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一战中国社会科学院法硕非法学381经验分享
文运法硕22学员;李同学
一、 前言
“考研不难,最重要是坚持下去和保持好的心态!”
二、 基本情况
本科211金融专业,考研前对法学专业可以说是零基础,跨考法硕的主要原因是金融专业和法律专业有相交叉的领域,有利于日后的职业规划。
考试分数为政治72+英语81+法基112+法综116=381,分数并不算亮眼,但个人觉得能和自己过去一年所付出的努力相匹配。所以本篇文章分享一下我在过去一年的学习规划和学习经验,仅供参考。学习方法因人而异,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和调整。
在法硕考研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当下,我就不谈么劝退或鼓励之类的了,只是希望大家在考研科目的选择上更加理性,特别是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日后的职业规划再做出决定。

三、 选择书目
我将法硕专业课所用到的书籍分为三类:考试分析、教科书、习题集
1. 考试分析
全称是《法律硕士(非法学)考试分析》,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官方法硕教材。但是里面的内容排版不太好,大多数是大段文字的表述,小部分知识会有分点的表达,因此不太建议用来学习新课,建议作为后期的背诵材料。但是刑法分则部分我是直接背诵《考点详解》的分则部分,因为《考试分析》的分则部分排版十分凌乱,不适用于阅读。


2. 教科书
我所使用的教科书主要是文运出版的各科《考点详解》,不同于《考试分析》,《考点详解》会在原有知识点的基础上对文字进行重新排版,更便于考生学习和阅读,同时也会有补充的部分,包括一些最新的更改的知识点和内容。在后期我主要使用《考试分析》进行背诵时,我还将《考点详解》中补充的部分裁剪粘贴到《考试分析》上,这样对我的理解和背诵也有一定的帮助。

3. 习题集
我在学习新课阶段使用的是《基础配套练习》。这本练习册的习题较为简单,但是考察的都是十分基础的知识点,适合在学习新课阶段用来打基础和培养题感。

复习阶段使用《通关配套题库》和《历年真题章节分类详解》,主要用书是《历年真题章节分类详解》,这本书将历年的真题按照考察的知识点分类汇编,适合同学们在感受真题考察形式的同时,能够通过做题把握住常考的重点知识点。这本习题册我做了2—3遍,因为真题非常宝贵、质量也非常高,即使第二次做也有可能“掉进陷阱”做错,因此真题做多几遍是很有必要的,不仅可以加深印象,也能总结出一些做题的方法。同时,在题目的“详解”里也可以发现自己遗漏的知识点,补充自己不太了解的知识点,从另一个角度加强对知识点的把握。


背诵阶段用的是用于模拟的试卷版真题和《冲刺五套卷》。在背诵阶段,我一天的时间安排是早上及中午用来背诵,留出下午完整的3个小时用于模拟。我认为,在最后的背诵阶段,模拟考试还是十分有必要的。不仅可以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水平,还能合理安排在考试过程中的做题时间。毕竟作为文科类的学科,法硕的考试书写量还是较大的,且在题目难度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很有可能出现时间不够的情况,因此需要在平常的模拟中锻炼自己的考试能力。《冲刺五套卷》题目考察的知识点比较偏,通常是我们平时学习中忽略的知识点。但是现在法硕试题中考察的知识点也越来越难,因此,相对地做一些难题在法硕考试的准备中还是很有必要的。


