,且再围攻帕尔马对战局也没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神罗皇帝的军马最终还是撤回了西萨山口以南。

不得不说的是,围攻帕尔马的失利给弗雷德里克二世带来了不小的影响。首先,他之前派去里昂公会议上的代理人塔德奥 达 苏埃萨,在维多利亚被俘后受刑身亡,神罗皇帝因此损失了一个在教会中重要的支持者与发言人。第二,弗雷德里克二世遭受了沉重的经济损失,他为了这场战事筹集的资金全部落入敌手,不得不再次向西西里等地征集战争税,同时拖延支付军饷。最后,帕尔马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北意大利的反皇派城邦,他们中的很多人认为神罗皇帝的权威已经开始瓦解。而流亡在外的教宗英诺森四世,显然也对他的西西里十字军计划越来越有信心。


八、先失左膀又失臂,诸子难守与愿违

放弃围攻帕尔马后,弗雷德里克二世只得率军撤回了克雷莫纳。虽然这座城镇还保持着对神罗皇帝的忠诚,但是北意、中意的其他城邦就不会这么安稳了。很快从伦巴底到罗马涅,从马尔凯到斯波莱托,那些态度上反复摇摆的城邦纷纷倒向了反皇派。于是双方阵营于1248年再次在这一地区互相攻防,且都取得了一定的战果。弗雷德里克二世这边除了另从他处打通了南北通路外,还击败并俘虏了屡次给自己制造麻烦的教宗内兄弟贝尔纳多 奥兰多 德 罗西。神罗皇帝对他也没有手软,施以重刑后处死了这个自己曾经的朋友。反皇派这边,前面维特博出身的枢机主教拉涅利 卡波奇也攻占了耶西。这座城镇虽小,但却是弗雷德里克二世出生的地方,因而也有着不小的象征意义。而阿尔卑斯山另一边的德意志,在海因里希 拉斯佩死后,教宗英诺森四世扶植的新对立派国王、年仅20岁的荷兰伯爵威廉二世,终于在低地贵族和教会的帮助下进入亚琛完成了加冕。不过他根本得不到德意志贵族的支持,因此也很有自知之明的专注于为自己夺取泽兰。

荷兰伯爵威廉二世,他的势力范围从没有超出过莱茵河,在CK2中直接把泽兰划给了他

但是在进入1249年后,弗雷德里克二世这边的局势,开始呈现出崩溃的先兆。新年刚一开始,神罗皇帝就小病了一场,浑身瘙痒且抓挠后出现大片的红疹风团。弗雷德里克二世的医生给他配了几副药,但是并没有什么明显的效果。而且在3年前针对他的那场阴谋之后,神罗皇帝已经不再完全信任他的亲信。弗雷德里克二世怀疑,他的御医在教宗英诺森四世的授意下,给他服用的药里以及沐浴的盐浴里下毒。神罗皇帝甚至还怀疑,他的亲信大臣、首席法学家皮埃罗 德拉 维尼纳也参与其中。而且实际上弗雷德里克二世对维尼纳的怀疑,并非仅来自这一件事。北意的********纳施行的西西里式集权政策早有嫉妒和不满,因此他们频频在神罗皇帝面前进谗,言称维尼纳收受贿赂以权谋私为己敛财。说他们是诬告吧其实也不是,维尼纳确实贪财,也没少利用权利中饱私囊。往日的时候弗雷德里克二世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在帕尔马之战失利、维多利亚被洗劫一空后,神罗皇帝就不太能容忍这种“蛀虫”的行为了。于是到了同年2月,弗雷德里克二世下令逮捕了皮埃罗 德拉 维尼纳,刺瞎了自己首席大臣的眼睛后将其关押在托斯卡纳的圣 米尼亚托。而********的狱中不堪受辱,一头撞在了拴着他的石柱上自杀身亡。

