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德国古典哲学讲座课程(1)

2023-07-03 18:29 作者:你好旧时光0702  | 我要投稿

从17世纪到黑格尔为止,我国把其划分为一个独立的段落,称为近代哲学(modern philosophy),黑格尔之后,我们称为当代哲学(contemporary philosophy)这个。黑格尔就是德国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按这个划分来来一个传统。启蒙时代就是17世纪开始,尤其我们把18世纪这个法国哲学称之为启蒙运动或启蒙主义。在17世纪,欧洲开始进入启蒙时代。思想上慢慢的突破,中世纪这个传统往下延续下来,向主体性这个复兴觉醒,这都是近代哲学的一个标准。
近代哲学谈了更多的涉及到理性;意识;经验;精神;自我等概念。所以这些概念,和我们现代大部分人接受这哲学素养或者我们的常识和经验都是一致的,但是这些这些词汇近代这些词汇,就是在中世纪传统之前是不让提,或者是禁止提。或者是那个你就是提,也是一种狭隘的意义去谈,它是一个非主流意识形态的东西。
古希腊这个哲学的特点,就是讨论本原,讨论实体,讨论理念,讨论存在。那个近代就是它是要求认识论转向,讨论认识能力的考察。这个存在呀?是从巴门尼德这个古希腊哲学开始的。这个存在,在古希腊人,他只知道这个存在,它没有意识到物质性存在和思想存在。他把两者混为一谈。所以那个古希腊人很有意思。
巴门尼德做梦梦见女神,女神问她,有两条路,一个是真理之路,一个是意见之路。他说意见之路是什么呢?是多变的,变化的,是经验的。真理之路是什么呢?是那个永恒的,绝对的。所以他认为真理之路,真理之路是不变的,所以那个东西是核心。然后女神告诉他真理之路那个存在是存在者存在,不存在者不存在。所以他得出结论,存在是圆球的,存在是存在是圆球的,圆球是完美的。但是这就有问题了。这个希腊人为什么认为存在是圆的呢?因为他们认为圆球是与完美的,这是空间的思维,空间就是物质性存在,这是这是物质性存在。这就是希腊人的那个思维问题。
 毕达哥拉斯认为这个地球是圆的。为什么地球是圆的,因为圆是完美的。圆是完美的,为什么地球是圆呢?地球是圆的,这是个物质性存在。现在我们经过这个大航海,经过这个考察,发现地球并不是纯粹圆型的。地球是一个椭圆稍微扁的一个,有点像马铃薯的一个球体。所以并不是那个完满的那个圆球。但是希腊人就认为那个物质性存在必须和精神性思维的那个存在一致,那个圆球,那个完美的东西,它就是那个真实的存在。所以他们把物质性的存在和思想性的存在给等同。所以现在咱们理解希腊人都是精神,都是一些精神病。因为他认为这个东西真正存在。他认为这个东西真正存在,那个人不存在。所以我们近代人呢,理解一些存在,都把它当做什么客观的外部实在来看待。
 我们为什么就是中国人是无神论?西方人近代来说也是个无神论的传统。他近代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他对这个神对上帝不再那么热情,不再认为有高高在上那个存在,所以你像那个康德,就说康德杀死了自然界的上帝。德国古典哲学它把这个存在,它把理解为什么呢?理解为一种思想性的存在。甚至把物质性的这些存在也理解为一种思想性存在。
这个存在从古典来,从希腊人来讲,他们能够意识到思想和现实,思想能够在思维中存在。但是他认识到思维这种存在,但是没有意识到物质存在和思想存在,它不是一致的。近代人就意识到,思维和客观外部实在是不一样的。
思想性存在是一样,物质性存在是一样,所以到近代笛卡尔,笛卡尔就说了我思故我在。他那个我思就是那个思维性的存在。他那个我在是物质性的存在。所以笛卡尔在他那个文献里头就说第一哲学原理就说什么,说最后认为这个恶魔到底是给他灌输给他大脑灌输,所以现在咱们大家讲这灌输这个东西,灌输是一种物质的东西,这是什么?这是物质性存在。但它并不是思想性存在。所以近代人就是身心分离,身体就是物质性存在。心就是思想性存在。那德国人想干什么?就是这个普鲁士人,这个德国古典哲学想干什么?就是他想把思想存在物质存在统一起来,用什么统一,他用思想统一,用精神统一。用这个理性,用这个纯粹这种理性纯粹概念,用纯粹思维去统一。所以这是德国人做的一个历史贡献。近代人这个物质存在和思想性存在,他们需要思维把握和区分,所以就转为认识论思考了,因为它的区分呢,这一切究竟是物质性存在还是思想性存在。在传统的我们政治话语就是物质和精神的对立,
