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分享——错题本文件夹
顾名思义,就是用文件夹来代替错题本,用A4纸来充当错题纸。之所以用文件夹,是因为它比较灵活。
何出此言?假如我们要学习一个知识点而且有充足的时间,我们完全可以在学习完这个知识点之后的每一天都重新复习一遍,以确保自己能够牢牢掌握这个知识点,以免自己不会忘记。
可是高三的知识点太多了,每一天把每一个之前学过的知识点或者错题都复习一遍根本不可能,因此,我们可以适当减少一些复习次数。
从每一天都复习这个知识点,改成,从学习完这个知识点的那天开始,从那天记为第一天,然后分别在2天后,4天后,7天后,10天后,15天后,20天后,30天后,40天后,60天后复习这个知识点。
又或者这么说,每两次复习之间的复习间隔分别是2、2、3、3、5、5、10、10、20天。复习十次,九次间隔,跨越两个月。没错,这就是它的关键原理。
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对于一个知识点还好说,高三知识点和错题那么多,把每一页错题都定制一个独一无二的复习时间,纳入一个庞大的复习体系,确实不太好办。
然而我已经探索出来了,你们只需要往下看就行了。那么,我们要如何去做,才能实现这一伟大的工程呢?
错题本文件夹。
我的文件夹有十三层,从第一层到第十层,我放的是未来十天的复习任务,第十一层到第十三层,我放的分别是过去、未来和现在。
过去,是已经复习完十遍的知识点错题,未来,是近十天内复习不到的错题页,现在,是正在整理书写创作的错题页。
我们在A4纸上书写自己的错题知识点,正面写题目,背面写答案(这么写是提高复习效率,避免你看到答案会了就以为自己会了)。
正面右侧写复习时间,写十个复习时间。可以选择某一个时间做为起始点,然后以阿拉伯数字来纪日,例如我高三选择的是十月一号作为第一天,那天也是高考倒计时二百五十天,当然也可以直接选择倒计时作为复习时间。
总之右侧标注好复习时间。然后将文件夹前十层确定一个时间,比如从第一到第十层暂时设置为第一天到第十天的错题复习,那么你就把你做好的错题页(每一张包括题目和答案和复习时间)放入指定的文件夹层,到了那一天,你就需要复习那一个文件夹层里面的错题。
复习完成之后需要标注自己在那一天的哪个时间看过了,我就标注一个我复习完成的时间,比如9:35,就标注在日期的后面。
如果第一天复习完成了,那么第一层所代表的就自动变为第十一天的知识点错题页,依次类推。
第十一层其实没多大意思。本意是高考前一个月复习第十一遍,结果发现没必要,因为那些刚开始的错题,到了最后一个月那个阶段,已经对我是小儿科了。不过可以留着做纪念,我从十月一号开始这个学习方法,坚持到高考,一共二百五十天,我写满了300张A4纸,我现在都还留着它。
高三最后两个月如果你的每一天的复习任务减少了,那么可以选择一天复习两天的任务。以我经验来看一天复习二十张差不多。毕竟是思维逻辑改正,一张错题页短则一分钟复习完了,需要计算的题目,长则十分钟。
第十二层就是近十天复习不到的错题页,没什么可以解释的。
第十三层就是正在写的错题页也没什么可以解释的。
注意事项:
这个方法适用于知识点多的高三,如果高一用,个人认为有些大材小用,因为高一知识点很少,没必要做。
一定要坚持下去,如果有一天没有复习,那么第二天就要复习这两天的,如果连续三天没有复习,就会增加自己的任务,高三我平均一天复习12张错题页,如果你因为有两天没有复习而导致任务堆积,你的复习体系就会崩溃。当然如果平时放两天假你确实管不住自己,那么你直接第三天复习第一天,第四天复习第二天,依次类推,不要认为自己有多牛逼,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否则就是自掘坟墓。
错题本是提分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