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豪威】春意温暖袭来,驾驶谨防“春困”!
随着春季来临,气温逐渐宜人,“春困”也随之而来,让人总想“眯一会儿”。当产生困倦时人的反应会变得迟钝,不论是犯了春困还是单纯感到疲劳,如果此时正在开车,很容易导致驾驶人判断能力下降,从而引发交通事故。
01
案例警示

前段时间,一处隧道口就出现了一起疲劳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驾驶员母某驾车带着三个老乡前往外地务工,由于几个老乡都不会开车,事发前近30小时全程都是母某一人驾驶。
由于中途缺少休息,母某过度疲劳导致操作失误,径直撞向了紧急停车带的隧道壁,巨大的冲击力使小车撞上防撞桶后仍然翻滚了几圈才停下来。万幸的是在本次事故中母某和副驾驶因系了安全带,并无大碍。后排的2位乘客未系安全带颈部受伤,目前事故正在进一步处理中。
02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条:机动车驾驶人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文明驾驶。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或者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的疾病,或者过度疲劳影响安全驾驶的,不得驾驶机动车。任何人不得强迫、指使、纵容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驾驶机动车不得有下列行为:(七)连续驾驶机动车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罚及记分标准》:连续驾驶中型以上载客汽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以外的机动车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的,一次记6分。
03
如何预防春困?

春眠不觉晓,疲劳驾驶不得了。“春困”会导致驾驶人判断力下降,反应迟钝和操作失误增多。严重时会对车辆失去控制,极易引发交通事故,那该如何避免“春困”带来的安全隐患?
预防疲劳驾驶小技巧
01
驾车前保障充足的睡眠时间
养成良好的睡眠及饮食习惯,提高身体素质
02
驾驶车辆时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固定姿势
行驶一段时间后,在安全地带停车休息
放松全身肌肉,预防驾驶疲劳
03
科学安排行车时间,连续驾驶时间不超过4小时
连续行车4小时,必须停车休息20分钟以上
长途行车应由2人轮流驾驶,交替休息
每人驾驶时间应在2-4小时之间
特别提醒
另外,春季气候温暖,机动车驾驶人应杜绝疲劳驾驶,尤其是长途司机,行车时应打开车窗让车内空气流通,保持清醒头脑,可在车内准备薄荷口香糖、风油精等,以帮助提神,防止“春困”带来的交通安全隐患。
开车非儿戏,行车勿疲劳,驾驶人务必预防疲劳驾驶,及时掐灭隐患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