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传奇老孟,到伪军据点“现场办公”,伪军毕恭毕敬
整理:风影
孟庆友,山东军区莒中独立营便衣排长,在战友们心目中,他在侦察作战中神出鬼没,“有孙悟空的本事”。
老孟大高个、黑脸膛、高鼻梁、大眼睛,能说会道,手疾眼快,是一个智勇双全的好汉,他不仅在本地出名,就是周围的夏庄、石井、上下曹、集后、于家沟以及日(照)莒(县)公路上的各个敌伪据点,也没有不知道老孟的。
抓捕敌人的便衣和个别外出人员,是老孟的拿手好戏。汉奸们一听说孟庆友来了,就心里打鼓。为了抓住孟庆友,大汉奸、日照大队副朱信斋还许过1200元的赏格。
“捕敌神枪手”“战斗英雄”孟庆友
老孟穷苦出身,是莒县人,对这一带的地形非常熟悉,这个村那个庄,哪里有条沟、哪里有道岭,都装在他怕脑袋里。他领着侦察兵活动的地方,多半是在日莒公路附近的据点。
莒县到吉家店的公路,经常有汽车来往。有一次,独立营几个便衣侦察兵带着四五十个民兵和老百姓,隐蔽在高粱地里,等着截鬼子的汽车。傍黑,一辆满载货物的汽车开来了,车上连同司机一共有4个鬼子。老孟趴在路边,汽车一到,啪啪两枪就把前车轱辘给打漏了气。接着,大家又往车厢里扔了四五颗手榴弹,小鬼子死了2个,跑了2个,汽车原封不动地缴了过来。
然后,老百姓都赶了上来,武器、弹药、大米、白面,都装上独轮车拉回了根据地。因为没人会开车,再说汽车这个目标太大,不好隐蔽,最后一把火,把汽车烧得只剩一个骨头架子。
有一天,听说夏庄来了几个鬼子,老孟立即带着人到赵家庄敌人据点联系。汉奸怕他,首先准备好了一桌酒席请他吃酒。汉奸小队长还结结巴巴地说好话:
“孟、孟队长,有什么事儿需要了解,兄弟准够朋友……”
“好,限你半个钟头之内,把夏庄来了几个鬼子的情况向我报告。晚一点,我老孟的枪子儿可不认识朋友!”
“是,是,孟大队长。这事包在小弟身上啦!”果然,不到半个钟头的工夫,小队长就向老孟报告了详细的情报。
伪军资料照
为什么汉奸这么怕老孟?一句话,打出来的!
一开始,那些不识相的汉奸,不知被老孟收拾了多少,老孟后来就干脆到伪军据点里“现场办公”,叫伪军们直接报告情况。汉奸们不敢惹老孟,又担心鬼子知道了,说他们“通匪”。所以每次老孟来,都想着赶快把老孟的事办好,早早地打发走,生怕惹出祸来。
汉奸们越害怕,老百姓就更是跟着起哄:“哎呀!不得了!西打寨里河东至黄墩,周围几百里的便衣,都是姓孟的手下人呐!”
有些天,便衣侦察在石井一带活动。首长对老孟说:“孟庆友,我们要执行一项任务,需要抓个舌头回来,怎么样?你能发点洋财吧?给你5天期限。”
“是,首长,就是时间有点太长,3天保证完成任务。”
头两天,老孟出去东游西转,光是摸情况。第三天一大清早,就领着赵西约和李文贞两个出去了。
原来,老孟了解到,石井的敌人这几天常出来到葛河集上抓兵,便化装成老乡,背个布袋去赶集。正巧,离集市不远就碰上一个伪军连长,带了3个兵,有一个家伙还扛着日本膏药旗。老孟一看,彼此不认识,那就好办了。
“干什么去?”
“老总,我们,我们去赶集。”
老孟装的样子,那就不用说了,活脱脱就是个老庄稼人。伪军连长看他这股子劲儿,立刻把三角眼一瞪:“那两个是你什么人?”
“我、我表兄弟,也是种地的。”
“混蛋!分明是八路军的样子,都押走!”
伪军资料照
3个伪军士兵刚要上来动手,老孟3个人立即动手,把匣子枪给他们顶上了。伪军连长吓慌了,连说你是哪部分的,兄弟是朱副大队长的人,别伤了和气。
老孟上去给了他两个耳光,破口大骂:“瞎眼了,不认识我孟大爷!”
这下子,伪军可吓坏了,一个个脸色死白,伪连长颤巍巍地连叫:“孟、孟大老爷饶命。小弟有眼不识泰山,你说怎办就怎办。”
老孟把他们的子弹都搜了过来,然后命令他们打起膏药旗,押着就往回走。一路上可把老百姓吓跑啦!看到鬼子的膏药旗,谁见了不跑哇!
据点里的汉奸队也得到消息,赶紧布置勤务,打扫卫生,生怕“皇军”来了挨踢。结果,老孟他们顺顺当当地回到了部队。
那个伪军连长没抓着兵,倒叫老孟他们给抓来了。真是3天就完成了任务,不过不光是一个舌头,而是一下子就弄来了4个。
敌人恨透了孟庆友,想尽一切办法要抓他。可是因为老孟有两个优点,敌人怎么也抓不住他。第一个,是警惕性非常高;第二个,是群众联系很紧密。老孟就凭着这两件法宝,把敌人给降住了。
对于老孟的警惕性,其他侦察员都很佩服。他在外执行任务的时候,大多不会在屋里睡觉,不是弄一块大门板睡在过道里,就是弄一条板凳往房檐下一躺,稍微有点动静就醒。
有一回,侦察员董振邦和老孟一起去执行任务,当晚住在一个大院子里。董振邦在屋里睡,老孟弄一条大板凳睡在堂屋里,不知怎么走漏了消息,半夜有个伪军便衣来掐他的脖子。老孟冷不防跳了起来,用手枪顶住那个家伙的肚子,回头叫:“老董出来捆人,我在这睡觉,他捣乱!”
联系群众、依靠群众,是老孟的一大特点。在侦察队活动的范围内,不论是区、乡的工作人员、民兵,还是各村的男女老少,他没有一个不熟识的。见了面,总是亲亲热热像一家人,一有空就帮老乡们干活,所以老乡们非常喜欢他,一有情况就马上来报告,遇到危险也不顾一切地帮助掩藏。因此,老孟不但情报来得快,就是遇到再紧急的情况也能躲过去。
一天晚上,董振邦和老孟俩人被汉奸队给围住了,四面八方都在打枪,嗷嗷叫着要抓活的。董振邦有点沉不住气了,想冲出去拼命。可是老孟慌不忙,领着董振邦在村一道墙下面站住,后面汉奸队追上来,子弹呼呼地从身旁直飞,十分危险。
老孟一伸手,照着墙头连敲了几下。说也怪了,身旁的小门一声没响就打开了。老孟把董振邦使劲推到里面,接着他挤了进来,随手把门关好。这时,有个老头早站在里面,笑哈哈地说:“老孟又遇险啦?快到屋里歇会儿吧!”两个人安然脱险。
老孟本事了得,屡立奇功,成为传奇人物。1944年8月,老孟参加了山东军区英模代表大会,1946年6月参加东北民主联军群英大会,分别获“捕敌神枪手”“战斗英雄”称号,历任滨海军区独立三团武工队长、东北民主联军1师侦察参谋、6纵16师科长、10纵司令部二科科长等职,多次立功。新中国成立后任情报区队长、团长等职。1960年转业,1969年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