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红楼梦人物微论-史湘云

2018-12-16 07:56 作者:sepstar  | 我要投稿

湘云,贾母的侄孙女,也是公侯之家的小姐。很多人是喜欢湘云的,因为她豁朗、大方、活泼、豪放、憨厚、快人快语。她没有黛玉那样娇气、小性;也不像宝钗那样慎微,城府。湘云或是这些个姊妹中最为热情和乐观豁达,最具有男子气息的了。探春向往自己或是男孩则行走天下建功立业。而湘云则是干脆学着男孩子的模样。湘云也是自小就和宝玉相熟的,算是打小一起成长的,也是青梅竹马。所以她和宝玉之间也就显得那么亲切,所以一口一个“爱哥哥”的。固然或许是湘云有些舌头大,也是湘云和宝玉彼此无间的体现。因为黛玉也是五六岁到贾府的,所以湘云和黛玉也算是旧友了,因此在没有进园子的时候,湘云过来了,是和黛玉一起生活的。虽然这样,并不妨碍湘云对黛玉有些嗔怪。黛玉数落他大舌头,她生气了;她说出来黛玉像演戏的小姑娘,黛玉不高兴,她也生气了。湘云直爽的性格一目了然。她心里是藏不住话的。



湘云也曾经对宝玉说了些留心于仕途经济的话,惹得宝玉十分不悦。我觉得她这么说,不是像宝钗那样,是因为有着强烈的当时主流的价值观,而是因为她在成长,她已经有了两性角色不同的认识。对于男性来说,成为了男人,就应该是要去读书科举交结广泛的,而不应该是如同小时那样,两小无猜,不分彼此。她是从男女社会角色的分工来看待仕途经济的。湘云和她的丫头大谈阴阳之别,就是这个道理。十二钗中,宝钗是最成熟的,是最成长的,甚至可以说是早熟的;而黛玉可以认为是在拒绝和逃避成长的;湘云呢?介于两者之间,是正在成长的。她没有宝钗那样早熟,但是也不像黛玉那样晚熟。她知道人必须成长,所以她和黛玉之间逐渐有了间隙,和宝钗走近,欣赏钦佩宝钗。不过她又有些不喜成熟后的世故,所以在中秋夜连诗的时候,她对宝钗也颇有微言,又和黛玉拉进了距离。

湘云爱作诗,在众多的女儿当中香菱算是个诗痴,而湘云则可以算是第二个。诗社中,她是最积极的那个。她这么爱诗,这样痴心,其实是因为她心中的郁闷需要这样一个途径得以排解。湘云的身世和黛玉相仿,都是小时候就父母双亡了。但是她比黛玉更苦,在史家,她是真真要看人脸色的,说起来她是小姐,实际上不过比佣人高一点而已,平日里日子也是很紧的。所以,她十分珍视每次到贾母这儿的时光。她需要好好地享用这样美好但短暂的时刻。她寄身叔父家,在叔父家生活艰难,是有很多不如意的。她在大观园里和姊妹们在一起才有欢快。但是她不怎么表现出来自己的不快。只是对最贴心的姐姐宝钗说过一些。她的豁达正是基于自己本来生活的不易的一种逆反。大观园中的其他姊妹,虽然生活上是无忧无虑的,但是在这个大家族中,在这个数百人的大院子中,人际关系还是颇为复杂的。所以园子里的这些姊妹平日里看起来是生活惬意悠闲,但是实则是有着各人自己的不同的忧愁的。就是这个湘云,外来这边,只是一个过客,把这里当作是世外桃源,所以能显得那样的快乐清爽。宝钗和黛玉虽然也是寄住,但是不像湘云是过客,她们已经是融入到了荣国府中了,因此她们也是受到府里的影响,有着自己的酸甜苦辣。只有湘云把这里的一切当作是甜甜的。这里有长辈的呵护关爱;有姊妹兄弟的友情关照。所以,对于湘云来说,在这里怎么不去好好享用每一日呢?如同有前贤所说:“(湘云)以对生活中平凡而美好事物的珍惜为主要内容,形成了乐观、直率、豪爽的动人个性。”



