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江湖之不良人剧情走向框架猜想
「 世间万事,风云变幻,苍黄翻覆。纵使波谲云诡,但制心一处,便无事不办。天定胜人,人 定兮胜天 」 「 一直以来,本帅才是那个执棋者,本帅才是那个造局人。殿下,这盘棋,臣已为你开局,现在该换你来执了 」 罡子的话,言犹在耳,乱世数十载。事物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强如不良帅袁天罡,在历史大势前也无法抵抗。
第一回 大丧 大丧是指漠北的皇帝死了,中原的天子死了。两边的在差不多的时间都举行了丧事。 漠北的原型就是契丹,耶律阿保机(872年-926年9月6日)是辽朝(契丹国)开国君主。皇后是《不良人》里的应天王后述里朵,原型是述律平(879年10月19日-953年8月1日)。 李嗣源公元926年称帝,耶律阿保机卒于公元926年,由此可知,故事背景发生在926年前后。这一年的前后历史大事件有 923年,后唐建立 925年,后唐灭前蜀之战 926年,渤海国灭亡,李嗣源称帝 938年,割让燕云十六州
可见
,漠北王后述里朵在监国李嗣源手上并不能拿到燕云十六州,割让燕云十六州的是李嗣源的女婿石敬瑭。
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李嗣源(867年10月10日-933年12月15日),初名嗣源,小名邈佶烈,生于唐懿宗咸通八年(公元867年)的应州金城(今山西应县),五代十国时期后唐第二位皇帝(926年6月3日-933年12月15日在位),在位8年。卒于后唐长兴四年(933年)。其先祖为沙陀族,其父李霓为李国昌(李克用之父)爱将,曾镇守雁门(今山西代县)。 李嗣源自幼随其父长于军中,后隶属李克用帐下,曾于上源之难中冒死救得李克用性命,为李克用所爱重,收为养子,赐名李嗣源。李克用镇守河东(今太原市)时,命他掌骑兵卫队,不久即升任蕃汉副将,所向克捷。他为人厚重寡言,临事谨慎,英武独断,谦和下士,每有战功,未尝自伐。居常唯治 兵仗,持廉处静;晏如也。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872年-926年9月6日),清辑本《旧五代史》改译安巴坚,汉名耶律亿,是契丹的第一位皇帝(916年3月17日-926年9月6日在位)。 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余七部,攻灭渤海国,在东北亚建立了一个强盛的帝国。此外他还任用汉人韩延徽等,制定法律,改革习俗,创造契丹文字,发展农业、商业。神册元年(916年),群臣及诸属国上尊号曰大圣大明神烈天皇帝,建元神册。在位二十年,即帝位十一年,庙号太祖,葬祖陵。
述律平(879年10月19日-953年8月1日),小字月里朵,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皇后,辽太宗的圣母,性格机警、贤德,有谋略,能征战。《辽史》中记载其尊号为:淳钦皇后、应天皇太后。 耶律德光(902年11月25日-947年5月15日),大 契丹国第二位皇帝 (927年12月11日至947年5月15 日在位)。他在位20年,字德谨,契丹名耶律尧骨,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次子,其母为淳钦皇后述律平。 耶律质古为契丹(辽朝)皇族,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女儿。 耶律质古下嫁淳钦皇后述律平之弟萧室鲁。耶律质古幼年时为奥姑,契丹的风俗,凡婚燕之礼,推选女子之中可尊敬者坐于奥,称为“奥姑”。耶律质古没有封为公主就去世了。2003年发现的吐尔基山墓被怀疑是耶律质古的陵墓。 割让燕云十六州,天福三年,石敬瑭按照此前契丹解太原围困的要求,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使得辽国的疆域扩展到长城沿线,至此往后中原数个朝代都没有收复燕云十六州,直到朱元璋建立明朝,发动多次北伐之后才将燕云十六州夺回。