四、 专业课备考规划
我正式开始备考学习是2021年的3月份,我将整个备考阶段分为四个阶段。
1. 第一轮,3月~5月中旬,主要用于新课的学习。在这个阶段中,我的学习顺序是刑法、民法、法理学、宪法、法制史。每天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主要是三部分:对照《考点详解》听课、完成《基础配套练习》的相应部分、进行错题整理。根据具体的时间天数安排每一科的学习计划,尽量在这三个月内完成第一轮的学习,即通过看新课视频对五门课有一定的印象和理解。
2. 第二轮,5月下旬~7月上旬,这两个月的时间主要用于对所学科目的复习及构建知识框架。我每天会复习2~3个科目,主要方法是阅读《考点详解》,通过做思维导图整理出知识体系,对所学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知识框架,并对其中不太明白的知识点标注出来,通过回看课程视频相应的部分弄懂,接着完成《通关配套题库》的相应内容,并做好错题整理。通过这两个月的复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在脑海中对知识有框架性、系统性的把握。
3. 第三轮,7月中旬~8月中旬,这个月我参加了文运法硕在北京的暑期集训班。由于我担心疫情期间不能留校学习,而在家中学习状态不好,因此我在2月份报名了文运法硕的集训班,希望能在暑期有一个跟在校一样的学习状态。在7月中旬~8月上旬,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完成了面授的基础班课程和强化班课程,并穿插着一些习题讲授课程。在这个过程中,我对知识的把握又加深了一个层次,同时,面授课程的老师将会在课程中加入一些视频课里没有的最新的考点或例子,对之前的学习起到了加强和查漏补缺的作用。无论之前的学习状态如何,经过了暑期面授课程的学习,我都对以往的知识有了更好的把握。同时,在这个阶段,我还根据每天上课讲授的内容完成了《历年真题章节分类详解》的相应部分,并做好错题整理,同时阅读考试分析相应的部分,并做好笔记。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在白天课间询问老师,也可以询问相应的辅导员。尽量在这个阶段完成对知识的全面把握。
4. 第四轮,9月~12月,这个阶段属于全面背诵阶段,我在这个阶段为自己规划了7轮背诵任务。首先是根据文运出版的主观题必背在考试分析上整理好背诵内容,接着是将《考点详解》对考试分析补充的部分添加到考试分析上,这样在背诵的时候也可以对补充的内容有所掌握。在每天的背诵中,我主要是利用上午+中午的时间进行一门法基(刑法/民法)+两门法综(法理学/宪法学/法制史)的背诵,再利用下午的时间进行试卷版真题的模拟,通常是一天法基,一天法综交叉着进行,并做好批改和错题整理。我的背诵以14天为一轮,即将5门课的背诵内容计划在14天内完成一轮,如果遇到难以背诵的部分,我会借助一些老师的背诵课程进行背诵。这样从9月开始到考试前,我最少可以进行7轮的背诵。
五、 专业课备考心得
1. 刑法
刑法是一门较易理解、且趣味性较强的学科,所以我把它放在第一科进行学习,以此培养我对法硕的兴趣以及大致理解。刑法的内容大概分为两部分,即总则和分则。总则的内容是关于刑法一般理论的内容,即刑法的概念、主要精神和原则等方面的内容。而刑法分则是指关于具体犯罪和法定刑的规定。
相较于刑法分则,刑法总则没有那么强的趣味性,以理解为主,甚至一些概念和原则可能会有些枯燥。但是刑法总则可以说是打基础的内容,只有在对刑法总则的理解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理解刑法分则的各罪名。在刑法总则的学习中,我对照《考点详解》,观看的是《考点详解》配套的文运法硕视频课。在新课的学习阶段中,我以章节为分类,一天大概会观看2~3小时的视频课。在第一遍的听课过程中,我会把老师在讲述概念时提到的例子大致地写下来,以帮助自己的理解。因为刑法总则的内容的字面表达并不算深奥,甚至自己阅读书籍都能够读懂。但是要将知识真正理解,并且运用到题目上,还是需要老师通过例子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因此,我在刑法总则的学习中,建议大家将老师在课上提到的例子大致记录下来,也方便后期复习的时候能够一下把握到重点。
关于刑法分则的内容,涉及到具体的罪名和法定刑的规定,相比与刑法总则会显得更加有趣。但同时,刑法分则的内容比较分散和杂乱,在总的章罪名之下又有可以分成小节的罪名。因此,我在学习刑法分则的时候会特别注意老师在课上提到的对罪名的分类,对每一章包括那些节罪名、对每一节都包含哪些具体罪名,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归纳,这样对刑法分则的众多罪名能够有一个大致的把握。同时,对刑法分则的学习,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对每个罪名“四要素”的把握,即在总则中提到的构成犯罪所需要的“犯罪客体、客观方面、犯罪主体、主观方面”,在对罪名的学习中首先要掌握这四部分的内容。同时,对于一些重点罪名,例如抢劫罪,除了要熟知其概念和“四要素”以外,一些转化型抢劫、加重法定刑、罪数问题等的内容也需要掌握,这些内容在《考点详解》上都有所补充,但是我在后期背诵阶段专门整理出来了,这样在复习的时候一目了然,能够加深对一些偏僻知识点的印象。
关于刑法的背诵,刑法总则方面我是根据文运的《主观题必背》在《考试分析》上整理标记出背诵的内容,而分则方面我是直接根据《考点详解》进行“四要素”的背诵。同时,由于刑法分则的内容多且分散,我强烈建议同学们在开始刑法分则的背诵前,观看一些老师录制的关于刑法分则的背诵课程!通过老师在背诵课程中对知识点的串联,我对刑法分则中的罪名构建好了一整个框架,在背诵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民法
民法给我两个印象,一是与我们的关系息息相关,二是内容实在纷繁复杂。民法是我第二个开始学习的科目。经历过刑法的学习,我对法硕的知识难度和数量有了基础的认识,也培养了一些最基础的法律思维,因此我将民法作为第二门开始学习的科目。民法的知识体系也非常清晰,分别是以下几个部分:民法总则、物权编、债编、知识产权编、家庭婚姻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几乎每一个部分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对民法的学习并不枯燥,但同时也要注重一定的学习方法。