贾母是比较喜欢湘云的,一个她是自己娘家人,一个湘云也确实比较可爱的。所以如果贾母有心,撮合宝玉和湘云,也未尝不是一种选择。不过在书中贾母似乎没有这样的考虑。就湘云个人来说,她也有金,可以配得上金玉奇缘;她又是史家的小姐,和宝玉也算是门当户对;她和宝玉从小生活在一起,算得上是青梅竹马。所以很多后世之人多认为在失落的书稿中,湘云是要和宝玉在一起的。不过从现有的文本上看,湘云是没有和宝玉成婚的。其实,湘云最后和宝玉有没有成婚,并不影响我们去分析贾母等人有没有意思去撮合湘云和宝玉。就贾母来说,虽然她是比较喜欢湘云的,但是又不是那么爱不释手。湘云时不时来贾府玩,虽然都是贾母出面去请来的,但是湘云曾对宝玉说,让他提醒贾母派人去接自己。这似乎是在在说贾母去接湘云到贾府这边,多是因为宝玉,而并非是贾母自己主动为之。贾母不主动,或许是因为她和自己娘家之间的关系有些微妙。贾母虽然是出自史家,但是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当下在史家做主的是她侄儿辈的,关系比较疏远了。有些话,她是说不上的。如果史家和贾家的关系好,湘云和宝玉在一起,或许是如虎添翼的美事,但如果史家和贾府的关系不是那么好,那么硬要是将湘云和宝玉撮合在一起,那么未免是使得两人夹在其中,里外都受委屈。湘云毕竟现在是史家的小姐,她父母亡故了,她的婚姻就是她叔叔婶婶做主。在31回,王夫人说:“前日有人家来相看,眼见有婆婆家了”,也就是说此时史家已经开始为湘云准备婚嫁之事了,而且似乎是有了眉目。因为这两点,贾母对于撮合湘云和宝玉并没有热情。

周汝昌老先生是很喜欢湘云的,他认为宝玉最后是和湘云走到一起了,而且湘云就是那个脂砚斋。周汝昌老先生对《红楼梦》做了很多的研究,是大师。他对《红楼梦》解读的最大的特点,我认为就是几乎处处都可以读出湘云来。我认为这就有些过了。周汝昌老先生是支持自传说的,不过,既然《红楼梦》是宝玉的自传,而宝玉和湘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那么为何书中对于湘云的描绘不是主体呢?为何要刻画出一个刻骨铭心的宝黛爱情故事呢?而且在十二曲中的《乐中悲》写到: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这已经是很明白地说湘云的命运也是不济的。而这种不济是归于一种宿命论。所以湘云最后和宝玉走到一起,应该是不实的。至于说湘云的命运不济到底是守寡了,还是沦落风尘了,这些并不是重要的。因为不论是哪一种结果,都是悲剧。而假如如老先生做推测的,湘云是和宝玉在一起了,那么这怎么能算是悲剧呢?而且假如真是这样,那么湘云为何要最后进到薄命司呢?而最后宝玉为何还是要“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呢?

湘云和宝玉最后走不到一起,其实还有一点就是在书中,他们之间虽然是彼此亲近,青梅竹马,但是他们是彼此为兄妹之情,没有那种儿女私情。宝玉就不说了,一心只有黛玉。而就湘云来说,湘云豁达开朗,不一定能看上宝玉这样有些女儿气的男生。而且此时的湘云还是情窦未开的——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况且,湘云和宝玉都是不能对自己的婚姻做主的。虽然在老先生那里,湘云是宝钗以后第二位宝玉之妻,那时贾母已经亡故了,或许贾政和王夫人也不在世了,宝玉可以自主了,但是湘云呢?即使湘云此时是寡妇,她就可以自己做主下嫁宝玉?不管是初嫁还是再嫁,都不是湘云能做主的。所以,湘云和宝玉最后走到一起,还是一种读者美好的愿望。



红楼梦人物微论-史湘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