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经验:对病因病机的看法 类风湿性关节炎与祖国医学之“历节风”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经验:对病因病机的看法 类风湿性关节炎与祖国医学之“历节风”、“白虎历节”“痛风”、“顽痹”“骨痹”等相类似,其发病原因前人认为与风寒湿有关。如《内经·痹论篇》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冬遇此为骨痹……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 其大意是冬天感受风寒湿邪易成骨痹,骨痹不愈,再感受邪气就要内舍于肾,肾主骨,肾痹则骨失所养,加以邪伏筋骨逐渐致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阻滞经络,而形成足骨无力或僵直不能站立而以尾骨着地代行,颈骨下倾,脊骨高耸而成驼背。 不过结合临床证脉分析:本病多以寒热交错为多见,次为寒证、热证。故其病因风寒湿三气中以寒邪为主要的诱发外因,从整体来看,类风湿性关节炎虽为局部慢性病变,但其发病与整体防御机能有密切的关系,祖国医学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故正气虚必是其内因之根据,在正气虚衰,腠理不固,机体抵抗力降低的情况下,以冬伤于寒或受凉作为外因的条件,寒邪乘虚而入,直中筋骨,内伤血脉引起气滞血瘀,关节失利,日久不解,寒邪化热成毒,遂成寒热并存、虚实互见、错综复杂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