维尼纳死后没过多久,弗雷德里克二世再次连遭打击。先是在5月22日,他的众多私生子之一、基耶蒂伯爵理查在意大利中东部战死沙场。紧接着在4天后,神罗皇帝的私生长子、一直很受其器重的恩佐,也在福萨尔塔之战中被枢机主教奥塔维亚诺 德格利 乌巴尔蒂尼及其博洛尼亚的盟友击败并俘虏,随后被送至博洛尼亚软禁在一座宫殿中。虽然皇帝派的人几次试图营救,恩佐自己也数次尝试越狱,但是都没能成功。而且相较于不受欢迎的维尼纳和地位不高的理查,在北意位高权重的恩佐被反皇派俘虏,给帝国带来的影响其实更大。福萨尔塔之战后,摩德纳很快被博洛尼亚占领,科莫城迫于压力也投向了伦巴底联盟。同时弗雷德里克二世之前好不容易打通的山口通路也再一次失去了,即皇帝派陆上连接南北的道路又被切断了。而且神罗皇帝很难找到一个人代替恩佐,自己的合法继承人康拉德远在德意志,剩下几个私生子又还年轻,手下的其他重臣则不知道还有谁能够信任。

恩佐战败被俘

当弗雷德里克二世这边陷入困难时,反皇派那边便开始转守为攻。除了伦巴底联盟的城邦再次活跃起来,教宗英诺森四世也又募集了一支军马向南意大利进发,想要将战事引到神罗皇帝的地盘西西里去。由于维特博的枢机主教拉涅利 卡波奇年事已高难以再领军作战,且他的权势也让英诺森四世颇为忌惮。因此教宗不断下诏要求拉涅利返回教廷中枢,改派同为枢机主教的皮埃特罗 卡波奇接替其职务率军从东线南下。但是这支军马并没能达成英诺森四世的期望,他们虽然在安科纳的边境地带拉拢了不少盟友,却还是被西西里的军马赶回了北方。而且皮埃特罗 卡波奇和他手下的军马想要在此建立根据地都很难,更别说再找机会进攻西西里了。

转过年来的1250年初,弗雷德里克二世的军马在三线发起反击。首先是南线的西西里方面军,他们继续北上进入了安科纳境内,且大军势如破竹连战连胜。在钦格利之战中,西西里的军马缴获了教宗军的兵器库,还差点抓到对方的统帅皮埃特罗 卡波奇。他乔装成乞丐才逃过一劫,随后被解除职务召回教廷,替代他的则是枢机主教奥塔维亚诺 德格利 乌巴尔蒂尼。这位虽然靠着博洛尼亚人在福萨尔塔之战中风光了一把,但前面也提到过其实他在军事方面的造诣远不如外交。结果到了同年夏末,整个马尔切从拉文纳到安科纳的大部分重镇,都落入了皇帝派的手中。然后是中路的北意方面军,神罗皇帝指派已经53岁的乌贝托 帕拉维奇尼接替被俘的恩佐,指挥与伦巴底联盟交战的皇帝派军马。乌贝托是一名小贵族出身的职业武士,此前一直是恩佐的副将,对这一线的战事十分了解。但是他毕竟没有直接领导大军团作战的经验,而且虽然要比弗雷德里克二世小三岁,却也已是年过五旬的老将了。任命乌贝托 帕拉维奇尼为主将,某种意义上也说明了神罗皇帝手下的人才出现了断层。不过至少从效果上来看,弗雷德里克二世的决定倒是没错。很快乌贝托就降伏了布雷西亚、帕维亚和皮亚琴察,又于8月在维多利亚大败帕尔马,极大的打击了反皇派诸城邦的士气。最后说北线的德意志方面军,神罗皇帝的太子康拉德也击败了称对立国王的荷兰伯爵威廉二世。后者屡战屡败只得退回荷兰,甚至就连教会也不愿再支持他了。