后唐(923年-937年)是中国五代时期的政权之一,由沙陀族建立的封建王朝, 定都洛阳(今河南 洛阳),传二世四帝, 历时一十四年。 明宗之治 同光四年 (926年)二月,皇甫晖在邺都叛乱,李存動命李嗣源前往讨伐。 不料刚到魏州城下,所部发生哗变,与魏州叛军会合,共同拥戴李嗣源为帝。李嗣源起初托故逃出魏州城招集散兵, 后来在女婿石敬瑭以及手下安重诲、霍彦威的劝诱之下起兵造反。庄宗听闻讨伐军有变,即令怀远指挥使白 从晖率骑兵扼守河阳桥。 以护卫京城; 又拿出金帛赏赐诸军,并亲率军趋汴梁,但为时已晚。途中闻 知李嗣源已入汴梁,即仓皇回逃,至荥阳, 随从士卒已散逃过半。刚抵洛阳,从马真指挥使郭从谦亦率所部兵哗变,与京城驻军展开混战。 同光四年(926年)四月初一,庄宗率近卫骑兵出战,中流矢而死。初三, 李嗣源入洛阳,被群臣拥戴为监国, 不久于庄宗柩前即皇帝位,改同光四年 为天成元年。天成元年(925年)霍彦威、孔循劝明宗更换国号,明宗以兄终弟及为由否决了这一提议。丙申,杀租庸使孔谦。天成四年(929年)六月,前荆南行军司马、归州刺吏高从诲,上表请求归附朝廷。 七月,明宗任命高从诲为荆南节度使,兼侍中。 长兴元年(930年)十一月,武安节度使马希声,上表请求归附朝廷。十二月,明宗任命马希声为武 安、静江节度使,兼中书令。 长兴元年(930年) 十一月,契丹国东丹王耶律倍归唐,明宗以天子仪 卫迎接,并赐姓东丹,名慕华,拜怀化军节度使、 瑞慎等州观察使;后又赐国姓李名赞华,改封陇西县开国公。 长兴二年(931年)六月,明宗复置明 法科,同大唐开元礼。 明宗统治时期,后唐国势有所起色,百姓日渐富 裕, 使本已十分衰败的朝政呈现出“中兴”的小康局面。 实际上,明宗之治并不稳定。明宗晚年,国内 已有乱象。 宋潞之争 长兴四年 (933年) 十一月二十日,秦王李从荣因 谋反被处死。 当时李嗣源病危,于次日派宦官孟汉 琼到邺都召李从厚回京。 十一月二十六日, 李嗣源 去世, 秘不发丧达六天之久。十二月一日,在西宫 发丧,李从厚即皇帝位,改长兴四年为应顺元年。 闵帝即位后, 把潞王李从珂和石敬瑭当成眼中钉。 闵帝先是罢李从珂之子李重吉控鹤指挥使, 外任毫 州团练使。 又将李从珂改镇河东,将河东节度使石 敬瑭改镇成德,将成德节度使范延光改镇天雄,让 自己的堂兄弟李从璋调任凤翔, 接替李从珂的节度使职务。 因此李从珂在部下的鼓动下, 拒绝了朝廷命令,起兵造反。 应顺元年(934年)三月,朝廷军马兵临凤翔城下。李从珂登城哭诉,言其无罪,被奸人所害。禁军将领杨思权为一己私欲,遂煽动禁军兵变, 率诸 军投降了李从珂。 李从珂尽出凤翔所有用来赏军,并许诺攻下洛阳后,再给予重赏。潞王大军很快攻 下长安、华州、陕州,侍卫亲军纷纷归顺潞王。闵 帝无奈,只好仓皇向魏州逃去,途中遇到河东节度 使石敬瑭, 石敬瑭引兵尽杀闵帝亲随,将闵帝软禁 在卫州。 应顺元年(934年)四月三日,李从珂率军进入洛 阳城。宰相冯道率领文武百官劝进,李从珂假意不从。 次天, 曹太后下诏废李从厚为鄂王,命李从珂 为监国。六日, 又立李从珂为帝,改应顺元年为清泰元年。 末帝失国,清泰二年 (935年)末帝派遣武宁节度使张敬达领 兵驻屯在代州,牵制并监视石敬瑭。清泰三年 (936年)末帝又调石敬瑭为天平节度使,企图以 此削弱石敬瑭兵权。石敬瑭拒绝调任。 于是,石敬瑭叛变,同时石敬瑭还上表指责李从珂即位非法, 应立即将皇位让给许王。末帝大怒, 撕毁奏表, 削其官爵。 清泰三年 (936年)五月,末帝任命建雄军节度使 张敬达为太原四面都招讨使, 杨光远副使,率大军讨伐石敬瑭。唐军包围了太原,筑长围以围困晋 阳。石敬瑭遣使向契丹求救,表示愿意割地称臣。九月,契丹主耶律德光亲率五万兵马增援石敬瑭,唐军与辽晋联军大战于团柏谷,唐军大败,死伤万余人。随后,石敬瑭与契丹军得以顺利南下进逼京师洛阳。途中先锋指挥使安审信、 振武守将安重荣、彰圣指挥使张万迪等将纷纷归降石敬瑭,后唐 统治岌岌可危, 处于即将全面崩溃的前夕。 清泰三年 (936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末帝见大势已去, 带传国玉玺与曹太后、 刘皇后以及太子李重美等人登上玄武楼,自焚而死,后唐遂亡。 天福四年 (939年) 九月癸未, 石敬瑭封许王李从益为郁国公,以奉唐祀,服色、旌旗一依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