首先,在一开始学习民法时,需要对其内容有一定的了解,比如民法学的极大组成部分。我在学习民法时,也是和学习刑法一样,对着《考点详解》观看文运法硕配套的视频课。在第一遍听课学习的过程中,不追求速度,而要尽可能将每一个知识点都能做到有所理解。文运《考点详解》相比于《考试分析》会有很多补充的内容,这些补充的内容有利于我们对民法学有一个更连贯、更成系统性的理解。因此,在第一遍听课时,要认真地将《考点详解》上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听懂。和刑法一样,民法的一些概念和原理也是需要通过老师的例子才能真正地弄明白。而一些概念之间的联系,我们可以通过画图的方式来进行表达,这样的方法在文运的视频课上老师也会有所介绍。第一次学习民法学需要付出极大的耐心和精力,但是弄懂一些比较负责的知识点后会有很大的成就感。除此之外,对民法知识的理解不可能一蹴而就。民法的内容是常看常新,“温故而知新”的,因此,对民法的学习至少要观看2—3遍的视频课,每一遍都要认真地观看,这样既能加深自己对已经掌握的知识点的理解,还能补充一些新的知识,更加能对一些重点知识有更高层次的认识。
其次,由于民法学的内容非常细致,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千万不能抱有侥幸心理,要秉持“学到就是赚到”的态度去对待。在背诵阶段,我也是通过《主观题必背》在《考试分析》上做好背诵内容的标记,同时我还将《考点详解》上补充的内容剪下来贴到了《考试分析》上。假如对民法内容不能有框架性的把握,背诵起来的效果会不太好,即使背了也会遗忘得特别快。因此我建议如果时间充足的话,同学们还是可以观看一些背诵课程帮助自己理解和背诵。
3. 法理学
作为我第三门学习的课程,法理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刑法、民法等实体法的方法完全不一样。法理学的概念非常抽象,但是很有逻辑。在学习法理学的时候,一定要摒弃对法理学”死记硬背“的观点,虽然法理学的内容略微有些枯燥和生涩,看起来和我们平常的生活不太有关系。但是法理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看待法律。因此对法理学知识的学习一定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在第一遍观看法理学的视频课程时,我就是认为法理学靠背就能学好,在学习新课的时候十分没有耐心,导致我后期在法理学这门课上花费了很多时间“补天”。所以大家在第一遍学习法理学时一定要有耐心,虽然老师能够讲授的例子较少,但是要跟着老师的思路尽可能地理解法理学的概念,将知识之间的逻辑串联起来。除此之外,虽然法理学的内容比较枯燥,但是十分成体系,因此同学们可以通过做思维导图的方式建立起对整个法理学内容的理解框架,这样对每一个知识都能不漏一个地有所了解。
关于法理学的背诵,我始终认为前期的理解学习对后期的背诵十分重要。要是前期的学习过程中完成了对法理学很好的理解,那么后期的背诵只是在学习一些专业的概念表述。因此大家在学习法理学的过程中,千万不要掉以轻心,还是要耐心地观看视频课、完成习题和做好错题整理。
4. 宪法学
相较于法理学,宪法学的内容更加零散,但是却比较好理解。宪法学主要学习关于宪法的基础知识和我国宪法的一些基本内容。它的最大特点是繁琐,除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这一章比较成体系以外,其他的内容都是比较零碎和繁杂的,而这一门课也和法理学一样,缺少十分生动、贴近我们生活的例子,更多例子还是一些跟制度有关的实例。因此对宪法学知识的学习更需要运用一些学习技巧。
由于宪法学的知识点比较零散,但是考试分析上都是以成段的文字进行描述,不太利于我们复习的时候把握重点。因此我建议同学们要利用好《考点详解》。文运老师编写的教材是会将考试分析上的文字进行重新排版,以表格或者图画等方式表现出来,同时突出重点,不仅便于我们理解知识点,在背诵阶段也能更好地抓取重点。对于宪法学的复习,我个人更建议将其分散到每天的学习任务中。即在学习完宪法学的新课、对宪法学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后,再在每一天的学习中抽出1—1.5小时专门复习某一个知识点,将对宪法学的复习分散到每天的学习中,不仅可以增加复习的次数,也可以减少宪法学的学习负担。
关于宪法学的背诵,我更加建议同学们观看一定的背诵课程,由于宪法学的内容更多是客观上的制度,制度中包含的知识点之间的联结可能不太深,因此需要一定的口诀来帮助我们加深记忆,所以在学习和背诵阶段可以通过老师在课上提到的口诀进行记忆,再后续的复习中只需不断重复加深记忆即可。
5. 法制史
法制史是我最后学习的科目,它和前述4门科目都不一样,法制史的内容更偏向于是“和法律有关的历史”,因此,法制史的知识学起来十分有趣,但是不太成体系,知识点之间还是比较零碎。
关于法制史的学习,有两种逻辑,一种是学习“断代史”,一种是“专题史”,“断代史”是根据朝代的顺序,分别学习不同朝代的立法指导思想、重要法典、罪名与刑罚、民事法律等内容;而“专题史”是将法制史的内容分为不同的专题,在分别学习不同专题里各个朝代的内容。两种学习逻辑都可以,虽然《考试分析》上的排版是“断代史”,但是我更建议同学们在学习了“断代史”后,再听一遍“专题史”的课程,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印象,同时也能将法制史的内容归纳总结为不同的“专题”,形成一定的框架体系。
关于法制史的背诵,就更需要老师录制的背诵课程的指导了。只是单看教材或者《考试分析》,我们不仅很难看出知识体系,而且也很难发现主观题的考点、背诵的内容。就拿今年的法硕考试来说,法制史的简答题出了一道“简述宋朝的监察制度”,这个内容在《考试分析》上是以一大段文字的形式表述的,并没有分点,因此很多人都不认为这是主观题考察的重点。所以关于法制史的背诵,还是需要通过老师的背诵课程,做到对这门课程内容的全面把握。
六、 公共课备考规划
1. 英语
我的英语基础较好,因此并没有系统性地学习考研英语的相关课程。只是从准备考研的3月份起,就每天坚持背单词,每天新学习+复习的单词量在200~300词左右。在单词背了半个月时,我开始写阅读真题,每天精写一篇阅读,并做好新词积累,不懂的地方会查找相应的讲解视频看。阅读真题完成2~3轮后就开始准备其他的提醒,具体的学习方法也是每天背单词+真题练习+方法总结。
2. 政治
我从6月中旬开始准备政治,主要学习方法是观看徐涛老师的强化课视频和肖秀荣老师的《精讲精练》和完成《1000题》,并做好错题整理。在暑假阶段完成课程的观看后可以进行第二轮复习,即阅读《精讲精练》的重点部分并再做一遍《1000题》的选择题部分。随后等到《冲刺8套卷》和《终极预测4套卷》出版后就可以开始主观题部分的背诵。
六、学习方法
1.错题整理
整理错题是贯穿我整个考研过程的学习方法。由于文科类的题目字数较多,一字不漏地抄写会相当费时间。于是我将错题中的知识点简要概括表达整理成电子版,这样比较节省时间,对错题的总结归纳也比较清楚明白。通常我每天都会利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反复观看我的错题整理,这样对一些易错的知识点印象会不断加深。


