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材料专家交流系列9——半固态和固态的落地如何?
快车通道:
怎样学习碳领域的相关知识?(免费系列)
昨天和大家分享了锂电材料专家交流系列的第八部分:新进入者会导致竞争恶化?
今天和大家分享第九部分:半固态和固态的落地如何?
Q1:如何看待大圆柱等新技术,二线能否有机会逆袭?
A:特斯拉提供21700到4680技术,国内厂家在同一起跑线,然而结构设计、涂布、到卷绕、焊接都较传统技术有明显调整,但是基础还是电芯的制造。这考验企业研发速度和研发团队,头部企业的积累会很快转到新产品开发和量产过程,但新技术还是给了二三线企业新的机会。
Q2:如何看待软包、圆柱、方形的技术渗透和发展路线?
A:要分下游应用看。数码方面,软包电池是主流;圆柱方面,主要应用于电动工具和移动电源;动力这块,主要是方形为主,国内头部企业是在方形材料、方形设备、方形结构件布局。未来随着往半固态发展,软包量会提升,圆柱靠大圆柱技术突破拉动,方形是主流。储能以方形为主,便携储能或家储会有软包或圆柱,现有液态体系下是方形为主。
Q3:半固态和固态的落地如何?
A:国内固态是下一代技术路线,但是商业化周期较长,不会那么快,3-5年无法撼动液态体系的大比例。发展路线应该是先往半固态,再往固态过度。半固态电解质、箔材、隔膜变动不大。
免费服务:
(在公众号发送以下关键字可以查看相关系列的内容)
国际碳市场,中国碳市场,碳中和,碳交易,碳资产,碳计量,碳排放,林业碳汇,绿色金融,CCER,ESG,CCUS,锂电池,电池回收,电力碳中和,电价政策,汽车碳中和,碳汇造林方法学,磷酸铁锂专家交流,磷酸铁,林业碳汇专家交流,抽水蓄能,ISO14064-1,绿电专家交流,广东汽车碳足迹,汽车左B柱LCA,汽车白车身LCA,碳减排制度,CCER制度,废旧轮胎再生橡胶LCA,发达国家碳排放政策,动力电池发展趋势,钢铁碳中和,氢能,智慧园区,智慧建筑,智慧交通,数据中心,中国乘用车双积分,低碳供应链,循环经济,华为零碳智慧园区,动力电池市场回顾,传统车企电动化战略,碳市场展望,电力市场政策,水泥碳中和,玻璃碳中和,化工碳中和,可持续发展案例,可持续发展调研,动力电池系列汇总,工业互联网双碳园区,大宗商品碳关税
付费服务(零碳工厂、零碳园区):
1、个人和企业层面的碳排放管理、碳资产管理培训
2、上市企业组织层面碳盘查、产品层面碳足迹、碳中和规划、碳配额资产托管、国内外碳信用申请和交易(CCER、林业碳汇、VCS、GS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