不过这短短半年多取得的战果,似乎更像是弗雷德里克二世统治的回光返照。当他的军马逐渐占据优势时,神罗皇帝本人却在11月底的一场猎鹰途中病倒了。并没有明确证据表明弗雷德里克二世是被人所投毒,从症状上看更像是因痢疾腹泻而严重脱水,这在中世纪时期也算是比较常见的死因。虚弱的神罗皇帝被就近送到了位于阿普利亚的费奥伦蒂诺城堡,而他似乎也已经意识到了自己大限将近。弗雷德里克二世刚安顿下来就立即召集在意大利的重臣前来,并于12月7号立下了自己的遗嘱。已经在德意志锻炼了近15年的康拉德自然是其第一继承人,神罗皇帝将德意志、意大利和西西里的核心领地都留给了他。由于康拉德这时候还没有子嗣,他同父异母的弟弟海因里希(亨利,英格兰公主伊莎贝拉的儿子)被列为第二继承人。同时海因里希还可以得到阿尔勒(勃艮第)或者耶路撒冷的王位,以及10W盎司黄金用于收复圣地。不过这个数字显然有很大水分,如果弗雷德里克二世真的有这么多钱,就不至于连佣兵的工资都发不出来。并且从法理上来说,康拉德才是出自耶路撒冷王系,只有他才能合法继承该王位。因此神罗皇帝把决定权留给了康拉德,让他决定把哪个王位留给自己的弟弟。而弗雷德里克二世与比安卡的儿子曼弗雷德,他得到了塔兰托并被任命为西西里地区的代理人。当康拉德身居德意志或其他地区时,曼弗雷德负责管理南意的各项事务。还有神罗皇帝的孙子、其已故长子海因里希的儿子小弗雷德里克,则被安排到了奥地利。至于弗雷德里克二世的几个私生子,佩托拉诺的弗雷德里克早已逃亡去了卡斯提尔,恩佐还被软禁在博洛尼亚,安条克的弗雷德里克则管理着托斯卡纳的皇帝派势力。除此之外,神罗皇帝还下令将部分领地及权利归还教会,除非会损害罗马帝国的荣誉和尊严。这是一种与教会和解的行为,不过也更是为了表明他始终信守在历次和谈中做出的此项承诺。但是后面那个附加条件换一种表述,就是教宗必须承认皇帝的领导地位,这几乎是不可能被对方接受的。而需要弗雷德里克二世做出和解的还不止是教会,由于和两任教宗间的战事持续了10年的时间,他在意大利地区收取的重税导致民怨颇深。因此神罗皇帝宣布永久废除一些战争相关的税目,希望缓和同意大利一些城镇的关系并平息西西里的暴动。

这份遗嘱立的还是十分及时的,弗雷德里克二世做好安排后只撑了不到1周,就走到了自己人生的尽头。临死之前,神罗皇帝身着西多会修士服,在巴勒莫大主教贝拉尔德的主持下进行了最后的祈祷。等他咽下最后一口气后,贝拉尔德为弗雷德里克二世涂上圣油,随后将遗体送往巴勒莫。按照其遗愿,神罗皇帝被安葬在巴勒莫大教堂自己父母的旁边,他的首任妻子、阿拉贡的康斯坦斯也长眠于此。

