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科技遇上传统——浅谈洛天依上《经典咏流传》(修改稿)

2018年3月31日,一个值得所有锦依卫纪念的日子。在这一天,中国最出名的虚拟歌姬洛天依登上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与王珮瑜一同合唱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节目里,十五岁的洛天依在舞台上尽显少女风采,并且以其唯美的服装,别致的造型及婉转的歌声打动了万千观众的心。与王珮瑜的互动和表演后的对话更能体现出她作为另类中华文化传承者的魅力。让更多人意识到,其实传统文化离我们并不远。
作为中国歌姬,弘扬传统文化应该说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对她来说也并不难。表演过后,她模仿王珮瑜唱京剧《空城计》模仿的惟妙惟肖,甚至连她的名字——洛天依——的出处“华风夏韵,洛水天依”——也是从《诗经》里出来的。在这方面,中国歌姬较之日本歌姬拥有着极大的优势。他们一出道就可以沉浸在传统文化的海洋里。而日本歌姬则不具备这项技能。很可惜,洛天依的版权方,即上海禾念信息有限公司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其实如果将优势加以利用,达到初音目前那样的高度根本就不是什么困难的事。
试想一下,假如让初音来唱这首歌,她能唱的好吗?初音虽然粉丝数目前暂居世界第一,其技术也相当成熟,能唱出那个声音,但她能唱出那种感觉,那种腔调,那种风韵,那种情怀吗?一个从未真正地在精神层面上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歌姬,又怎么能指望她唱出中国传统古典诗词的风韵呢?毕竟,中国传统古诗词是我们民族的一块瑰宝。它拥有着数千年的历史,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其他的民族都无法企及,无法比拟的。从这点来看,中国歌姬竟毫不亚于名列前茅的日本歌姬!
很多人都认为,洛天依是现代科技的的产物,与传统文化毫不相干。其实,如果你了解过洛天依的造型就会知道,其实她全身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并且,现代科技是踩在传统文化之上向我们走来的,洛天依自己也说了,“不忘本来,才能面向未来。”作为一名中学生,学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任务。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承担起传承经典的重任。
反观现实,盲目崇洋现象正在渐渐流传开来。许多年轻人开始从头到脚都是欧美风,对于真正历经沧桑的传统文化置若罔闻,恨不得加入其他国家的国籍,成为我们戏称的“香蕉人”。可是,当他们正兴致勃勃地讨论这些转瞬即逝的东西时,又有多少人能回忆起流传千百年的《静夜思》、《卜算子·咏梅》呢?
洛天依在节目中给出了自己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只有不断了解传统文化,从中汲取灵感得到熏陶,我们才能更好地去拥抱这个时代,拥抱美好的未来。”她用这句话呼吁广大青少年关注传统文化。在这方面,她自己虚拟歌姬的身份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近几年,洛天依的几首古风歌曲开始向国外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去了解她,接触中国的传统文化。就连初音也放下架子,趁机学了几首,对此我们十分欣慰。
当科技遇上传统,竟会擦出如此绚烂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