近代哲学史就是经验论和唯理论之争。谁更侧重一点?侧重于这种物质性的,那它就是偏经验论,偏经验一点,偏经验一些。他认为那个经验有限的把握,偏那个精神一点的,那就是唯理论啊!实际这都是从古典传统来的。现代哲学大概是四个阶段。第一个就是16世纪18世纪是讲这个知识的起源和相关问题,讨论的是这个形而上学认识论,这是一个核心。18世纪的这个法国哲学,当然十六世纪也有一些国家国家理论啊,但是不算核心。18世纪是核心法国哲学唯物主义和社会政治学说。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国家契约论契约论,天赋人权,三权分立,这这都是来自于这个法国哲学18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就是它是解决这个理论之争达到理性主义顶这个高峰啊,他是研究形式上学和实践哲学。
回顾这个古典哲学。这个理念论都很熟悉,但是我和他们讲的有些不同,就是我们一定要把这个希腊古典哲学背的特别透啊,你才能理解那个那个那个德国古典哲学是为什么这么做的。在之后我们康德黑格尔授课之中。你就会非常熟悉他们为什么这么讲,所以好多的授课,他康德专门给直接给你讲康德了,他认为是来自于近代哲学。这是一个很严重的一个误区,这是个很严重的东西,因为他没有讲到古典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那德国古典哲学必须必须看古典啊,你否则那不就德国哲学就可以了。那么谈什么古典?理念论,这是柏拉图的一个观点,表示什么呢?超越于个别事物处在之外的那种实在超越生灭变化,。这就是物质性存在。个别事物是什么呢?是物质性存在,那么它的类的那个知识是什么?就是理性的存在或者思想性的存在。
 理念派生第一个是分有,第二个是摹仿嗯。分有这个概念,就是那个我们讲的一个具体事物存在,分有同名大理念,从大理念开始往下分,往下派生。然后摹仿呢,根据这个理念创造具体事物。实际上都是一回事,它都是一个分有的一个传统。
回忆说他解决这个知识和德国人解决的那个知识不一样,他认为这个知识就是来自于灵魂。来自于我们这个逻辑上的过去。所以学习就是回忆的过程,回忆不是凭空产生,他需要看,不能通过感觉经验认识理念,认识理念又需要感觉经验,咱们看是矛盾的,实际上也不太也不矛盾。因为感觉经验是什么呢?是他的手段,是他的摹仿。他后期就就走到亚斯德这个解决个路径来讲。所以柏拉图哲学大家感觉好像那时候读的时候学的时候有些有些有些简单,因为他没讲彻底。最彻底的还是亚里士多德哲学。
柏拉图对灵魂对理念的回忆划分两种,一种突变,一种渐进。这两个是重点,这两个重点为什么呢?因为德国古典哲学。他对理性里面有两个回答。第一个渐进的回答,他这么说的是什么?渐进通过一点点认识,逐渐达到对人达到对理念的认识,这表达一种认识过程,这是什么?这个就是我们后来讲的逻辑。因为你认识吗?慢慢认识,慢慢把握去反复的理解理念。去把握它,能够逐渐的一种把握它。
第二种就是突发的。疯狂忘我的直观状态。这个是什么?这个就是我们现在那个德国古典哲学,有个传统叫理性直观,到佛教那块叫顿悟,中国人讲什么叫做体验。王阳明心学和朱熹的理学呀,他们都有一种状态,就突然的把握了这个传统,德国古典哲学也是,突然的那个把握了一种神秘性的直观。谢林叫神秘直观,黑格尔绝对直观,绝对观念的自身那个把握就是那个东西。我们的灵魂就实现对知识那个认识。这个柏拉图,柏拉图认为灵魂陷于肉体。灵魂是第一位的,肉体是第二位的。这就是一个灵魂,它这个灵魂不是说我们现在我们现在讲的那个外边的一个实在的东西。他是讲灵魂是一个能动的一个精神。那个所以灵魂一定要需要肉体,灵魂没有肉体才无法无法动,因为灵魂,但是灵魂呢?必须先于肉体。大部分人说这个先于有两种先。我第一种先要区分两种先后。大部分人都理解为什么呢?一种时间性。先后,先要第一种就是时间性的。这个这个之后考试这个之后咱们那个要打破这个观念。
这德国人就特意打破这个观念了,第二个是逻辑性的。所以那个希腊人,包括古典哲学,实际上他们不考虑时间,时间在先的东西,他们不考虑时间,所以有一个经典解释,希腊哲学没有历史。希腊哲学没有历史?没有历史,他们看什么是历史,是经验的堆砌。是经验,个别的。堆砌。因为那个他们认为这种历史毫无意义,什么逻辑都没有,都是一群简单的表象的一些东西,我们也无法把握。所以在古希腊人认为历史就不存在。历史根本就没有这个东西。希腊哲学是没有历史的,还不考虑时间性的东西。所以他们认为这个之前存在的,那就之后也存在。所以他们这个说什么,看灵魂是什么,灵魂是所有已经存在,现在存在什么呢?这个先是逻辑在先。

德国古典哲学讲座课程(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