在弗雷德里克二世死后,霍亨施陶芬王朝还延续了一段时间。按照已故神罗皇帝遗嘱中的安排,他的几个儿子应该同心协力,稳固住帝国在欧洲的统治地位。然而事与愿违,年轻的康拉德、海因里希和曼弗雷德互相之间隔阂渐生,并且显然也不像他们父亲那样能够压服大部分诸侯。尤其是意大利的贵族与城邦,即使在弗雷德里克二世时是皇帝派的成员,此后也渐渐转变了立场。如果有在北意大利更具威望的恩佐帮忙,也许诸侯们对霍亨施陶芬家的信心会稍微足一些。但是另一方面,更为年长的恩佐是否甘于辅佐自己的弟弟,同样是一个未知数。而且恐怕在这几个兄弟中,没有一个能像他们父亲那样兼具魄力和魅力,年纪轻轻就千里走单骑博得众诸侯的支持。不过至少他们都还年轻,如果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还是有机会长期统治。但是神罗皇帝遗嘱中的几个继承人命都不长,首先是1251年,安排在奥地利的小弗雷德里克死于毒杀;到了1253年,15岁的海因里希突然病故,刚刚订婚还没有子嗣;甚至身为第一继承人的康拉德,也于1254年在南意大利因疟疾去世,留下了个2岁的儿子康拉丁。这个乳臭未干的幼子,显然约束不了自己的叔叔曼弗雷德。于是后者代理人转正,自己占据了西西里国王的头衔。但是他们与教会间的斗争还没有结束,而且双方的实力此消彼长。在时任教宗克莱门特四世授权下,法兰西王弟查理率军攻打西西里争夺王位。曼弗雷德率军迎敌,但却在本内文托之战中阵亡,他的妻儿没能成功出逃也成了俘虏。查理窃取了西西里的王位后,意大利的皇帝派遣使前往德意志,希望霍亨施陶芬的嫡系继承人康拉丁在南方重建王权。刚成年的康拉丁接受了这一请求,率军翻越阿尔卑斯山向西西里进发。在教宗的威胁下,很多德意志领主返回了山北。不过康拉丁在卡斯提尔盟友的帮助下,顺利穿过北意并于1268年进入罗马。但是康拉丁在同查理的直接交锋中战败,随后又在撤离的途中被俘,最终被公开斩首时年仅16岁。康拉丁死后无嗣,霍亨施陶芬血脉就此断绝。


应该承认的是,弗雷德里克二世是继他爷爷红胡子之后,又一位比较有话题性的皇帝。而且他所取得一些成就,又都同时伴随着争议。最为典型的莫过于他虽然收复了圣城耶路撒冷,但是采取的却是狂热派教徒所无法接受的与异教徒谈判。实际上弗雷德里克二世与异教徒间的关系,始终都是教会攻击他的重点方向。无论是西西里的撒拉逊人农奴,还是阿尤布的同时代统治者,弗雷德里克二世更多的都是以世俗角度对待。当然这并不是说他将异教徒与基督徒完全等同,不过按照当时的时代标准弗雷德里克二世还是相对宽容的。但是神罗皇帝毕竟无法脱离自己身处的时代,就算后人再怎么吹捧,他的很多政策和理念还是很符合典型的中世纪价值观。

如果只看帝国这边的传统事务,弗雷德里克二世的不少做法也值得商榷。也许受其出身及幼年成长的影响,弗二虽然身为霍亨施陶芬家的神罗皇帝,但是统治核心始终是在南方的西西里。尽管弗雷德里克二世不像一些人谣传的那样只去过德意志一次,可他确实有些忽视了对阿尔卑斯山以北的掌控。应该承认的是,弗雷德里克二世年轻时孤身前往德意志驯服诸侯十分亮眼,在自己统治期间山北没有大规模反叛也值得称赞。不过由于他没有能在实质上提升皇权,德意志各地的封建势力反倒更加根深蒂固,这也为后来的诸侯并起埋下了隐患。可以看到弗雷德里克二世推行的集权改革,基本只在西西里得以施行。诚然如果他强行介入阿尔卑斯山北,势必要招致诸侯的反抗。但是如果能够成功提升在德意志地区的皇权,从长久来看未必是件坏事。毕竟隔壁的法兰西就是个例子,在腓力二世后王权逐渐回升,王室实力也越来越强。而神罗皇帝只把未成年的太子留守在德意志,显然对提升王权是没什么作用的。

当然弗雷德里克二世这样做的原因,可以说是受到了神罗皇帝的宿敌,也就是罗马教宗的牵掣。但是话又说回来,由于缺少德意志的支持,他在对抗教会时又总是显得力不从心。并且弗雷德里克二世在一些关键时机的决策上,也让人觉得有些优柔寡断。比如他几次有机会直接攻打罗马城,最终却都放弃了。历代德皇祖传的立伪扶正手段,弗雷德里克二世竟然一次都没有用过。而且他手下的军马总在关键时候先胜后败,只能说弗雷德里克二世在军事方面的才能,实在是远远比不上其在外交方面的天赋。


王国风云中的风云国王——弗雷德里克二世(教会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