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就跑真刺激,二战加拿大多联装PIAT管风琴发射平台
“苏军的火箭弹雨点一般落到我们的阵地上,我们许多阵地被夷为平地,大批士兵被炸死。剩下的人要么被苏军下一轮火箭弹炸死,要么承受不了这一切而精神崩溃。”
这段话来自于一个法籍德军士兵的苏德战场回忆录,描述了他们面对喀秋莎多联火箭发射时的恐惧。是的,我就觉得二战期间最有牌面的地面武器一定是喀秋莎这类多联装火箭,装药大、覆盖广,没什么是一轮火箭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么就再来一轮。
当然,也不止苏联,德军也有自己的多联装火箭
日本这台后边挂火箭的扫雷车(用火箭炸地雷)的试验型也勉强算他个多联装火箭
英联邦有
美军人也有
不过英美装备这种多联装火箭的时间有点晚,都在1944年末才开始试装,当他们1944年6月刚登陆法国之后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虽然英美有空军支援,但空军这玩意火力密度和精度太差,他们还是需要用火箭弹洗地。
差不多到1944年11月,加拿大的工兵本着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思路,将一对PIAT单兵反坦克筒子串联起来,然后搭载在卡车上充当自行火炮的玩法。
狗子我在之前讲述Piat原理的文章中说过,这玩意不是个火箭筒,而是一门奇怪的迫击炮,它最大的优点是发射很隐蔽,几乎无烟、无光、无声,也不会产生尾焰,当然,也打不准打不远。
一开始加拿大工程师是把PIAT装在福特F60型卡车上,三排,每排6具PIAT,一共18门,而且还做了个测试。
PIAT的最大射程只有300米出头,而测试中恰好顺风,所以打出了420码(384米),半数落点在18尺内(5.48m),准头不算太差,不过在发射的时候出现了6门PIAT没打出去的故障,因为有一排的PIAT扳机连杆断了,不过这是个小毛病。
(这图可以看到扳机连杆,一次性可以把所有炮弹都打出去)
再到12月,加拿大人把PIAT搬到UC通用载具上(就是英国那种敞篷装甲车),一套联装15门,不过这次测试碰上了无风天,结果最多只打出了283米。
这个射程很明显让大佬们都不满意。这么想,人家多联装火箭发射器都是在大规模进攻发动之前来几轮齐射以期破坏对面的防御阵型。换句话说就是这货面对的是较为完整的敌军阵地,你要UC载具拉倒300米的距离齐射怕不是给德军送人头。而且这货受风的影响太夸张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但话说回来,这东西装填挺快的,因为PIAT本身就是靠发射的后坐力让后端的弹簧和巨大撞针重新处于待发装填,所以只需要塞炮弹进去就行,这么15枚全装完也就1分20秒。
我觉得战地5之类的游戏里如果加入这类载具应该挺好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