2. 制作思维导图
我会在第二轮或者第三轮的复习中制作简单的思维导图,大多数是根据老师讲授的框架或者教科书中的体系进行整理,主要运用于复习和背诵阶段对知识有个大致的框架掌握。


3. 制作背诵清单
我将需要背诵的内容按照每天的计划整理成表格,完成后标上日期,这样可以显示出自己背诵的遍数,看着比较有成就感。但是这项工作有点费时,如果时间充足的话不妨尝试一下。

七、 结语
以上是我在备考阶段的经验分享。虽然近年来法硕考研形势越来越严峻,报考人数不断增加,考试难度不断提高,关于法硕考试也出现了不少“劝退”的声音。但我始终认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最终的考试结果不会辜负当初自己的努力。我在考完试之后看到网上的估分信息,觉得自己只能的分数只有340左右,但是最终的成绩比我估计的要多40分。对于打算报考法硕的同学来说,或许有很多声音想让你们放弃。但对自己的决定有深思熟虑和坚定信念的同学,希望我的这篇经验贴对你有所帮助,不用太在意旁人的声音,只要决定了目标,就只管风雨兼程,砥砺前行。虽然在备考法硕的过程中确实需要付出比以往更加多的努力,但请相信,最终的结果不会辜负你的努力。
希望各位“战友”对8个月后的考试能过“一把拿下”,希望大家都前程似锦。