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信件】一个拘泥于“自我”的大四女学生

喜欢自我剥析
资本自主追求就不去的 喜欢陈述探讨 不喜欢别人只加影响 以自己为行动导向。可以做负极大大家脱离他们。
自我剥析却不能客观认识自己 不喜欢和别人比较。室友喜欢和别人比较然后反应到自己性情,不喜欢和别人比 超级佛系。变得非常容易讨论人,“我”只是一个符号,具有一定符号学功能 自我想象图示是被生产了。现在的思考仅仅是想象 而不是思考 imagining。自我是一个幌子,内在性 是一种自我主义的自由主义。外界只有我喜欢感兴趣的事,你的喜欢和兴趣是被诱导出来的 被生产出来的 去天猫搜 相关。是被特定的符号学模式生产出来的,一个不经过意识形态训练的人,小资产阶级子弟 你的自我不是很纯粹的东西,自我是被社会共同体文化产业资本 消费主义。
这个意义上你你的室友没有差别,她们与比别人比较 也是他们自己精神内在体验的一部分 你把你内在某一部分命名为自己 实际的内容也是某种外部机制束缚规避着,都是某种精神的力量在规避引导者你,你的欲望永远是外部性的,你要发现你是个有欲望的人。真正的自我不是熟悉的可以随意操控的,非常熟悉习惯的自我 ,这个只是保护性的外壳 作为辩证唯物主义者,真正的自我创伤性的,异质性 是不能用我来命名的,真正内在自我不是自己的自己 是奋斗的根据,内在异质性,爱上一个人虽然是自己自己不想面对的 这是如鲠在喉的。恐怖片会害怕,其实看到的是自己,其实是如鲠在喉的,因为你看到了自己。
只是用了流俗的前反思的,现象学的自我学 是分很多层级维度的,没有哲学能力 已经理想自我图景和不是理想的图景,这些内在要素实际上不能轻易命名为自我。实际上这种命名自我冲动是一种女性癔症,一种命名的缺乏,“思考别人用人家,”思考自己用自我 什么都是自我 实际上是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没有什么道德价值。
法哲学原理,和max对于法哲学原理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